\u672c\u53d1\u660e\u6d89\u53ca\u4e00\u79cd\u7528\u4e8e\u7ec4\u88c5\u91d1\u5c5e\u6750\u6599\u5236\u6210\u7684\u90e8\u4ef6(1)\u548c\u6709\u673a\u57fa\u8d28\u590d\u5408\u6750\u6599\u5236\u6210\u7684\u90e8\u4ef6(2)\u7684\u65b9\u6cd5\uff0c\u6240\u8ff0\u65b9\u6cd5\u5305\u62ec\u4ee5\u4e0b\u8fde\u7eed\u6b65\u9aa4\uff1aa)\u5236\u5907\u6240\u8ff0\u4e24\u4e2a\u90e8\u4ef6(1\u30012)\u7684\u6b65\u9aa4\uff0c\u6240\u8ff0\u90e8\u4ef6(1\u30012)\u5404\u81ea\u5305\u62ec\u5f85\u710a\u63a5\u8868\u9762(11\u300121)\uff0c\u4e14\u6240\u8ff0\u590d\u5408\u6750\u6599\u90e8\u4ef6(2)\u7684\u6240\u8ff0\u5f85\u710a\u63a5\u8868\u9762(21)\u81f3\u5c11\u90e8\u5206\u5730\u7531\u90e8\u5206\u5d4c\u5165\u5230\u6240\u8ff0\u590d\u5408\u6750\u6599\u90e8\u4ef6(2)\u4e2d\u7684\u81f3\u5c11\u4e00\u4e2a\u91d1\u5c5e\u5d4c\u5165\u4ef6(5)\u7684\u66b4\u9732\u90e8\u5206(51)\u7ec4\u6210\uff1bb)\u5b9a\u4f4d\u6240\u8ff0\u5f85\u710a\u63a5\u8868\u9762(11\u300121)\uff0c\u4ee5\u4f7f\u6240\u8ff0\u5f85\u710a\u63a5\u8868\u9762(11\u300121)\u5f7c\u6b64\u76f8\u5bf9\u4e14\u5206\u9694\u5f00\u7684\u6b65\u9aa4\uff1b\u4ee5\u53cac)\u5c06\u6240\u8ff0\u91d1\u5c5e\u90e8\u4ef6(1)\u7684\u5f85\u710a\u63a5\u8868\u9762(11)\u548c/\u6216\u6240\u8ff0\u91d1\u5c5e\u5d4c\u5165\u4ef6(5)\u7684\u66b4\u9732\u90e8\u5206(51)\u9ad8\u901f\u63a8\u649e\u5411\u5f7c\u6b64\uff0c\u4ee5\u4f7f\u6240\u8ff0\u5f85\u710a\u63a5\u8868\u9762(11\u300121)\u4e92\u76f8\u9ad8\u901f\u538b\u7d27\u5e76\u5728\u6240 The step of forming the weld between the exposed part (51) of the metal insert (5) of the composite component (2) and the complementary part of the metal surface part (1) to be welded (11) is descri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组装金属材料制成的部件和有机基质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的方法,有机基质复合材料制成的相应部件以及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两个部件的组装,即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部件和由有机基质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实现此类组装的方法,以及由两个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的组件。
技术介绍
在很多领域中,尤其是在运输领域中,多材料结构被广泛应用以应对使用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在结构轻量化、美观性及实现电绝缘或减震等新功能方面)。因此,经常需要将金属材料制成的部件与有机基质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相结合。为确保组装在一起的两个部件具有令人满意的刚度,通常优选采用紧密链接,一般通过焊接。实际上,现在金属材料和有机基质复合材料彼此不兼容,不能用以实施异构焊接。基于此种原因,当前用于此类材料组装的技术为:-机械组装,例如螺丝接合或铆接,以及-黏结组装,尤其是通过粘结。但是,机械组装技术存在添加链接元件导致结构重量增加的弊端。此外,在用于定位这些链接元件的部件上打孔可产生薄弱区、应力集中区或断裂引发区。对于黏结组装,其存在需要制备表面,且不允许对该长期黏结行为进行可靠性预测的弊端。在该背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组装金属材料制成的部件(1)和有机基质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2)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连续步骤:a)制备所述两个部件(1、2)的步骤,其中所述部件(1、2)各自包括用以焊接至另一个部件(1、2)的互补表面(11、21)的待焊接表面(11、21),并且其中所述复合材料部件(2)的待焊接表面(21)至少部分地由部分嵌入到所述复合材料部件(2)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嵌入件(5)的暴露部分(51)组成;b)定位所述待焊接表面(11、21),以使所述待焊接表面(11、21)彼此相对且彼此分隔开的步骤;以及c)将所述金属部件(1)的待焊接表面(11)和/或所述金属嵌入件(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19 FR 14629431.一种用于组装金属材料制成的部件(1)和有机基质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2)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连续步骤:a)制备所述两个部件(1、2)的步骤,其中所述部件(1、2)各自包括用以焊接至另一个部件(1、2)的互补表面(11、21)的待焊接表面(11、21),并且其中所述复合材料部件(2)的待焊接表面(21)至少部分地由部分嵌入到所述复合材料部件(2)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嵌入件(5)的暴露部分(51)组成;b)定位所述待焊接表面(11、21),以使所述待焊接表面(11、21)彼此相对且彼此分隔开的步骤;以及c)将所述金属部件(1)的待焊接表面(11)和/或所述金属嵌入件(5)的暴露部分(51)高速推撞向彼此,以使所述待焊接表面(11、21)互相高速压紧并在所述复合材料部件(2)的所述金属嵌入件(5)的暴露部分(51)与所述金属部件(1)的待焊接表面(11)的互补部分之间形成焊缝的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部件(2)包括前部面(2a),所述前部面(2a)设置有所述待焊接表面(21),并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备两个部件(1、2)的步骤中,所述复合材料部件(2)的金属嵌入件(5)位于:-与所述复合材料部件(2)的前部面(2a)齐平;或者-在所述复合材料部件(2)的前部面(2a)的后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方法,对于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所述复合材料部件(2)的步骤包括通过加热和加压将所述金属嵌入件(5)嵌入所述复合材料部件(2)中的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嵌入件(5)由钢、铝合金或钛制成,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部件(1)由钢或铝合金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嵌入件(5)由设置有通孔(56)的板或实心板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嵌入件(5)由在所述暴露部分(51)上设置有喇叭状通孔(56)的板组成并被添加到所述复合材料部件(2)中,从而使得所述复合材料填充至少一部分所述通孔(56)。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复合材料接触的所述金属嵌入件(5)的非暴露表面(54、55)的至少一个部分的制备方式使得所述金属嵌入件(5)与所述复合材料部件(2)的构成材料之间的接触表面增大。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部件(1)和/或所述金属嵌入件(5)的暴露部分(51)包括待推撞部分(15、51),所述待推撞部分(15、51)的前表面(151、53)构成所述待焊接表面(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尧姆·拉西纳,迪迪埃·普里姆,让·米歇尔·勒布伦,扬妮克·阿莫塞,沙迪·哈利勒,
申请(专利权)人:南特中央理工学校,佛吉亚汽车复合材料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