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314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1:34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包括:驱动单元,以可佩带在使用者的后背的方式设置,用于产生驱动力;支撑单元,以可佩带在使用者的肩膀的方式设置;上肢屈伸单元,以可佩带在使用者的上肢的方式设置;以及动力传递部,从所述驱动单元经由所述支撑单元连接于所述上肢屈伸单元,根据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力控制所述上肢屈伸单元来使使用者的上肢屈伸。

Body wearable upper limb movement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upper limb body includes a wearable device, the invention: drive unit, to be worn on the back of the user set, generating a driving force; a support unit, to be worn on the user's shoulder set; upper limb flexion and extension unit, to be worn on the user's upper set and power; transfer of unit via the support unit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limb flexion unit from the driver, according to the driving unit driving force control of the upper limb flexion and extension to the user's upper limb flexion and extens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用者的康复等的上肢运动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容易佩戴在身上,减少露出,能够增进运动效果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
技术介绍
最近,随着福利的提高及老年产业等的发展,积极开发研究以老弱病残等为对象的多样的辅助装置。在如此多样的辅助装置中,尤其用于辅助身体的一部分的运动的运动辅助装置是因其必要性及需要而研究最多的领域,实际上目前很多医疗设施及福利设施正使用着。但是,以往的运动辅助装置存在相较于辅助身体移动的单纯的目的,其体积过大的问题。因此,不仅所占空间增加,而且,移动性显著降低,导致只能在指定的场所使用的不便。这对需要持续治疗的康复训练中非常致命的因素,对活动不便的使用者而言成为很大的负担。因此,要求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所述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体积,以能直接佩戴在使用者的身体的状态使用的上肢运动装置。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与以往相比更提高的运动效果的上肢运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提及的课题,对未提及的其他课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通过以下记载将会明确理解。课题解决手段为达成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包括:驱动单元,以可佩带在使用者的后背的方式设置,用于产生驱动力;支撑单元,以可佩带在使用者的肩膀的方式设置;上肢屈伸单元,以可佩带在使用者的上肢的方式设置;以及动力传递部,从所述驱动单元经由所述支撑单元连接于所述上肢屈伸单元,根据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力控制所述上肢屈伸单元来使使用者的上肢屈伸。所述驱动单元,可包括:主致动器,用于向所述动力传递部传递驱动力;以及驱动架,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上,用于固定所述主致动器。所述支撑单元,可包括:支撑架,安装于使用者的肩膀上;以及支撑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上面,用于支撑所述动力传递部的一部分。所述支撑架以围绕使用者的肩膀的方式可形成为曲面。所述动力传递部,可包括:第一动力传递部件,其朝使用者的上臂的侧方向延长;以及第二动力传递部件,其朝使用者的上臂的前方向延长,所述上肢屈伸单元,可包括:第一上臂固定部,其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件连接,用于围绕使用者的上臂;以及第二上臂固定部,其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部件连接,用于围绕使用者的上臂。所述上肢屈伸单元,进一步包括:辅助致动器,朝使用者的上臂的前方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臂固定部;以及前臂固定部,用于围绕使用者的前臂,所述第二动力传递部件经由所述辅助致动器可连接于所述前臂固定部。所述上肢屈伸单元可进一步包括位置固定部,所述位置固定部以围绕使用者的手腕的方式设置,与所述前臂固定部连接而固定所述前臂固定部的位置。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动力传递部件的至少局部区间以多列并列排列有第一钢丝及第二钢丝,随着所述驱动单元的旋转,所述第一钢丝及所述第二钢丝相缠绕而改变对应区间的长度,从而可以控制所述上肢屈伸单元。专利技术效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具有如下效果。第一,能够直接佩戴在使用者的身体上,因此,能大大提高使用性。第二,通过肩膀的支撑单元,仅以最少的占有空间也能实现上肢运动的自由度。第三,由于可以佩戴在衣服内,因此不露出于外部,所以不想表现出自己的障碍的使用者可以得到满足。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效果,对于未提及的其他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通过权利要求范围的记载将会明确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的整体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的驱动状态的概略图。图3及图4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中示出驱动单元的驱动机制的图。图5是示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中的支撑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中示出改变支撑部件的高度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中示出上肢屈伸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能具体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说明本实施例时,对相同的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名称及附图标记,并省略附加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的整体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的驱动状态的概略立体图。如图1及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包括:驱动单元100、支撑单元110、上肢屈伸单元140、以及动力传递部150、160。所述驱动单元100以可佩戴在使用者的后背的方式设置,用于产生驱动力的构成要素。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100,包括:主致动器130,用于向所述动力传递部150、160传递驱动力;驱动架104,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上,用于固定所述主致动器130。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致动器130包括第一致动器130a及第二致动器130b。并且,所述驱动架104通过固定架106紧贴于使用者的身体上,此时,为了使用者佩戴方便,所述驱动架104及所述固定架106可由柔性材料而形成。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106形成为围绕使用者的胸部及肩膀的带形态。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100进一步包括电池102。所述电池102设置成可向所述主致动器130及后述的辅助致动器140等供应电源。所述电池102可交换或充电。所述支撑单元110以可佩戴在使用者的肩膀的方式设置,并形成所述动力传递部150、160经由而转换力的方向的支撑轴。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单元110,包括:支撑架112,安装于使用者的肩膀上;支撑部件114,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12的上面,用于支撑所述动力传递部150、160的一部分。此时,所述支撑架112以围绕使用者的肩膀的方式形成为曲面,从而,能提高佩戴感。并且,所述支撑部件114以能够改变所述动力传递部150、160的方向的方式形成为突出的形态。所述动力传递部150、160,包括: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0,朝使用者的上臂的侧方向延长;第二动力传递部件160,朝使用者的上臂的前方延长。即所述动力传递部150、160可通过多个动力传递部件实现上肢的多样的移动。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0用于引导使用者的上臂朝左右方向展开,所述第二动力传递部件160用于引导使用者的上臂朝前后方向旋转。这是因为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0及所述第二动力传递部件160通过支撑单元110从肩膀侧改变方向朝上肢侧向下进行。所述上肢屈伸单元120能以佩戴在使用者的上肢的方式设置,与所述动力传递部件150、160的另一侧连接。此时,所述上肢屈伸单元120,具备:上臂固定部122,其围绕使用者的上臂A1;前臂固定部124,其围绕使用者的前臂A2。进一步详细而言,所述上臂固定部122包括第一上臂固定部122a及第二上臂固定部122b。这些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0及所述第二动力传递部件160连接。结果,根据所述驱动单元100的驱动,所述动力传递部150、160控制所述上肢屈伸单元120来使使用者的上肢屈伸。此处,如图2所示,按区间分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件150及所述第二动力传递部件160,则可以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单元,以可佩带在使用者的后背的方式设置,用于产生驱动力;支撑单元,以可佩带在使用者的肩膀的方式设置;上肢屈伸单元,以可佩带在使用者的上肢的方式设置;以及动力传递部,从所述驱动单元经由所述支撑单元连接于所述上肢屈伸单元,根据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力控制所述上肢屈伸单元来使使用者的上肢屈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单元,以可佩带在使用者的后背的方式设置,用于产生驱动力;支撑单元,以可佩带在使用者的肩膀的方式设置;上肢屈伸单元,以可佩带在使用者的上肢的方式设置;以及动力传递部,从所述驱动单元经由所述支撑单元连接于所述上肢屈伸单元,根据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力控制所述上肢屈伸单元来使使用者的上肢屈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主致动器,用于向所述动力传递部传递驱动力;以及驱动架,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上,用于固定所述主致动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架,安装于使用者的肩膀上;以及支撑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上面,用于支撑所述动力传递部的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以围绕使用者的肩膀的方式形成为曲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佩戴式上肢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部,包括:第一动力传递部件,其朝使用者的上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志桓德米特里·波波夫伊戈尔·加蓬诺夫李成俊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技术教育大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