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鑫明专利>正文

肉类清洗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142 阅读:4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肉类的无磷洗涤剂。肉制品由于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油腻而易粘灰尘,细菌极易附着繁殖,很难清洗干净。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肉类清洗剂稀水溶液清洗各类肉类表面,具有很强的去污、除菌能力及抗氧防腐作用,去油污快,除菌作用明显,可延长肉类贮藏时间等优点。产品无味,无腐蚀,适用于猪、牛、羊、鸡、鸭等各种肉类及内脏的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剂,尤其是涉及一种对肉类表面油污、细菌的清除有效的清洗剂,其可以改善肉的肉色和嫩度,并可延长肉类的贮藏时间,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清洗剂中不含磷。
技术介绍
肉中营养物质丰富,是微生物繁殖的良好培养基,易被微生物污染,导致腐败变质。肉的安全与卫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多起食源性传染病的流传爆发,促使肉类工业和流通领域更加重视和改善卫生条件,以减少微生物对肉产品的污染。正常条件下,刚屠宰的动物深层组织通常是无菌的,在屠宰和加工过程中,一般也只有肉的表面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开始,肉表面微生物只有通过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才能穿过肌肉组织进入肌肉内部;当表面微生物较多,出现明显的腐败或肌肉组织整体受到破坏时,表面的微生物便可以直接进入体中。胴体表面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皮表和被毛以及屠宰环境,皮表或被毛上的微生物则来源于土壤、水、植物和粪便等。胴体表面初始污染的微生物,大多是革兰氏阳性嗜温微生物,主要有小球菌、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主要来源于粪便和表皮;少部分是革兰氏阴性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水和植物的假单孢杆菌,也有来自于粪便的肠道致病菌。在屠宰期间,屠宰工具、工作台和人体也会将细菌带给胴体,在卫生条件良好的条件下屠宰的肉表面上初始细菌约为102-104cfu/cm2(cfu菌落形成单位),其中10%能在低温下生长,肉的初始带菌量越小,保险期越长。即使是采用冻结和真空保鲜也无法避免由于细菌的存在而导致的肉类的保存时间减少。在冻肉中细菌总数明显减少,种类也明显变化,如冻结前牛肉平均细菌总数大约为105cfu/g,而-30℃冻结后,减至10cfu/g。但是长期冻藏对细菌芽孢基本上没有影响,酵母和霉菌对冻结和冷藏的抗性很强,因而通风不良的冻藏条件下,胴体表面有霉菌生长,形成白点。由于细菌的存在以及繁殖,使得肉的保存时间大大减小,因此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减少肉制品中的细菌,以延长肉的保存时间。当然,若将肉制品的细菌完全杀死,单从卫生角度来讲,对于目前的技术水平是不难实现的,但是这样得到的“卫生”食品,很难符合人们对食品在营养和感观上的要求。作为食品,其应当保持食品原有的或应有的色、香、味、形和营养价值,因此目前对于生肉一般只作商业性灭菌处理,即灭菌后允许仍然存在少量的细菌。另外,肉制品由于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油腻而易粘附灰尘,细菌极易附着繁殖,并且这些油腻也影响人们的感观,不便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食用。通常在保证肉类的卫生条件下,这些油腻也难以除去。因此,日益发展的肉类加工工业需要开发一种用于洗涤肉类的清洗剂,以达到除油污、除菌的作用。一般来说,清洗剂作用机理是用助剂使硬水变为软水,并在助剂的帮助下,表面活性剂充分发挥润湿、分散、渗透和去污作用,并能吸附于细菌表面使菌细胞通透性改变,细菌内的酶逸出,这样,细菌因代谢障碍而死亡。肉类清洗剂同样也通常用表面活性剂、助剂、添加剂和填料等混合制成。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精细化学品配方(一)》公开了一种肉类清洗剂,其配方如下(1)精制水 70(2)磷酸二氢钠 4 (3)磷酸氢二钠 3(4)丙二醇 10(5)蔗糖脂肪酸酯 7(6)斯盘-60 3(7)吐温-60 3配制制法为将(1)(2)(3)混合溶解,另将(4)(5)(6)(7)混合溶解,然后将后者加入前者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其稀水溶液清洗肉类表面,发现具有很强的去污能力。其中蔗糖脂肪酸酯、司盘-60、吐温-60为表面活性剂;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为无机助剂;丙二醇为有机助剂。但是,这种清洗剂由于磷酸盐的存在,对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随着清洗污水的排放,过多的磷酸盐进入水域,会造成水域的富营养化现象,使水域严重缺氧,导致水生物大量死亡,并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环境公害,这已是公认的事实,尤其在目前淡水紧缺的情况下,这是不能接受的。并且,当大量的磷酸盐进入人体内,其能与体内的钙发生反应,生成过磷酸钙而排除,从而破坏人体钙与磷的平衡,致使人体缺钙,引发大脑反应迟钝等病症。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十年前就已经实现洗衣粉无磷化,我国也已于1997年颁布了无磷洗衣粉的国家标准。因此,在现有的肉类洗涤剂中,由于含有大量的磷,是不能为环境和人体健康所能接受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含磷的肉类清洗剂,其能够有效除去肉类表面的油污、细菌。我们基于表面活性剂的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尤其是选择了合适的原料配比,开发了一种新的无磷肉类清洗剂。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肉类清洗剂中不含有磷元素,不会对环境造成磷污染,也不会发生上述磷对人体的损伤作用。并且具有很强的去污、除菌能力及抗氧防腐作用,去油污快,除菌作用明显,可以有效延长肉类贮藏时间,并可以改善肉类的肉色、嫩度等感观效果。在提高杀菌、去污能力的同时,并不存在现有肉类清洗剂对环境、人体健康的危害。本专利技术详述如下本专利技术的肉类清洗剂配方如下1.柠檬酸钠别名枸橼酸钠,英文名称Sodium Citrate,分子式C6H5O8Na32H2O,通常用作洗涤助剂,此处代替三聚磷酸钠增加去污力;2.硫酸钠别名无水硫酸钠、大苏打、医学中用作解毒剂,在水处理中用作饮水和废水处理脱氧剂、杀菌剂和脱氯剂;3.蔗糖脂肪酸酯SE-15,英文名称SUCROSE FATTY ACID ESTER,食品添加剂、乳化剂,易分散,抗氧防霉作用;4.丙二醇,亦即1,2-丙二醇,别名1,2羟基丙烷,食用色素溶剂,面包肉类保湿及柔软剂等作用;5.司盘-60(斯盘),别名失水山梨酸单脂肪酸酯(span-60),乳化剂、杀菌剂、乳液恒定剂和去污剂;6.吐温-60,别名聚醚山梨酸酐三硬脂酸酯;7.纯净水。其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柠檬酸钠 25-40硫酸钠 5-13 蔗糖脂肪酸酯 3-7丙二醇 8-12司盘-60(斯盘) 2-4吐温-602-4纯净水 30-55制备方法将硫酸钠、柠檬酸钠、丙二醇分别按照需要的量进行称重后,放进混合配料器中,预混合;然后将蔗糖脂肪酸酯、司盘-60、吐温-60按需要分别称重投入到已经预混合好的混合物中,得到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如下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种肉类清洗剂,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柠檬酸钠 30硫酸钠 9蔗糖脂肪酸酯 5丙二醇 10司盘-60(斯盘) 3吐温-603纯净水 40使用方法将本专利技术的清洗剂和水以1∶100-200的比例混合,然后用于肉类的清洗,清洗之后再用清水冲洗。由于本专利技术经过实验筛选了一种新的洗涤助剂柠檬酸钠,并选用合理的各组分的配比,使本专利技术的肉类清洗剂在提高清洗效果的同时,杀菌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并且清洗仅仅作用于表面。申请人认为本专利技术的清洗剂的优良效果很可能是由于采用各组分合适的配比使其产生配伍作用,杀菌能力显著提高。并由于清洗能力较高,清洗油污比较快,使得清洗结束时清洗剂还来不及进入肉的内层,因而不会影响肉的口感。本专利技术的肉类清洗剂可以用于猪、牛、羊、鸡、鸭等各种肉类及内脏的清洗。本专利技术的肉类清洗剂无味,无腐蚀,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肉类清洗的各种需求。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清洗剂时可根据油污轻重添加适量的清洗剂,这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肉类清洗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柠檬酸钠25-40硫酸钠:5-13蔗糖脂肪酸酯:3-7丙二醇8-12司盘(斯盘)-602-4吐温-602-4   纯净水30-5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鑫明李洁
申请(专利权)人:魏鑫明李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