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unbalanced three-phase micro PV inverter network governance coordination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light intensity sensor, coordination controller and micro PV inverter, micro PV inverter group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micro PV inverter, the input light intensity sensor connected with coordinated controller, the output en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ordinated controller micro grid connected photovoltaic inverter, direct micro PV inverter, battery components with a single micro PV inverter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micro inverter adopts the three-phase imbalance; micro PV inverter network governance coordin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ree-phase unbalanced governance provides a hardware device.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low cost, low power loss, stable performance, simple and reliable, plug and play and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三相不平衡治理的微型光伏逆变器组网协调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现三相不平衡治理的微型光伏逆变器组网协调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农村电网中,其配电网络的三相不平衡问题一直困扰着供电单位。中低压电网大多是经10/0.4kV变压器降压后,以三相四线制向用户供电,是三相生产用电与单相负载混合用电的供电网络。由于单相用户的不可控增容、大功率单相负载的接入以及单相负载用电的不同时性等,都造成了三相负载的不平衡。低压电网若在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较大情况下运行,将会给低压电网与电气设备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普通用户安装单相光伏发电系统。通过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单相光伏逆变器可以作为无功补偿和谐波补偿的一种选择。同时,用单相光伏逆变器治理三相不平衡问题成为一种可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最常见的一种能源利用方式,在光伏发电系统里,传统的光伏逆变器采用多个光伏组件串联,直流母线接逆变器并网。该结构存在着诸多缺点,包括:较大的功率损耗,不稳定的发电性能等。上述问题是在微型光伏逆变器组网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三相不平衡治理的微型光伏逆变器组网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照强度传感器、协调控制器和微型光伏逆变器组,微型光伏逆变器组包括若干微型光伏逆变器,光照强度传感器连接协调控制器的输入端,协调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微型光伏逆变器,微型光伏逆变器直接并网,微型光伏逆变器采用单块电池组件与单个微型光伏逆变器相集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三相不平衡治理的微型光伏逆变器组网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照强度传感器、协调控制器和微型光伏逆变器组,微型光伏逆变器组包括若干微型光伏逆变器,光照强度传感器连接协调控制器的输入端,协调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微型光伏逆变器,微型光伏逆变器直接并网,微型光伏逆变器采用单块电池组件与单个微型光伏逆变器相集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三相不平衡治理的微型光伏逆变器组网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微型光伏逆变器包括光伏组件、电容C1、电容C2、场效应管M1、二极管D1、电感L1、变压器T1、场效应管M2、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容C3、整流桥、电容C4和电感L2,光伏组件并联电容C1,光伏组件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2连接在场效应管M1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的交汇处,光伏组件的正极输出端还连接变压器T1原边绕组的一端,光伏组件的正极输出端还通过电感L1分别连接在场效应管M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的交汇处、变压器T1原边绕组的另一端、场效应管M2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的交汇处,光伏组件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在场效应管M2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姜风雷,孙玉坤,水恒华,孟高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