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电缆芯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838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1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电缆芯筐,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内部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上的由顶部固定结构和底部缠绕结构组成的电缆收放结构,以及设置在电缆收放结构上的顶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电缆芯筐,拥有较高的功能性,同时降低了自身的体积与使用所需的空间,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方便,移动更加简单,很好的促进了企业与行业的发展。

A revolving cable core bas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ting cable core baske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driving motor arranged inside the base, a cable retractable structur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top fixed structure and a bottom winding structure, and a top sleeve arranged on the cable retract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tary cable core basket, which has high functionality and reduces the volume and the space needed for use. It makes the use of the product more convenient and mobile simpler,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indu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电缆芯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生产装置,具体是指在电缆生产时使用的一种旋转电缆芯筐。
技术介绍
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用于收线或放线的芯筐是必不可少的装置之一,但是现有的电缆芯筐的体积普遍较大,其移动与使用的方便性较差,且相应的功能性较低,不利于产品的推广与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旋转电缆芯筐,拥有较高的功能性,同时降低了自身的体积与使用所需的空间,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方便,移动更加简单,很好的促进了企业与行业的发展。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旋转电缆芯筐,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内部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上的由顶部固定结构和底部缠绕结构组成的电缆收放结构,以及设置在电缆收放结构上的顶套。进一步的,所述底部缠绕结构由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旋转支撑座,设置在旋转支撑座上的四根缠绕钢条,焊接在缠绕钢条中间位置的定型钢圈,焊接在缠绕钢条顶端的连接钢圈,以及固定在缠绕钢条底端的挡条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四根缠绕钢条设置在定型钢圈和旋转支撑座上且将定型钢圈和旋转支撑座分别均分。作为优选,所述挡条的数量为两个且十字交叉设置,该挡条的两端向上翘起,且两根挡条均通过焊接固定在缠绕钢条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两根挡条的交叉点位置上。再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固定结构由三根或四根顶端焊接为一个整体且底端向外翘起的限位钢条,以及焊接在限位钢条上的定型钢圈组成。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钢条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在连接钢圈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侧面上还沿其边缘设置有弧形的支撑脚,该支撑脚的数量为四片,且支撑脚的厚度为2-3cm,每个支撑脚的高度为8cm。另外,所述顶套为上下贯通的橡胶顶套,且上口的直径大于下口的直径,在顶套下口的内壁处还设置有与限位钢条的数量、位置与直径相匹配的定位卡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顶套,在芯线缠绕到该顶套上时,则会向下滑落,从而避免芯线缠绕的高度过高,很好的保证了芯线的正常缠绕过程。(2)本技术设置有支撑脚,在需要移动产品时使叉车可以直接将产品叉起,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降低了产品移动的难度。(3)本技术可以用于线芯的收线或放线,拥有较高的功能性,很好的降低了自身的体积与使用所需的空间,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方便,很好的促进了企业与行业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取下顶套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顶套的剖面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顶套;2、缠绕钢条;3、定型钢圈;4、挡条;5、底座;6、支撑脚;7、旋转支撑座;8、连接钢圈;9、限位钢条;10、定位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旋转电缆芯筐,包括底座5,设置在底座5内部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5上的由顶部固定结构和底部缠绕结构组成的电缆收放结构,以及设置在电缆收放结构上的顶套1。该产品的结构相比于现有的芯筐来说,其占用空间的面积更小,使用更加灵活与方便。所述底部缠绕结构由固定在底座5上表面的旋转支撑座7,设置在旋转支撑座7上的四根缠绕钢条2,焊接在缠绕钢条2中间位置的定型钢圈3,焊接在缠绕钢条2顶端的连接钢圈8,以及固定在缠绕钢条2底端的挡条4组成。旋转支撑座为本领域的常规设备,可以完成支撑与旋转的功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的内容很好的完成对旋转支撑座的设置与使用,在此便不进行赘述。所述四根缠绕钢条2设置在定型钢圈3和旋转支撑座7上且将定型钢圈3和旋转支撑座7分别均分。将缠绕钢条均匀设置在定型钢圈与旋转支撑座上可以很好的均分每根缠绕钢条上所受的力,提高了产品的稳固性,避免缠绕钢条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变形。所述挡条4的数量为两个且十字交叉设置,该挡条4的两端向上翘起,且两根挡条4均通过焊接固定在缠绕钢条2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两根挡条4的交叉点位置上。挡条可以避免电缆芯滑落,从而很好的避免了产品在使用时旋转支撑座被电缆芯缠绕而导致其旋转效果变差或无法旋转,很好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挡条的交叉点即是底部缠绕结构的中心轴,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两根挡条的交叉点处则可以保证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能与底部缠绕结构的中轴重合,进而提升了驱动电机对产品的驱动效果。如图2所示,顶部固定结构由三根或四根顶端焊接为一个整体且底端向外翘起的限位钢条9,以及焊接在限位钢条9上的定型钢圈3组成。所述限位钢条9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在连接钢圈8上。其目的是使得顶部固定结构和底部缠绕结构很好的组成了一个整体,避免产品使用时顶部固定结构和底部缠绕结构发生脱离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所述底座5的下侧面上还沿其边缘设置有弧形的支撑脚6,该支撑脚6的数量为四片,且支撑脚6的厚度为2-3cm,每个支撑脚6的高度为8cm。该支撑脚不仅可以完成对产品的支撑作用,还可以在需要移动产品时使叉车可以直接将产品叉起,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如图3所示,所述顶套1为上下贯通的橡胶顶套,且上口的直径大于下口的直径,在顶套1下口的内壁处还设置有与限位钢条9的数量、位置与直径相匹配的定位卡槽10。橡胶材质可以使得顶套拥有一定的弹性,也使得顶套拥有较高的摩擦力,同时通过定位卡槽与限位钢条的配合,可以很好的对顶套进行固定与限位,避免顶套在使用时发生旋转而影响产品的正常运行。而将顶套的上口直径设置的大于该顶套的下口直径,则可以保证顶套的外侧壁形成一个弧度或坡度,在芯线缠绕到其上时,则会向下滑落,避免芯线缠绕的高度过高,进而保证芯线的正常缠绕过程。在收线时使用,先将需要收的电缆线的端部系在缠绕钢条上,接着启动驱动电机调整其转速与电缆线的生产速度相匹配,接着电缆线则将在缠绕钢条上完成缠绕成捆的过程,在缠绕完毕后揭下上盖将成捆的电缆线取出即可。在放线时使用,先将成捆的芯线套于缠绕钢条上,接着将上盖盖牢,接着将芯线的端部装入相应的设备中,在设备运行时则会拉动芯线,同时产品也将跟随这芯线进行转动,如此便可以很好的完成了芯线的放线过程。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旋转电缆芯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电缆芯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5),设置在底座(5)内部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5)上的由顶部固定结构和底部缠绕结构组成的电缆收放结构,以及设置在电缆收放结构上的顶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电缆芯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5),设置在底座(5)内部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5)上的由顶部固定结构和底部缠绕结构组成的电缆收放结构,以及设置在电缆收放结构上的顶套(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电缆芯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缠绕结构由固定在底座(5)上表面的旋转支撑座(7),设置在旋转支撑座(7)上的四根缠绕钢条(2),焊接在缠绕钢条(2)中间位置的定型钢圈(3),焊接在缠绕钢条(2)顶端的连接钢圈(8),以及固定在缠绕钢条(2)底端的挡条(4)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电缆芯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缠绕钢条(2)设置在定型钢圈(3)和旋转支撑座(7)上且将定型钢圈(3)和旋转支撑座(7)分别均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电缆芯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条(4)的数量为两个且十字交叉设置,该挡条(4)的两端向上翘起,且两根挡条(4)均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贵军王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东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