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636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集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透明盖板、吸热板、集热母管、隔热层和壳体;吸热板设置多块,各吸热板位于同一平面上,吸热板采用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的吸热板体内设有多条通有换热介质的真空管孔孔道,每条真空管孔孔道即相当于一根微型集热管,吸热板体的末端具有与集热母管相配合的弧形面并通过胶粘结层与集热母管相贴合;吸热板、隔热层自上而下设置在壳体内,透明盖板从上方盖在壳体上并与壳体形成封闭的空间,集热母管的两端从壳体侧壁上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热板与水路分离且采用模块化设计,既能够确保集热效果,又能够保证使用寿命,且吸热板更换方便、整体维修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属于太阳能集热器领域。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太阳的热辐射能,虽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总量很大,但由于太阳能相对分散,因此需要采用一种设备把它集中起来,而太阳能集热器就是常见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能够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传热介质,无论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温室,还是太阳能干燥、太阳能热发电等都离不开太阳能集热器,因此太阳能集热器是各种利用太阳能装置的关键核心部分。传统太阳能集热器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因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成本适宜、吸热面积大等优势,成为最受欢迎的太阳能集热器类型之一,但传统平板形状的吸热板中,集热管直接与水路接触,因此容易被腐蚀,其使用寿命受水质影响大,而且如果集热管发生损坏,还需要将整体吸热板进行更换,会影响集热器的整体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吸热板与水路分离且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既能够确保集热效果,又能够保证使用寿命,且吸热板更换方便、整体维修维护成本低。本技术所述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透明盖板、吸热板、集热母管、隔热层和壳体;吸热板设置多块,各吸热板位于同一平面上,吸热板采用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的吸热板体内设有多条通有换热介质的真空管孔孔道,每条真空管孔孔道即相当于一根微型集热管,吸热板体的末端具有与集热母管相配合的弧形面并通过胶粘结层与集热母管相贴合;吸热板、隔热层自上而下设置在壳体内,透明盖板从上方盖在壳体上并与壳体形成封闭的空间,集热母管的两端从壳体侧壁上穿出。本技术中,由于吸热板中各真空管孔孔道都是独立运行的,因此,如果吸热板内的单条真空管孔孔道发生损坏,并不会影响该吸热板上其他真空管孔孔道的工作,从而能够保证集热器的正常工作;吸热板通过其末端弧形面与集热母管相贴合,并不直接与集热母管内的水接触,即吸热板与水路分离,这样能够防止吸热板表面结垢,同时吸热板也不会因水质原因被腐蚀,从而延长吸热板的使用寿命;吸热板采用模块化设计,当吸热板的损坏面积较大、无法保证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果时,可以直接将单独某块或某几块吸热板进行更换,操作方便,而且无需更换太阳能集热器的其他部件,因此能够大大降低维修维护成本。优选的,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的吸热板体内具有至少24个真空管孔孔道,各真空管孔孔道独立运行,具有高传热性和高可靠性。优选的,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的吸热板体采用铝合金材质,确保良好的吸热、传热效果。优选的,所述的壳体由底板和铝合金边框组合而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底板采用轧花铝底板。优选的,所述的透明盖板采用钢化玻璃,因钢化玻璃具有太阳透射比高、导热系数小、冲击强度高的优势,因此,既能够使更多的太阳能被吸热板吸收,又能够对吸热板进行有效防护。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钢化玻璃的厚度为3.2mm。优选的,所述的隔热层采用酚醛树脂保温材料,有效防止热量散失,确保太阳能集热器的整体集热效果。优选的,所述的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的吸热板体的上表面真空镀蓝钛膜,通过蓝钛膜能够将高效吸收太阳的热辐射能,而且防过热,经久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的吸热板与水路分离,能够防止吸热板表面结垢,同时吸热板也不会因水质原因被腐蚀,从而延长吸热板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中的吸热板采用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各真空管孔孔道均独立运行,不会因单条真空管孔孔道损坏而影响其他真空管孔孔道的工作,从而能够保证整个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正常工作;3、本技术中的吸热板采用模块化设计,即设置多块吸热板,这样可直接将单独某块或某几块吸热板进行更换,操作方便,而且无需更换太阳能集热器的其他部件,从而能够大大降低维修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的截面图。其中:1、透明盖板;2、蓝钛膜;3、吸热板;4、隔热层;5、底板;6、胶粘结层;7、集热母管;8、铝合金边框;9、吸热板体;10、真空管孔孔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透明盖板1、吸热板3、集热母管7、隔热层4和壳体;吸热板3设置多块,各吸热板3位于同一平面上,吸热板体9的末端的下表面具有与集热母管7相配合的弧形面并通过胶粘结层6与集热母管7相贴合,吸热板3采用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的吸热板体9内设有24条通有换热介质的真空管孔孔道10,每条真空管孔孔道10即相当于一根微型集热管,独立运行,按每平米设置9块吸热板3进行计算,每平米具有216条真空管孔孔道10(即216根微型集热管),这样形成的集热器具有高传热性和高可靠性;吸热板3、隔热层4自上而下设置在壳体内,透明盖板1从上方盖在壳体上并与壳体形成封闭的空间,集热母管7的两端从壳体侧壁上穿出。本实施例中,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的吸热板体9采用铝合金材质,确保良好的吸热、传热效果;壳体由底板5和铝合金边框8组合而成,底板5采用轧花铝底板;透明盖板1采用厚度为3.2mm的钢化玻璃,因钢化玻璃具有太阳透射比高、导热系数小、冲击强度高的优势,因此,既能够使更多的太阳能被吸热板3吸收,又能够对吸热板3进行有效防护;隔热层4采用酚醛树脂保温材料,有效防止热量散失,确保太阳能集热器的整体集热效果;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的吸热板体9的上表面真空镀蓝钛膜2,通过蓝钛膜2能够将高效吸收太阳的热辐射能,而且防过热,经久耐用。本技术中,由于吸热板3中各真空管孔孔道10都是独立运行的,因此,如果吸热板3内的单条真空管孔孔道10发生损坏,并不会影响该吸热板3上其他真空管孔孔道10的工作,从而能够保证集热器的正常工作;吸热板3通过其末端弧形面与集热母管7相贴合,并不直接与集热母管7内的水接触,即吸热板3与水路分离,这样能够防止吸热板3表面结垢,同时吸热板3也不会因水质原因被腐蚀,从而延长吸热板3的使用寿命;吸热板3采用模块化设计,当吸热板3的损坏面积较大、无法保证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果时,可以直接将单独某块或某几块吸热板3进行更换,操作方便,而且无需更换太阳能集热器的其他部件,因此能够大大降低维修维护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盖板(1)、吸热板(3)、集热母管(7)、隔热层(4)和壳体;吸热板(3)设置多块,各吸热板(3)位于同一平面上,吸热板(3)采用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的吸热板体(9)内设有多条通有换热介质的真空管孔孔道(10),吸热板体(9)的末端具有与集热母管(7)相配合的弧形面并通过胶粘结层(6)与集热母管(7)相贴合;吸热板(3)、隔热层(4)自上而下设置在壳体内,透明盖板(1)从上方盖在壳体上并与壳体形成封闭的空间,集热母管(7)的两端从壳体侧壁上穿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盖板(1)、吸热板(3)、集热母管(7)、隔热层(4)和壳体;吸热板(3)设置多块,各吸热板(3)位于同一平面上,吸热板(3)采用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的吸热板体(9)内设有多条通有换热介质的真空管孔孔道(10),吸热板体(9)的末端具有与集热母管(7)相配合的弧形面并通过胶粘结层(6)与集热母管(7)相贴合;吸热板(3)、隔热层(4)自上而下设置在壳体内,透明盖板(1)从上方盖在壳体上并与壳体形成封闭的空间,集热母管(7)的两端从壳体侧壁上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的吸热板体(9)内具有至少24个真空管孔孔道(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武李勇武刘中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明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