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邝继伍专利>正文

一种燃气热水器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26316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燃烧装置、陶瓷红外加热器,热交换器为螺旋形水管与铸铝压制而成,铸铝包裹着螺旋形水管。螺旋形水管设为上层螺旋形水管、下层螺旋形水管,并设有电子发电片、导热块、隔热块。通过对螺旋形水管结构的设置优化,提高了螺旋形水管铸铝热交换器的加热效果,减少了水垢的形成,同时还改善了热交换器余热过高的现象,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加合理,加工简单,节省成本,安全性能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热水器加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燃气热水器
,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燃气热水器普遍采用明火加热,管形热交换器上装有翼翅吸热片,其热交换器体积较大,部件多,由于是明火燃烧,热能损失较大。燃气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O2,由于燃气燃烧不充分,会产生CO,CO是一种无味无嗅的气体,人们很难察觉,当燃气热水器安装位置不够通风,燃烧所产生的废气不能够及时排出室外,通常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现象,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以及现有螺旋形水管铸铝热交换器,如图1所示,用于电加热器中,电加热管放置于螺旋形水管绕成的内腔,直接用到燃气热水器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加热装置,采用了二次高温燃烧应用于燃气热水器,将CO等有害气体再次燃烧及分解,提高了燃气热水器使用的安全性,并且采用通管加工而成的热交换器,对结构进行优化,且内部没有接口,防漏效果更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燃气热水器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燃烧装置、陶瓷红外加热器;所述燃烧装置与燃气热水器的进气端相连通,陶瓷红外加热器置于燃烧装置的上端;所述热交换器为螺旋形水管与铸铝压制而成,铸铝包裹着螺旋形水管。所述螺旋形水管设为上层螺旋形水管、下层螺旋形水管,其被加热的水流,由热交换器的进水口流入上层螺旋形水管的进水端A,通过上层螺旋形水管至末端B,绕回至下层螺旋形水管的进水端C,再通过下层螺旋形水管流向热交换器的出水口。所述下层螺旋形水管出水端D长出上层螺旋形水管的末端B,使下层螺旋形水管的出水端D与上层螺旋形水管的末端B形成台阶状。所述上层螺旋形水管进水端A长出下层螺旋形水管进水端C。设有电子发电片、导热块、隔热块;所述电子发电片的冷端感温面紧贴上层螺旋形水管的进水端A长出部位底部铸铝面安装,所述导热块紧贴电子发电片的热端感温面安装,所述上层螺旋形水管与下层螺旋形水管进水端C的铸铝高差面设有隔热块。所述上层螺旋形水管设为“凹”形,或者下层螺旋形水管设为倒“凹”形,其“凹”形设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或者上层螺旋形水管、下层螺旋形水管都设为“凹”形。设有控制电路、储电装置、排气扇,所述排气扇经控制电路与储电装置电联接。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一种燃气热水器加热装置,采用螺旋形水管铸铝热交换器应用到燃气热水器上,在加热的同时,可以自行发电,供给燃气热水器的用电。还采用了二次高温燃烧应用于燃气热水器,将CO等有害气体再次燃烧及分解;通过对螺旋形水管结构的设置优化,提高了螺旋形水管铸铝热交换器的加热效果,减少了水垢的形成,同时还改善了热交换器余热过高的现象,使得本技术结构更加合理,加工简单,更加节省成本,安全性能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螺旋形水管铸铝电加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层螺旋形水管铸铝热交换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双层螺旋形水管铸铝热交换器设有发电部件空位结构示意图;图4是螺旋形水管设有发电部件空位立体图;图5是螺旋形水管铸铝与发电部件及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蜂窝状陶瓷红外加热器结构示意图;图7是设为“凹”形的螺旋形水管铸铝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说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如图1、图2、图8所示,本技术一种燃气热水器加热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燃气热水器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2、燃烧装置4、陶瓷红外加热器41;所述燃烧装置4与燃气热水器的进气端相连通,陶瓷红外加热41器置于燃烧装置4的上端;所述热交换器2为螺旋形水管27与铸铝26压制而成,铸铝26包裹着螺旋形水管27。所述螺旋形水管27可设为两层或两层以上,本技术实施例设为两层。如图1、图3、图4所示,本技术螺旋形水管27设为上层螺旋形水管21、下层螺旋形水管22,其被加热的水流,由热交换器2的进水口31流入上层螺旋形水管21的进水端A211,流过上层螺旋形水管21至末端B212,绕回至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进水端C221,再通过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出水端D222流向热交换器2的出水口32。为了使热交换器2加热效果更好,热水器加热过程中,减少下端螺旋形水管22的热能传导给上层螺旋形水管21,所述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出水端D222长出上层螺旋形水管21的未端B212,使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出水端D222与上层螺旋形水管21的末端B212形成台阶状。所述当燃气热水器使用过程中中断,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余热可以通过铸铝26传导给上层螺旋形水管21,从而克服了热交换器2余热过高的现象。为了使本技术能够更高效率地发电,所述上层螺旋形水管21的进水端A211长出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进水端C221,并形成倒置台阶状。如图6所示,为了更好的将燃烧装置4中所释放出的燃气充分燃烧,所述陶瓷红外加热器设为密集蜂窝状。如图4、图5所示,所述设有电子发电片23、导热块24、隔热块25;其电子发电片23、导热块24、隔热块25安置于倒置台阶上,所述电子发电片23的冷端感温面紧贴倒置台阶的上层螺旋形水管21长出部位底部的铸铝26面安装,所述导热块24紧贴电子发电片23的热端感温面安装,所述上层螺旋形水管21与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进水端C221的铸铝26高差面设有隔热块25。所述导热块24可将陶瓷红外加热器41发出的热能快速传导给电子发电片23的热端感温面;所述隔热块25可以更好的将热交换器2上的铸铝26加热部位与电子发电片23隔离,减少热能传递到电子发电片23的冷端感温面,实现提高电子发电片23的发电效率。如图7所示,所述上层螺旋形水管21设为“凹”形,或者下层螺旋形水管22设为倒“凹”形,其“凹”形可设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或者上层螺旋形水管21、下层螺旋形水管22都设有“凹”形。所述上层螺旋形水管21设为“凹”形,这样可以减小上层螺旋形水管21绕成的内腔体积,达到节省铸铝材料,而且还可以增加上层螺旋形水管21的长度。所述下层螺旋形水管22设有倒“凹”形,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长度,增大热交换器2的比热,还可以增加下层螺旋形水管22与铸铝26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热能吸收及热能传递。如图8所示,燃气热水器设有控制电路7、储电装置71、排气扇72,所述排气扇72经控制电路7与储电装置71电联接。所述排气扇72可以增强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废气从排气口8排出至室外,而且无须外置电源,所述排气扇72由控制电路7控制,能够自动启动与关闭,使用更加灵活,更加安全。实施例1:如图8所示,当水流由外壳1上的进水口51流入燃气热水器内,经水流控制器53从热交换器2的进水端31流入,再由热交换器2的出水端32输出至外壳1上的出水口52。此时水流控制器53控制进气阀61开启,燃气由进气口6经进气阀61通向燃烧装置4,同时脉冲控制器9输出脉冲打火,将燃烧装置4上的燃气点着,此时,燃烧装置4上面的陶瓷红外加热器41被燃烧的燃气加热至高温,致使陶瓷红外加热器41发出辐射光,所述辐射光对热交换器2进行加热。此时冷水从热交换器2的进水口31流入,热水从热交换器2的出水口32流出。由于陶瓷红外加热器41的温度很高,可以将燃气热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燃气热水器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热水器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2)、燃烧装置(4)、陶瓷红外加热器(41),其特征在于:燃烧装置(4)与燃气热水器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陶瓷红外加热器(41)置于燃烧装置(4)的上端,热交换器(2)为螺旋形水管(27)与铸铝(26)压制而成,铸铝(26)包裹着螺旋形水管(27);所述螺旋形水管(27)设为上层螺旋形水管(21)、下层螺旋形水管(22),其被加热的水流,由热交换器(2)的进水口(31)流入上层螺旋形水管(21)的进水端A(211),流过上层螺旋形水管(21)至末端B(212),绕回至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进水端C(221),再通过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出水端D(222)流向热交换器(2)的出水口(32);所述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出水端D(222)长出上层螺旋形水管(21)的末端B(212),使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出水端D(222)与上层螺旋形水管(21)的末端B(212)形成台阶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热水器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2)、燃烧装置(4)、陶瓷红外加热器(41),其特征在于:燃烧装置(4)与燃气热水器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陶瓷红外加热器(41)置于燃烧装置(4)的上端,热交换器(2)为螺旋形水管(27)与铸铝(26)压制而成,铸铝(26)包裹着螺旋形水管(27);所述螺旋形水管(27)设为上层螺旋形水管(21)、下层螺旋形水管(22),其被加热的水流,由热交换器(2)的进水口(31)流入上层螺旋形水管(21)的进水端A(211),流过上层螺旋形水管(21)至末端B(212),绕回至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进水端C(221),再通过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出水端D(222)流向热交换器(2)的出水口(32);所述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出水端D(222)长出上层螺旋形水管(21)的末端B(212),使下层螺旋形水管(22)的出水端D(222)与上层螺旋形水管(21)的末端B(212)形成台阶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继伍
申请(专利权)人:邝继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