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2608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焰监测系统,包括内导管和安装在内导管内的火检光纤,以及套装在内导管外的外套管,在所述外套管与内导管间的管腔内和/或内导管的腔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吹扫管,所述吹扫管的头部出风口风向对准火检光纤的检测端部,并能对其进行吹扫,所述吹扫管尾部与冷却出风的管路连接;此外,在火焰监测系统中还设置有铁丝和调节支架,通过调整火检光纤的展开度和内导管的检测角度实现了监测视野可调。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能通过调整检测视角从根本上保证火检测量准确可靠,避免了火检无火跳磨甚至全炉膛无火MFT的发生,提高了整个机组的使用安全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焰监测系统
本技术属于热工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火电机组的火焰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的火焰监测系统一般为固定角度安装,对于掺烧煤质较差、高硫煤种等的非等离子点火的燃煤火电机组来说,锅炉启动点火时,火焰中心一般较低,且存在被未及时燃烧的煤粉包覆的可能,这些都会使火检信号强度普遍较弱或波动较大,严重时甚至形成检测盲区,造成火检无火保护动作跳磨,影响机组按时并网,造成经济损失;若退出火检保护,又承担着炉膛爆燃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准确,安全可靠的火焰监测系统。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火焰监测系统,包括内套管和安装在内套管内的火检光纤,以及套装在内套管外的外套管,在所述外套管与内套管间的管腔内和/或内套管的腔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吹扫管,所述吹扫管的头部出风口风向对准火检光纤的检测端部,并能对其进行吹扫,所述吹扫管尾部与冷却出风的管路连接。吹扫管能实现24小时对火检光纤的检测端部进行吹扫冷却,避免灰尘积累影响检测结果。进一步地,上述方案还还包括钢丝,所述钢丝头部延伸至内套管头部并能牵引内套管在炉膛内的端部,将火检光纤的可视角度变大。确保点火初期可视范围在最理想的范围内。进一步地,方案中还包括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的调节端与内套管连接,并控制内套管上下左右转动,以调节内套管的检测角度。使火检光纤的检测端部始终对准火焰强度高的燃烧区域。进一步地,方案中还包括固定卡箍,所述固定卡箍与外套管固定连接,所述钢丝和调节支架通过固定卡箍进行固定。钢丝和调节支架定位可靠。更进一步地,所述吹扫管为耐高温的金属软管。保证吹扫管的使用寿命。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金属软管布置于外套管内壁上,且头部为弧形管。金属软管定位可靠,且头部弯曲为弧形管后对准火检光纤的检测端部,保证气流畅通无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火检测量准确可靠,避免了火检无火跳磨,甚至全炉膛无火MFT的发生,提高了整个机组的使用安全性和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内套管、2火检光纤、3外套管、4吹扫管、5钢丝、6调节支架、7固定卡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火焰监测系统,主要由内套管1和安装在内套管1内的火检光纤2,以及套装在内套管1外的外套管3组成,在外套管3与内套管1间的管腔内和/或内套管1的腔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吹扫管4,吹扫管4的头部出风口风向对准火检光纤2的检测端部,并能对其进行吹扫,避免火检光纤2的检测端部积灰导致检测数据失真,吹扫管4尾部与冷却出风的管路连接,冷却出风的管路末端可以与风机连接。最好是,吹扫管4为耐高温的任何材质,优选为金属软管。优选地,金属软管布置于外套管3内壁上,头部为弧形管,这样可以保证吹扫管4内的气流顺畅,进气可靠。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火焰监测系统还包括钢丝5,此钢丝5的使用限制温度至少在火焰温度之上,例如钢丝5可以选择304、316等耐高温材质,钢丝5头部延伸至内套管1头部并能牵引内套管1在炉膛内的端部,将火检光纤2的可视角度变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实施方式:至少有一根钢丝5设置于内套管1外部,钢丝5头部固定在内套管1在炉膛内的端部(不同的钢丝5在内套管1上呈周向布置),钢丝5收紧时能将内套管1拉弯,收紧不同的钢丝5就可以调整内套管1向不同的方向弯曲,也可以根据钢丝5的收紧程度调整内套管1的弯曲度,从而使火检光纤2可视角度变大,在点火初期其可视范围在理想范围内。较好地,火焰监测系统还包括调节支架6,调节支架6的调节端与内套管1连接,控制内套管1上下左右转动,以调节内套管1的检测角度,通过调节支架6使火检光纤2的检测端部对准火焰强度高的燃烧区域,以避免火检视角处于盲区时判断为无火引起火检保护误动。此处的调节支架采用望远镜支架的结构,围绕支点完成转动,例如,在豆丁网的“光学望远镜设计第四讲望远镜轴系及传动技术”中提到并列举出很多实现这一功能的结构,此外在其他
也频繁使用这样的结构设计,由此不再做一一列举和赘述。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钢丝5和调节支架6的设置,使火检监测系统的监测视野可以调整,操作安全,从根本上保证火检测量准确,避免了火检无火跳磨甚至全炉膛无火MFT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整个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更好的,火焰监测系统还包括固定卡箍7,固定卡箍7与外套管3固定连接,钢丝5和调节支架6可以通过固定卡箍7进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火焰监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焰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管(1)和安装在内套管(1)内的火检光纤(2),以及套装在内套管(1)外的外套管(3),在所述外套管(3)与内套管(1)间的管腔内和/或内套管(1)的腔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吹扫管(4),所述吹扫管(4)的头部出风口风向对准火检光纤(2)的检测端部,并能对其进行吹扫,所述吹扫管(4)尾部与冷却出风的管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焰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管(1)和安装在内套管(1)内的火检光纤(2),以及套装在内套管(1)外的外套管(3),在所述外套管(3)与内套管(1)间的管腔内和/或内套管(1)的腔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吹扫管(4),所述吹扫管(4)的头部出风口风向对准火检光纤(2)的检测端部,并能对其进行吹扫,所述吹扫管(4)尾部与冷却出风的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丝(5),所述钢丝(5)头部延伸至内套管(1)头部并能牵引内套管(1)在炉膛内的端部,将火检光纤(2)的可视角度变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唐国际石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