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593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路灯,包括立于地面的灯杆、设于灯杆上端的灯罩、设于所述灯罩内的发光件,所述灯杆的内部设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收纳开口,所述灯罩通过第一转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收纳开口,所述容纳腔的上端设有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一转动装置与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光镜反射于地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路灯在冰雹等天气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转动装置从而控制所述灯罩顺时针旋转到所述容纳腔内,并使所述发光件朝上,所述发光件的光射向所述第一反光镜,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将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反射光线照射到地面,达到收纳后可照亮地面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路灯。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发电量的增加,在满足基本的生活用电的供应的同时,国家还不断的加大对公共场所的供电,其中,路灯因为其实用性,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公共设施,因为路灯安装在户外,所以难免会受到灰尘、雨、雪、冰雹的侵袭。现有的路灯一般包括灯杆、设于灯杆上的灯罩和位于灯罩内的发光单元,且灯杆的与所述灯罩对应的位置设有一容纳腔,所述灯罩通过一转动装置可转动的连接在容纳腔内,当遇到如冰雹等恶劣天气时,只需控制所述转动装置使所述灯罩收纳到所述容纳腔中即可。但是,上述路灯,在冰雹等恶劣天气时,为了避免路灯受损,将路灯收纳起来,无法照亮地面。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收纳后可照亮地面的路灯。一种路灯,包括立于地面的灯杆、设于灯杆上端的灯罩、设于所述灯罩内的发光件,所述灯杆的内部设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收纳开口,所述灯罩通过第一转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收纳开口,所述容纳腔的上端设有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一转动装置与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反射光线射于地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路灯在冰雹等天气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转动装置从而控制所述灯罩顺时针旋转到所述容纳腔内,并使所述发光件朝上,所述发光件的光射向所述第一反光镜,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将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反射光线照射到地面,达到收纳后可照亮地面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光镜通过第二转动装置连接在所述容纳腔的上端,所述第二转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灯杆的顶端设有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与所述路灯的电源系统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太阳能薄膜,所述太阳能薄膜竖直设于所述灯杆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长度大于所述灯罩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装置还与一第二反光镜连接,所述第二反光镜与所述第一反光镜对称设置,且所述灯杆在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反射光的相应的位置设有出光口。进一步地,所述灯杆的上端还设有两保护板,两所述保护板分别设于所述容纳腔和所述出光口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灯罩的长度小于所述容纳腔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光镜和所述第二反光镜的镜面均为平面镜或凸透镜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下端设有一卡位块,所述卡位块用于使所述灯罩保持水平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路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路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圈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路灯100,包括立于地面的灯杆10、设于灯杆10上端的灯罩20、设于所述灯罩20内的发光件30。所述灯杆10的内部设有一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的一侧设有收纳开口111,所述灯罩20通过第一转动装置40连接于所述收纳开口111,所述容纳腔11的上端设有第一反光镜50,所述第一转动装置40与一控制系统4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反光镜50的反射光线200穿过所述收纳开口111射于地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路灯100在冰雹等天气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41将所述第一转动装置40从而控制所述灯罩20顺时针旋转到所述容纳腔11内,并使所述发光件30朝上,所述发光件30的光射向所述第一反光镜50,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将所述发光件30发出的反射光线200照射到地面,达到收纳后可照亮地面的目的。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41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路灯控制部门的控制中心连接,并通过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控制所述第一转动装置40的转动。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41还可以与多个传感器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监测外界是否有雨、雪、冰雹等天气,当监测到外界存在上述天气时,发送控制信号到所述控制系统41控制所述第一转动装置40转动,并带动所述灯罩20转动至所述发光件30的光竖直向上,具体的,所述传感器为24GHz雷达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装置40为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41电性连接,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子与所述灯罩20连接,通过控制所述转动电机来控制所述灯罩20转动。容易想得到的,所述路灯100的控制系统41还可以包括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可以设置天气预报查询模块,所述天气预报查询模块会主动查询当地的天气预报,并识别是否存在如冰雹等恶劣天气,如存在,则控制所述第一转动装置40提前转动至所述容纳腔11内,避免突发恶劣天气,而路灯控制部门的控制中心反应不及时。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件30为led灯,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件30还可以为卤素灯或白炽灯当中的任意一种,请参阅图2和图3,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路灯100,所述第二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光镜50通过第二转动装置60连接在所述容纳腔11的上端,所述第二转动装置60与所述控制系统41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装置60,可实现所述第一反光镜50的转动,进而调节所述第一反光镜50的反射角,达到调节所述反射光线200的反射位置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所述路灯100需安装好然后竖立在地面,故所述第一反射镜50的反射光线20的角度可以不会照射在需要照射的区域,需后期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反光镜50的角度来矫正,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转动件60,即可快速准确的调节所述第一反光镜50的角度,非常便捷。可以理解的,为了提高所述路灯100的利用率,同理,所述第二转动装置60还与一第二反光镜51,所述第二反光镜51与所述第一反光镜50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装置60的两侧,且所述灯杆10在所述第二反光镜51的反射光的相应的位置设有出光口12,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反光镜51,所述路灯100机壳照射两边的道路。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11的长度大于所述灯罩20的长度,且所述灯罩20的长度小于所述容纳腔11的宽度,可以理解的,所述灯罩20需在所述容纳腔11中转动,并收纳至所述容纳腔11中,故需所述容纳腔11的长度大于所述灯罩20的长度,容易想得到的,所述发光件30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路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灯,包括立于地面的灯杆、设于灯杆上端的灯罩、设于所述灯罩内的发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的内部设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收纳开口,所述灯罩通过第一转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收纳开口,所述容纳腔的上端设有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一转动装置与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光镜反射于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灯,包括立于地面的灯杆、设于灯杆上端的灯罩、设于所述灯罩内的发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的内部设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收纳开口,所述灯罩通过第一转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收纳开口,所述容纳腔的上端设有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一转动装置与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光镜反射于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镜通过第二转动装置连接在所述容纳腔的上端,所述第二转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的顶端设有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与所述路灯的电源系统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薄膜,所述太阳能薄膜竖直设于所述灯杆的表面。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小林戴佳马俊飞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广应科通用航空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