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双冒泡法的极地冰山遥感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2038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冒泡法的极地冰山遥感识别方法,通过对Sentinel‑1A卫星影像进行预处理,去除影像噪音;在MATLAB中使用探测器探测冰山边缘区域;对图像进行赋值去除影像背景海域中存在的条纹噪声;通过双冒泡法获取影像每行中各像元组的最大值,即冰山行边界像元;对冰山行边界像元之间的像元进行填充;对填充后的冰山进行边界提取,最终可获得以像元为单位的冰山边界,进而识别出冰山。据此可计算出冰山面积和线性尺寸等信息,提高了冰山识别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冒泡法的极地冰山遥感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双冒泡法的极地冰山遥感识别方法,属于遥感地学应用
技术背景冰山对揭示近年来南极气候和海洋环境条件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对冰山边界的准确定位是获取冰山面积和线性尺寸等信息的首要条件,获取冰山的边界对研究冰山消融、产生速率和洋流运动等具有重要意义。船基观测法受限于时间、距离等因素,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只能提供少量冰山的面积和线性尺寸等信息。船基冰山识别方法具有同时识别多个冰山的优势,但因其无法精确定位冰山边界,获得的冰山面积和线性尺寸等信息可靠性不高。遥感影像可以快速、准确地反映海面信息,Sentinel-1ASAR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40m,足够用来识别绝大多数冰山,并获取冰山面积和线性尺寸等信息。冰山多存在于近极地海域中,海面上除少量冰山和海冰外,少有杂质,因此在SAR影像上背景海域主要呈现黑色或者深灰色。冰山与背景海域对比明显,在SAR影像上主要呈现白色或者淡灰色,且大部分冰山体积较大,在SAR影像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目标特征。因此可以通过目视解译预先提取冰山可能存在的区域,通过冰山与背景海域的后向散射差异初步提取目标,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双冒泡法的极地冰山遥感识别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双冒泡法的极地冰山遥感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下载合适时间内的Sentinel‑1A SAR影像,所述合适时间为是11月或12月;第二步、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裁剪,只保留疑似冰山部分,通过人工识别和MATLAB数据提取确定像元数量小于10的冰山,使用赋值法将其去除;第三步、确定冰山边缘区域,在MATLAB中使用3*3窗口的边缘探测器扫描影像,并计算窗口内9个像元值的标准差σ和平均值μ,将标准差σ与平均值μ的商σ/μ赋给窗口中心像元,获得冰山边缘区域图像;第四步、确定冰山行边界像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1、去除背景海域中存在的噪音,消除背景海域中漂浮海冰的干扰;a2、冰山边缘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冒泡法的极地冰山遥感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下载合适时间内的Sentinel-1ASAR影像,所述合适时间为是11月或12月;第二步、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裁剪,只保留疑似冰山部分,通过人工识别和MATLAB数据提取确定像元数量小于10的冰山,使用赋值法将其去除;第三步、确定冰山边缘区域,在MATLAB中使用3*3窗口的边缘探测器扫描影像,并计算窗口内9个像元值的标准差σ和平均值μ,将标准差σ与平均值μ的商σ/μ赋给窗口中心像元,获得冰山边缘区域图像;第四步、确定冰山行边界像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1、去除背景海域中存在的噪音,消除背景海域中漂浮海冰的干扰;a2、冰山边缘区域图像的每一行包含有数个由连续非0像元构成的像元组,反复扫描各像元组,在扫描的过程中顺次比较相邻两个像元值的大小,若逆序则交换位置,在不断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最终使所有数据变得有序并分别保留各像元组中像元值最大的像元,像元组中的其他像元使用赋值法去除,该像元值最大的像元即为冰山行边界像元;第五步、冰山边界分离;b1、经步骤a2处理后获得的图像中,当同一行存在3个及以上值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长青舒苏李海丽王蔓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