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软件自动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91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软件自动测试装置,其结构包括主机接口、传输线一、芯片、壳体、安装件、接头、夹线装置、手机接口、传输线二,所述壳体为矩形立体结构,由四块相同长度的侧板、上下面板构成,所述壳体侧板四边角内侧各设有小圆孔,其中心下端设有联通内腔的圆孔,所述壳体左侧板与传输线一前端口连接,所述传输线一右端与主机接口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有夹线装置,通过上壳与下壳的分离使线体置放于线槽内,闭合后通过弹簧夹件下压的动作提高线体紧固性,防止外部因素扯掉传输线,避免线体受损同时提高数据传送效率,具有散热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软件自动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手机软件自动测试装置,属于电子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软件测试追求的是产品本身的质量,然而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有必要的提高产品测试的工作效率。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020238839.6的一种手机软件自动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所述装置包括JTAG芯片、计算机,JTAG芯片的一端与手机的待测芯片相连接,JTAG芯片的另一端与计算机相连接,JTAG芯片将手机待测芯片的图文信号传输给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信号比对。该装置不仅可以测试下载页面在手机端是否正确显示,而且可以用于手机界面(UI/MMI)和菜单自动测试。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造价低,可方便连接在手机内部芯片上进行快速测试,它比传统的广泛用于手机页面显示测试的方法应用更方便,效率更高,并且能有效减小人为操作失误,提高了发现错误显示页面的几率。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测试装置传输线在测试过程中容易被外部施力强行扯掉,中断数据信息,损坏线体的同时降低数据传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软件自动测试装置,以解决测试装置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手机软件自动测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软件自动测试装置,其结构包括主机接口(1)、传输线一(2)、芯片(3)、壳体(4)、安装件(5)、接头(6)、夹线装置(7)、手机接口(8)、传输线二(9),所述壳体(4)为矩形立体结构,由四块相同长度的侧板、上下面板构成,所述壳体(4)侧板四边角内侧各设有小圆孔,其中心下端设有联通内腔的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左侧板与传输线一(2)前端口连接,所述传输线一(2)右端与主机接口(1)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壳体(4)内腔设有芯片(3),所述芯片(3)一端与接头(6)采用拔插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接头(6)与传输线二(9)采用绝缘保护方式连为一体,所述传输线二(9)一端与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软件自动测试装置,其结构包括主机接口(1)、传输线一(2)、芯片(3)、壳体(4)、安装件(5)、接头(6)、夹线装置(7)、手机接口(8)、传输线二(9),所述壳体(4)为矩形立体结构,由四块相同长度的侧板、上下面板构成,所述壳体(4)侧板四边角内侧各设有小圆孔,其中心下端设有联通内腔的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左侧板与传输线一(2)前端口连接,所述传输线一(2)右端与主机接口(1)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壳体(4)内腔设有芯片(3),所述芯片(3)一端与接头(6)采用拔插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接头(6)与传输线二(9)采用绝缘保护方式连为一体,所述传输线二(9)一端与手机接口(8)连接,所述壳体(4)左右侧板设有安装件(5)且采用螺旋锁紧配合方式连接,安装件(5)四点连线构成矩形,所述壳体(4)侧板设有夹线装置(7);所述夹线装置(7)由弹簧夹件(701)、上壳(702)、散热口(703)、下壳(704)、线槽(705)、空槽板(706)组成,所述弹簧夹件(701)下端与空槽板(706)后端连接,所述空槽板(706)安装位于线槽(705)上方,线槽(7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大全
申请(专利权)人:仪征全盛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