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漏斗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130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20:38
一种旋转漏斗架,整体结构由主体架和能分离的旋转支架和底座体组成。包括有上层圆板(1)、插孔(2)、中空立柱管(3)、分隔侧板(4)、下层圆板(5)、直槽(6)、环形浅槽(7)、环状凹槽I(8);旋转支架(9)、滚轮(10)、环状凹槽II(11)、底盘(12)。其主要特征是:主体架叠放在旋转支架(9)上,依托三个滚轮(10)能进行旋转。该旋转装置体积小、操作方便、转动容易,能同时放置10个过滤漏斗,每个漏斗的下端被侧板分隔着、流出液不会互相溅跳,避免了样品溶液交叉污染,不至于影响样品溶液的准确测定。

A revolving funnel frame

A rotating funnel frame is composed of a main frame and a rotating bracket and a base body which can be separated. Including the upper plate (1), Jack (2), hollow column pipe (3), (4), the lower side separation plate (5), (6), annular straight groove shallow groove (7), I (8); an annular groove (9) rotating bracket, roller, ring (10) II groove (11), chassis (12). The main feature is that the main frame is stacked on the rotating bracket (9) and can be rotated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three roller (10). The rotary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easy rotation, and can simultaneously place 10 Filter funnels. The lower ends of each funnel are separated by side plates, and the outgoing liquids do not splash and jump each other, so that the cross contamination of sample solutions is avoided, and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sample solutions is not aff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漏斗架
本技术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实验装置领域,涉及一种旋转漏斗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化学分析测试工作中,常常要对沉淀物进行过滤,漏斗一般放在长方形双孔或多孔漏斗架上。长方形双孔漏斗架的结构是由一个支杆、两块薄木板组成的,使用时很不牢固,稍有不慎会碰翻,影响到正常实验操作;长方形多孔漏斗架比较牢固,能解决批量样品的过滤,一次可以放置10个以上的漏斗,但比较占地方,不适宜放在通风橱中使用。另外在使用一般漏斗架过滤时,滤液流出时会溅到其他样品容器中,产生污染会导致各个样品测定时出现误差。面对大批量样品的过滤时(10个样品以上),具有多个漏斗孔的漏斗架是必不可少的装置。为了增加漏斗架的稳定性、减少占地面积,同时能放置多个漏斗、并且操作方便,需要对现有的漏斗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漏斗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旋转自如,操作方便的特点,可同时放置10个漏斗,能满足实验对批量工作的需要,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旋转漏斗架是由主体架与旋转支架和底板组成。一种旋转漏斗架包括有上层圆板、插孔、中空立柱管、分隔侧板、下层圆板、直槽、环形浅槽、环形凹槽I、滚轮、旋转支架,环形凹槽II、底盘。所述上层圆板上设置有10圆形插孔、用于放置漏斗;所述10个插孔沿上层圆板的周向均匀分布,插孔为圆形、上大下小的斜坡状;所述下层圆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直槽和环形浅槽,直槽是用来固定分隔侧板的,环形浅槽用来固定中空立柱管下端的管壁;下层圆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I,与底盘上的环形凹槽II相对应,大小相等;所述中空立柱管是由一个中空的硬质塑料管制备而成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层圆板和下层圆板用塑焊连接固定。一种旋转漏斗架的主体架是将上层圆板固定在中空立柱管的上端,下层圆板固定在中空立柱管的下端,连接固定后呈工字形。然后将所述的10个分隔侧板底边分别插入直槽中,用塑料焊条塑焊固定;分隔侧板的顶边与上层圆板固定,所述的分隔侧板呈距离、扇形状分布;分隔侧板的作用是将旋转漏斗架分成10个扇形空间,在扇形空间里放置承接样品滤液的容器。所述上层圆板、中空立柱管、分隔侧板、下层圆板固定好后形成旋转漏斗架的主体架。所述的旋转支架为环形状,外侧上附着有三个滚轮;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II,与环形凹槽I相对应;所述一种旋转漏斗架的各部分加工制作好后,第一步将底盘放置在实验台面上,第二步将旋转支架放在环状凹槽II的上面、三个滚轮啮合于环状凹槽II中;第三步将主体架叠放在旋转支架上面,让旋转支架上的三个滚轮啮合进环状凹槽I中,这样三个滚轮在上下两个凹槽形成的环形轨道中运转,形成一个立柱形结构。其特征是旋转装置的上部分的主体架能旋转,使用时用手转动上部分的任一部位,装置就能转动,但下部分的底盘自然贴合在实验台上不动。优选的,一种旋转漏斗架所述的制备的主要材料为PVC塑料板、PVC给水管。整个漏斗架用塑焊或胶粘固定,塑焊是通过热风塑焊机、用PVC焊条连接。优选的,所述旋转漏斗架的中空立柱管长210mm、外径为160mm,壁厚为5mm。优选的,所述旋转漏斗架的上层圆板、下层圆板及底盘的直径均为400mm,厚度为8mm。优选的,所述上层圆板的周长边沿,按等距离设置了10个圆形插孔用于放置漏斗;所述插孔为圆形斜坡状,上大下小,插孔的上端直径50mm,下端为30mm。优选的,所述旋转漏斗架的分隔板宽85mm、高212、厚2mm。优选的,所述旋转漏斗架下层圆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直槽,其长度为85mm、宽2mm,深2mm;所述设置的环形浅槽与中空立柱管的外径相匹配,环形浅槽是用于固定中空立柱管。优选的,所述旋转支架置于上、下两个表面的环形凹槽I与环形凹槽II形成的圆形轨道中,滚轮转盘上的三个滚轮被两个凹槽咬合,并可以转动;滚轮转盘外径与环形凹槽内径相同。优选的,所述下层圆板的下表面和底盘的上表面,以中心为圆心分别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外径为205mm,宽8mm,深4mm,用于放置旋转支架。上述一种旋转漏斗架,所述中空立柱管是一个中空的塑料管,管壁厚5.0mm,垂直竖放在下层圆板的中心,中空立柱管的上端与上层圆板连接、下端与下层圆板连接固定;分隔侧板顶边与上层圆板粘接、底边与下层圆板固定;中空立柱管、上层圆板、下层圆板三者皆为同心圆结构,固定连接后呈“王”字形。上述一种旋转漏斗架,所述10个分隔侧板分别竖直插入直槽中,即分隔侧板的顶边与上层圆板相粘接、分隔侧板的底边与下层圆板粘接固定,分隔侧板的一个侧边靠近中空立柱管;所述10个分隔侧板呈扇形状分布、分别竖直固定后形成10个等份的小空间,在小空间里可以放置烧杯、塑料坩埚承接流出液,分隔侧板的作用是防止各个样品滤液互相溅跳,产生交叉污染的问题。上述一种旋转漏斗架,所述下层圆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呈扇形分布的10条直槽II,直槽是用于套住分隔侧板的下边便于固定;所述下层圆板上的环形浅槽I是与中空立柱管的下端相连,槽宽与中空立柱管的管壁5mm相匹配,插好后用胶粘固定。上述一种旋转漏斗架,所述下层圆板的下表面是以圆心为中心设置有一个环状凹槽I,其直径大小与旋转支架相匹配,内径为185mm、外径为205mm、槽宽为10mm、深为4mm用于啮合滚轮的上半部分。上述一种旋转漏斗架,所述可分离部分包括有旋转支架、滚轮、底盘,旋转支架为环状,在其外侧等距离固定了三个滚轮,但三个滚轮能转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是以圆心为中心,设置有一个环状凹槽II(内径195mm,外径205mm,槽宽10mm,深4mm),用于啮合滚轮的下半部分,圆状凹槽II与圆状凹槽I的直径大小相同,互相对应。所述的上层圆板、中空立柱管的横截面、下层圆板、旋转支架、底盘、环形浅槽、环状凹槽I、环状凹槽II均为同心圆。一种旋转漏斗架,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在硬质PVC塑料板上用电脑切割机加工出三个直径为400mm的圆形板制作成上层圆板、下层圆板及底盘,在各个圆盘的表面设置相应的插孔、直槽、环形浅槽、环形凹槽等构件;在直径160mm、壁厚5.0mm的PVC塑料管上截取适当长度的一段制作成中空立柱管,在薄的塑料板上切割出10个85×212mm长方形作分隔侧板。步骤2:将中空立柱管的下端固定在下层圆板的环形浅槽中,并用塑焊固定。步骤3:最后将分隔侧板插入直槽中,用胶粘固定在下层圆板上,分隔侧板的顶边与上层圆板连接,分隔侧板的一个侧边靠近空筒立柱。步骤4:在步骤3形成的结构上,将上层圆板固定在中空立柱管的上端,调整上层圆板的相应位置,保持插孔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将上层圆板用塑焊固定,形成一个主体架结构。步骤5:将底盘置于实验台面,然后将旋转支架放置在底盘的上面,让三个滚轮下半部分啮合进环形凹槽II中,最后将步骤4完成的主体架叠放在旋转支架上,左右稍加摆动一下,让三个滚轮的上半部分啮合进环状凹槽I中,这样就形成一个立柱形的结构;主体架与底盘上下卡着旋转支架的滚轮,由于三个滚轮有一定的高度,主体架与底盘上下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三个滚轮在环状凹槽I和环状凹槽II形成的轨道中运行、并被凹槽啮合住。整个装置是底盘贴合在实验台面上保持不动,将主体架进行旋转,方便实验人员对每一个过滤漏斗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旋转漏斗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漏斗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层圆板(1)、插孔(2)、中空立柱管(3)、分隔侧板(4)、下层圆板(5)、直槽(6)、环形浅槽(7)、环状凹槽I(8);旋转支架(9)、滚轮(10)、环状凹槽II(11)、底盘(12),整体结构由主体架和可分离的旋转支架和底座体组成;所述上层圆板(1)固定在中空立柱管(3)的上端,下层圆板(5)固定在中空立柱管(3)的下端;所述上层圆板(1)的周长边沿按等距离各设置有10个插孔;所述分隔侧板(4)竖直插入直槽(6)中,顶边与上层圆板(1)连接,底边与下层圆板(5)用胶粘固定,分隔侧板(4)的一个侧边靠近中空立柱管(3);所述下层圆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I,所述底盘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II,两个环形凹槽相对应,直径大小相等;所述旋转支架(9)放在底盘(12)上、主体架放在旋转支架(9)上,三个滚轮(10)啮合于环状凹槽I(8)与环状凹槽II(11)形成的环形轨道中,本装置的最大特征在于上部分的主体架能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漏斗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层圆板(1)、插孔(2)、中空立柱管(3)、分隔侧板(4)、下层圆板(5)、直槽(6)、环形浅槽(7)、环状凹槽I(8);旋转支架(9)、滚轮(10)、环状凹槽II(11)、底盘(12),整体结构由主体架和可分离的旋转支架和底座体组成;所述上层圆板(1)固定在中空立柱管(3)的上端,下层圆板(5)固定在中空立柱管(3)的下端;所述上层圆板(1)的周长边沿按等距离各设置有10个插孔;所述分隔侧板(4)竖直插入直槽(6)中,顶边与上层圆板(1)连接,底边与下层圆板(5)用胶粘固定,分隔侧板(4)的一个侧边靠近中空立柱管(3);所述下层圆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I,所述底盘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II,两个环形凹槽相对应,直径大小相等;所述旋转支架(9)放在底盘(12)上、主体架放在旋转支架(9)上,三个滚轮(10)啮合于环状凹槽I(8)与环状凹槽II(11)形成的环形轨道中,本装置的最大特征在于上部分的主体架能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漏斗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庆程先忠许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