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火焰蜡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1215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尿烷为燃烧剂,配加适量高级酸或醇,使用锶、钾、锂、铜、钡、钠、钙、硼等元素的化合物为发色剂,烛芯经含有发色剂粒子的溶液浸渍干燥处理,制作成彩色火焰蜡烛。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各种彩色火焰蜡烛,例如火焰为红、蓝、绿、黄等颜色的彩色火焰蜡烛,均无普通蜡烛的黄色火焰,烛芯也随燃烧进行而燃尽,不留残余物。(*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彩色火焰蜡烛虽在五十年代即已问世,但至今仍停留在这样的水平,即点燃时仅在烛焰外缘带有一圈彩色光环,而其焰仍是普通蜡烛的黄色火焰,即所谓“黄心”,又因其中含有能产生彩色烛焰的发色剂,所以点燃时又易出现冒烟、流泪、“干枝”(蜡烛燃烧时,烛芯不能全部烧尽,并随燃烧的进行逐渐伸出烛焰之外呈干树枝状的烛芯)等现象,进而导致彩色火焰不稳定,甚至熄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外乎燃烧剂选择不当或其配比不当,发色剂选择不当或其配比不当,烛芯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或烛芯与燃烧剂配合不当等等。为克服上述缺点,英国专利Br.1058844采取加入“切割剂”的方法,使“干枝”滴离正燃烧的烛芯。日本专利昭49-46362采取使用非石蜡型燃烧剂的方法,以求增加彩色效果。上述方法并未完全消除“干枝”、“黄心”,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因此,彩色火焰蜡烛的制作工艺,仍需进一步改进。本专利技术为消除上述彩色火焰蜡烛存在的冒烟、流泪、“干枝”、“黄心”,烛焰不稳定或熄灭等现象,将选择燃烧剂及其配比,选择发色剂及其配比,烛芯处理及其与燃烧剂、发色剂配合等技术结合在一起,提出一种制作无烟、无泪、无“干枝”、无“黄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作彩色火焰蜡烛的方法,以尿烷为燃烧剂,锶、钾、锂、铜、钡、钠、钙、硼等化合物为发色剂,以锶、钾、锂、铜、钡、钠、铋、银、铅、镍、锰、钴、铁等化合物的溶液为烛芯处理剂,其特征是将不超过1.5%的锶、钾、锂、铜、钡、钠、钙等元素的任一种无机盐,至少95%的尿烷和总量不超过5%的十八酸、十八醇或至少90%的尿烷和总量不超过10%的十八酸、十八醇、十四酸、硼酯,与经浓度为2%~36%的含锶、钾、锂、铜、钡、钠、铋、银、铅、镍、锰、钴、铁等元素的任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无机盐的溶液浸渍,干燥处理过的普通蜡烛烛芯配合,制作彩色火焰蜡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彩色火焰蜡烛的方法,以尿烷为燃烧剂,锶、钾、锂、铜、钡、钠、钙、硼等化合物为发色剂,以锶、钾、锂、铜、钡、钠、铋、银、铅、镍、锰、钴、铁等化合物的溶液为烛芯处理剂,其特征是将不超过1.5%的锶、钾、锂、铜、钡、钠、钙等元素的任一种无机盐,至少95%的尿烷和总量不超过5%的十八酸、十八醇或至少90%的尿烷和总量不超过10%的十八酸、十八醇、十四酸、硼酯,与经浓度为2%~36%的含锶、钾、锂、铜、钡、钠、铋、银、铅、镍、锰、钴、铁等元素的任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无机盐的溶液浸渍,干燥处理过的普通蜡烛烛芯配合,制作彩色火焰蜡烛。2.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不超过1.5%的锶、钾、锂、铜、钡、钠、钙等元素的任一种无机盐是在尿烷呈熔融状态时能很好地溶于其中且在尿烷呈固态时也能均匀地分布于其中而不以结晶状态析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佩璋曾令聪陈静远李永昌吴建明赵庆文
申请(专利权)人: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