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取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09364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胡蜂取毒装置,其包括支架和便携式电源,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盖板、有机玻璃板和振动装置,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盖板通过弹性装置与有机玻璃板连接,所述有机玻璃板上设置有LED灯,所述振动装置的工作端与盖板接触,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乳胶膜,所述LED灯和振动装置均与便携式电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有效提高蜂群的攻击性、提高采毒效率,减少采毒时蜂群对采毒人的攻击几率的胡蜂取毒装置。

Wasp venom extrac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sp venom extrac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nd a portable power supply,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plate, the organic glass plate and a vibration device, the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elastic device, the cover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n organic glass plate through an elastic device, wherein the organic glass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LED lamp. The vibration device of the working end and the contact plate, the cover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latex film, the LED lamp and the vibrating device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ortable power source.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designed to provide improved attack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o reduce toxic bee, wasp colony of poison attack probability of the virus virus reco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胡蜂取毒装置
本技术属于胡蜂采集蜂毒设备
,具体是涉及胡蜂取毒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所公开的取毒装置都无法解决蜂毒采毒过程中遭遇到的无法控制胡蜂群攻击的强烈程度、取毒量小、浪费大等技术问题,因而造成毒素采集成本居高不下。再者,许多方法都是仅适用于蜜蜂(尤其是中华蜜蜂、意大利蜂)毒素的采集,而不适用于攻击性较强的胡蜂总科的昆虫采毒。且现有的胡蜂取毒装置需要多人协作操作,无法单人完成取毒工作,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有效提高蜂群的攻击性、提高采毒效率,减少采毒时蜂群对采毒人的攻击几率的胡蜂取毒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胡蜂取毒装置,其包括支架和便携式电源,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盖板、有机玻璃板和振动装置,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盖板通过弹性装置与有机玻璃板连接,所述有机玻璃板上设置有LED灯,所述振动装置的工作端与盖板接触,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乳胶膜,所述LED灯和振动装置均与便携式电源电性连接。LED灯设置是为了实现对胡蜂的光线刺激,通过LED的光线诱导胡蜂攻击乳胶膜实现对蜂毒的采集。振动装置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对胡蜂的声音刺激,通过振动装置敲打盖板,由于弹性装置的存在,盖板上下晃动,且发出声响,通过声响来诱导胡蜂攻击乳胶膜实现蜂毒的采集。优选的是,所述支架为可调节式支架。将支架设置成可调节式的,便于工作人员安放取毒装置,根据实际地形,工作人员通过对支架的调节来实现取毒装置的安放,确保取毒装置的适用范围最大化,不受地形的限制。优选的是,所述LED灯为交替闪烁式LED灯。交替闪烁式LED灯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且在不同颜色的光线之间交替互闪,实现对胡蜂光线刺激的最大化。优选的是,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若干数量的支撑梁。支撑梁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安放乳胶膜,由于乳胶膜较薄,需要一定的支撑装置来实现其平整。优选的是,所述便携式电源为蓄电池。将便携式电源设置成蓄电池,避免干电池对野外环境的污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安装在有机玻璃板底部的LED灯和安装在支架上的振动装置简单易行,但是非常有效。蜂群在双重强效刺激下攻击次数、力度及排毒量均增加;用该双重刺激采毒法比常规法蜂毒采集量显著提高。可用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的3个总科昆虫,优选用于胡蜂总科中的长腹胡蜂科、铃腹胡蜂科、异腹胡蜂科、狭腹胡蜂科、马蜂科、胡蜂科等昆虫毒素的采集,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满足市场的短缺和采毒创新技术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胡蜂取毒装置,其包括支架1和便携式电源5,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盖板3、有机玻璃板2和振动装置7,所述盖板3上设置有弹性装置8,所述盖板3通过弹性装置8与有机玻璃板2连接,所述有机玻璃板2上设置有LED灯6,所述振动装置7的工作端与盖板3接触,所述盖板3上设置有乳胶膜4,所述LED灯6和振动装置7均与便携式电源5电性连接;所述支架1为可调节式支架;所述LED灯6为交替闪烁式LED灯;所述盖板3上还设置有若干数量的支撑梁;所述便携式电源5为蓄电池。在工作时,开启便携式电源5,LED灯6和振动装置7开始工作,LED灯6发出不同颜色对胡蜂有刺激作用的光线,振动装置7与盖板3碰撞发出声响,在光线和声响的双重刺激之下,胡蜂会疯狂的对乳胶膜4进行攻击,胡蜂在攻击过程中,乳胶膜4实现对胡蜂的取毒,胡蜂毒液落至有机玻璃板2上,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工作人员更换有机玻璃板2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胡蜂取毒装置

【技术保护点】
胡蜂取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便携式电源,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盖板、有机玻璃板和振动装置,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盖板通过弹性装置与有机玻璃板连接,所述有机玻璃板上设置有LED灯,所述振动装置的工作端与盖板接触,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乳胶膜,所述LED灯和振动装置均与便携式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胡蜂取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便携式电源,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盖板、有机玻璃板和振动装置,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盖板通过弹性装置与有机玻璃板连接,所述有机玻璃板上设置有LED灯,所述振动装置的工作端与盖板接触,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乳胶膜,所述LED灯和振动装置均与便携式电源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吉崔瀚郑元跃
申请(专利权)人:楚雄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