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颖专利>正文

一种多电流输出可控硅调光LED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4588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电流输出可控硅调光LED驱动器,包括装置本体和内置电路,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外壳,外壳上装有铭牌,在装置本体侧面两端设有接线端口,装置本体内部设有内置电路,所述内置电路上设有、电阻R1、电源电压VCC、电容C2、电阻R2、电阻R3、光耦U、二极管LEDa、双向触发二极管D1、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3、二极管LEDb、双向触发二极管D2、三极管Q,本装置设计合理,造价便宜,内置电路中的双向触发二极管器件在电路中能够实现交流电的无触点控制,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具有无火花、动作快、寿命长、可靠性高且具有简化电路结构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电流输出可控硅调光LED驱动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控制器
,具体为一种多电流输出可控硅调光LED驱动器。
技术介绍
LED是特性敏感的半导体器件,又具有负温度特性,因而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稳定工作状态和保护,从而产生了驱动的概念。LED器件对驱动电源的要求近乎于苛刻,LED不像普通的白炽灯泡,可以直接连接220V的交流市电。LED是近年来快速兴起发展的一种新型光源,它的许多良好特点使得它的应用面越来越广。LED的单向导电特性使LED必须配备LED驱动器才能工作。在一个LED灯具中,电源是与LED驱动电路连接,LED驱动电源再与LED连接的,开关用于断开电源与LED驱动电路之间的连接,在断开电源后,LED驱动电路仍与LED连接形成回路。由于现有的LED驱动电路一般都带有电解电容,在关灯后,LED驱动电路中储存的电量会持续放出,这样便会产生较小的电流。众所周知,LED的工作电流及其工作电压都是很小的,所以LED本身对比较小的电流非常敏感,从而回路中的小电流会引起LED发出微弱的光,对用户会造成困扰,也会使广大用户误认为该LED产品有故障。LED照明技术具有传统照明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现在已经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LED照明灯具具有高光通量、低功耗等优点。现有技术中的中小功率LED照明灯具的需要配备一个交流转直流的电源,LED照明灯具通常都要配一个直流电源,如何对直流电源进行有效控制是制约本
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电流输出可控硅调光LED驱动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电流输出可控硅调光LED驱动器,包括装置本体和内置电路,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上表面上设有铭牌,所述装置本体的两个侧面均设有接线端口,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内置电路;所述内置电路上设有电源电压VCC端,所述电源电压VCC端的一端连接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公共接地端,所述电源电压VCC端、电容C2之间设有节点,节点的一端连接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光耦U上的a端连接;所述光耦U的内部设有二极管LEDa,所述二极管LEDa与光耦U上的b端连接,所述光耦U上的b端与三极管Q连接,所述三极管Q的一端与公共接地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的另一端与电阻R1连接,所述三极管Q与电阻R1之间的节点与电阻R2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公共接地端连接;所述光耦的内部还设有双向触发二极管D1,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1的一端与光耦U上的f端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光耦U上的d端连接,所述光耦U上的f端与电阻R4连接,所述电阻R4与电阻R5之间设有双向触发二极管D2,所述电阻R4与双向触发二极管D2的一端与电阻R6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电容C3连接,所述电阻R6与电容C3相互串联,所述电阻R6与电容C3的一侧设有二极管LEDb,所述电阻R6、电容C3与二极管LEDb相互并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在装置本体的两端的接线端处采用绝缘材料,防止装置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电现象,在内置电路上设有双向触发二极管,双向触发二极管在电路中能够实现交流电的无触点控制,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具有无火花、动作快、寿命长、可靠性高且具有简化电路结构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置电路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铭牌;3、接线端口;4、内置电路;5、电阻R1;6、电源电压VCC端;7、电容C2;8、电阻R2;9、电阻R3;10、光耦U;11、二极管LEDa;12、双向触发二极管D1;13、电阻R4;14、电阻R5;15、电阻R6;16、电容C3;17、二极管LEDb;18、双向触发二极管D2;19、三极管Q;20、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电流输出可控硅调光LED驱动器,包括装置本体1和内置电路4,装置本体1上设有外壳20,外壳20的上表面上设有铭牌2,装置本体1的两个侧面均设有接线端口3,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内置电路4,装置本体1的四周采用铝制材料,装置本体1设有接线端口3的两端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内置电路4上设有电源电压VCC端6,电源电压VCC端6的一端连接电容C27,电容C27的一端连接公共接地端,电源电压VCC端6、电容C27之间设有节点,节点的一端连接电阻R39,电阻R39的一端与光耦U10上的a端连接。光耦U10的内部设有二极管LEDa11,二极管LEDa11与光耦U10上的b端连接,光耦U10上的b端与三极管Q19连接,三极管Q19的一端与公共接地端连接,三极管Q19的另一端与电阻R15连接,三极管Q19与电阻R15之间的节点与电阻R28连接,电阻R28的一端与公共接地端连接;光耦U10的内部还设有双向触发二极管D112,双向触发二极管D112的一端与光耦U10上的f端连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112的另一端与光耦U10上的d端连接,光耦U10上的f端与电阻R413连接,电阻R413与电阻R514之间设有双向触发二极管D218,电阻R413与双向触发二极管D218的一端与电阻R615连接,装置电阻R615的一端与电容C316连接,电阻R615与电容C316相互串联,电阻R615与电容C316的一侧设有二极管LEDb17,电阻R615、电容C316与二极管LEDb17相互并联。本技术中,装置本体1的两端的接线端处采用绝缘材料,防止装置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电现象,在内置电路4上设有双向触发二极管,双向触发二极管在电路中能够实现交流电的无触点控制,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具有无火花、动作快、寿命长、可靠性高且具有简化电路结构的优点。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电流输出可控硅调光LED驱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电流输出可控硅调光LED驱动器,包括装置本体(1)和内置电路(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有外壳(20),所述外壳(20)的上表面上设有铭牌(2),所述装置本体(1)的两个侧面均设有接线端口(3),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内置电路(4);所述内置电路(4)上设有电源电压VCC端(6),所述电源电压VCC端(6)的一端连接电容C2(7),所述电容C2(7)的一端连接公共接地端,所述电源电压VCC端(6)、电容C2(7)之间设有节点,节点的一端连接电阻R3(9),所述电阻R3(9)的一端与光耦U(10)上的a端连接;所述光耦U(10)的内部设有二极管LEDa(11),所述二极管LEDa(11)与光耦U(10)上的b端连接,所述光耦U(10)上的b端与三极管Q(19)连接,所述三极管Q(19)的一端与公共接地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9)的另一端与电阻R1(5)连接,所述三极管Q(19)与电阻R1(5)之间的节点与电阻R2(8)连接,所述电阻R2(8)的一端与公共接地端连接;所述光耦U(10)的内部还设有双向触发二极管D1(12),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1(12)的一端与光耦U(10)上的f端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1(12)的另一端与光耦U(10)上的d端连接,所述光耦U(10)上的f端与电阻R4(13)连接,所述电阻R4(13)与电阻R5(14)之间设有双向触发二极管D2(18),所述电阻R4(13)与双向触发二极管D2(18)的一端与电阻R6(15)连接,所述电阻R6(15)的一端与电容C3(16)连接,所述电阻R6(15)与电容C3(16)相互串联,所述电阻R6(15)与电容C3(16)的一侧设有二极管LEDb(17),所述电阻R6(15)、电容C3(16)与二极管LEDb(17)相互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电流输出可控硅调光LED驱动器,包括装置本体(1)和内置电路(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有外壳(20),所述外壳(20)的上表面上设有铭牌(2),所述装置本体(1)的两个侧面均设有接线端口(3),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内置电路(4);所述内置电路(4)上设有电源电压VCC端(6),所述电源电压VCC端(6)的一端连接电容C2(7),所述电容C2(7)的一端连接公共接地端,所述电源电压VCC端(6)、电容C2(7)之间设有节点,节点的一端连接电阻R3(9),所述电阻R3(9)的一端与光耦U(10)上的a端连接;所述光耦U(10)的内部设有二极管LEDa(11),所述二极管LEDa(11)与光耦U(10)上的b端连接,所述光耦U(10)上的b端与三极管Q(19)连接,所述三极管Q(19)的一端与公共接地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9)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涛盛勇何其辉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