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0458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包括套筒(1)、夹紧装置(3)和固定支架(7),套筒(1)包括上部的倒锥形套筒(4)和下部的圆柱形套筒(5),所述夹紧装置(3)包括固定夹持件(6)及活动夹持件(2),夹紧装置(3)具有粗糙的电极接触面,固定夹持件(6)与圆柱形套筒(5)内壁相连接,圆柱形套筒(5)的侧面开孔,固定支架(7)设置在前述开孔的位置,活动夹持件安装在固定支架(7)上。更换电极简单快速、电极固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属于钢铁冶金设备

技术介绍
石墨电极是LF炉冶炼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在线使用的每根电极由不同支数的短电极连接组成,在使用过程中,最下部的电极由于氧化等损耗导致长度逐渐变短,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更换下来的电极需要在上端接入新电极以满足使用长度。目前,接电极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1、行车吊旧电极至平台储存电极的套筒处;2、行车挂钩带动电极在套筒中向下运行至一定高度;3、套筒上方有一个圆环夹紧装置,圆环处有螺栓,人工通过拧螺栓的方式将电极固定在夹紧装置上;4、吊入新电极接至旧电极上端进行接电极操作;5、接好新电极后再把螺栓松开后将电极吊至备用区。上述步骤3、5耗时耗力、占用行车设备时间长,效率较低。因此提出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快速接电极的装置,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快速接电极的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包括套筒、夹紧装置和固定支架,所述套筒包括上部的倒锥形套筒和下部的圆柱形套筒,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夹持件及活动夹持件,夹紧装置具有粗糙的电极接触面,固定夹持件与圆柱形套筒内壁相连接,圆柱形套筒的侧面开孔,固定支架设置在前述开孔的位置,活动夹持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优选地,所述活动夹持件包括扇形夹持件和手操杆,所述扇形夹持件为不对称形结构,通过定位销与固定支架相连,定位销位于扇形夹持件的偏心处。优选地,所述固定夹持件与圆柱形套筒的内壁焊接,所述倒锥形套筒和下部的圆柱形套筒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的电极接触面为等距的横向花纹。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的电极接触面为等距的人字形花纹。优选地,所述固定夹持件的数量为1~3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快速接电极的装置结构简单,倒锥形的套筒方便了行车调运电极插入套筒,在电极进入套筒后到达指定的位置时,取下手操杆末端的配重物,装置自动夹紧电极阻止电极下行。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快速接电极的装置的活动夹持件为不对称的扇形,活动夹持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指向套筒内部的位移,转动角度越大,产生位移越大,且夹紧装置与电极的接触面均做粗糙处理,可以自动稳定的固定电极,简化人力操作步骤和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快速接电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极夹紧状态示意图;图3为电极放入状态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1-套筒;2-活动夹持件;3-夹紧装置;4-倒锥形套筒;5-圆柱形套筒;6-固定夹持件;7-固定支架;21-扇形夹持件;22-手操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包括套筒1、夹紧装置3和固定支架7,该套筒1包括上部的倒锥形套筒4和下部的圆柱形套筒5,该夹紧装置3包括固定夹持件6及活动夹持件2,两夹持件具有粗糙的电极接触面,电极接触面为等距的横向花纹或等距的人字形花纹,固定夹持件6的数量为1~3个,与圆柱形套筒5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在圆柱形套筒5与固定夹持件6相对的一侧开有通孔,固定支架7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圆柱形套筒5的通孔处,活动夹持件2与固定支架7相连,该活动夹持件2包括扇形夹持件21和手操杆22,扇形夹持件21为不对称形结构,通过定位销与固定支架7相连,更具体的说,定位销位于扇形夹持件21的偏心处。下面结合实施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包括套筒1、夹紧装置3和固定支架7,该套筒1包括上部的倒锥形套筒4和下部的圆柱形套筒5,该夹紧装置3包括固定夹持件6及活动夹持件2,两夹持件与电极接触面做粗糙处理,更具体的说粗糙处理的方式为设有等距的横向花纹,固定夹持件6的数量为1个,与圆柱形套筒5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在圆柱形套筒5与固定夹持件6相对的一侧开有通孔,固定支架7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圆柱形套筒5的通孔处,活动夹持件2与固定支架7相连,该活动夹持件2包括扇形夹持件21和手操杆22,扇形夹持件21为不对称形结构,通过定位销与固定支架7相连,更具体的说,定位销位于扇形夹持件21的偏心处。需要更换电极时,在手操杆22上挂上配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处于电极放入状态,由行车调运待更换的电极至装置正上方,然后行车控制电极向下运行到指定位置,取下配重后活动夹持件6自动向电极方向运动直至完全夹紧电极,更换好电极之后,由行车吊起电极竖直向上运行,活动夹持件6可自动松开,待电极完全脱离装置之后,在手操杆22上挂上配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处于电极放入状态。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包括套筒1、夹紧装置3和固定支架7,该套筒1包括上部的倒锥形套筒4和下部的圆柱形套筒5,该夹紧装置3包括固定夹持件6及活动夹持件2,两夹持件与电极接触面做粗糙处理,更具体的说粗糙处理的方式为设有等距的人字形花纹,固定夹持件6的数量为2个,与圆柱形套筒5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在圆柱形套筒5与固定夹持件6相对的一侧开有通孔,固定支架7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圆柱形套筒5的通孔处,活动夹持件2与固定支架7相连,该活动夹持件2包括扇形夹持件21和手操杆22,扇形夹持件21为不对称形结构,通过定位销与固定支架7相连,更具体的说,定位销位于扇形夹持件21的偏心处。需要更换电极时,在手操杆22上挂上配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处于电极放入状态,由行车调运待更换的电极至装置正上方,然后行车控制电极向下运行到指定位置,取下配重后活动夹持件6自动向电极方向运动直至完全夹紧电极,更换好电极之后,由行车吊起电极竖直向上运行,活动夹持件6可自动松开,待电极完全脱离装置之后,在手操杆22上挂上配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处于电极放入状态。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包括套筒1、夹紧装置3和固定支架7,该套筒1包括上部的倒锥形套筒4和下部的圆柱形套筒5,该夹紧装置3包括固定夹持件6及活动夹持件2,两夹持件与电极接触面做粗糙处理,更具体的说粗糙处理的方式为设有等距的人字形花纹,固定夹持件6的数量为3个,与圆柱形套筒5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在圆柱形套筒5与固定夹持件6相对的一侧开有通孔,固定支架7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圆柱形套筒5的通孔处,活动夹持件2与固定支架7相连,该活动夹持件2包括扇形夹持件21和手操杆22,扇形夹持件21为不对称形结构,通过定位销与固定支架7相连,更具体的说,定位销位于扇形夹持件21的偏心处。需要更换电极时,在手操杆22上挂上配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处于电极放入状态,由行车调运待更换的电极至装置正上方,然后行车控制电极向下运行到指定位置,取下配重后活动夹持件6自动向电极方向运动直至完全夹紧电极,更换好电极之后,由行车吊起电极竖直向上运行,活动夹持件6可自动松开,待电极完全脱离装置之后,在手操杆22上挂上配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处于电极放入状态。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夹紧装置(3)和固定支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包括上部的倒锥形套筒(4)和下部的圆柱形套筒(5),所述夹紧装置(3)包括固定夹持件(6)及活动夹持件(2),夹紧装置(3)具有粗糙的电极接触面,固定夹持件(6)与圆柱形套筒(5)内壁相连接,圆柱形套筒(5)的侧面开孔,固定支架(7)设置在前述开孔的位置,活动夹持件安装在固定支架(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夹紧装置(3)和固定支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包括上部的倒锥形套筒(4)和下部的圆柱形套筒(5),所述夹紧装置(3)包括固定夹持件(6)及活动夹持件(2),夹紧装置(3)具有粗糙的电极接触面,固定夹持件(6)与圆柱形套筒(5)内壁相连接,圆柱形套筒(5)的侧面开孔,固定支架(7)设置在前述开孔的位置,活动夹持件安装在固定支架(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接电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持件(2)包括扇形夹持件(21)和手操杆(22),所述扇形夹持件(21)为不对称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刚陈才昌阮小江方勇陈德李晨潇钱建中缪周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