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质监测的穿透雨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降雨采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用于水质监测的穿透雨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大气降水携带各种物质和养分进入森林生态系统,流经林冠层、树干径流层、枯枝落叶层以及森林土壤层等,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水量重新分配,其水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林冠层做为第一个作用面,不但能吸附大气降水中的化学物质,同时可向降水中输入枝叶分泌物等,对水质有重要的影响。在一些酸雨地区,森林林冠层对降水水质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已成为森林水文学研究的热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政标准LY/T1606-2003《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所述,穿透雨系指“林外雨量(又称林地总降水量)扣除林冠截留量和树干径流量两者之后的雨量。”对穿透雨的采集研究是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的重要一步。目前国内对穿透雨采集器的设置主要从水量平衡的角度出发,通常采用无锈钢或者镀锌铁皮等材质,不符合水质观测标准,而且传统的“单点”式积雨装置需要布设大量的雨量筒,才能收集到不同林隙及林冠下的穿透雨,布设工作和采水工作都非常繁琐。此外,集水面积较小,对于较小的降雨量无法采集足够体积的水质测量用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质监测的穿透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槽和承水器,所述集水槽呈“Z”字型延伸,所述集水槽包括横向支架、塑料薄膜和压膜卡,所述塑料薄膜铺设在横向支架上,并通过压膜卡固定在横向支架上,形成收集雨水并供雨水流入集水漏斗的集水凹面,所述承水器安装固定在集水凹面的出水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质监测的穿透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槽和承水器,所述集水槽呈“Z”字型延伸,所述集水槽包括横向支架、塑料薄膜和压膜卡,所述塑料薄膜铺设在横向支架上,并通过压膜卡固定在横向支架上,形成收集雨水并供雨水流入集水漏斗的集水凹面,所述承水器安装固定在集水凹面的出水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质监测的穿透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上设置有若干个集水凹面,多个集水凹面上的横向支架通过45度弯头拼接形成“Z”字型坡面结构,且所述集水凹面的长度≥3m,集水凹面的面积≥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质监测的穿透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还包括若干个塑料管和若干个三通接头,塑料管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横向支架连接,塑料管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质监测的穿透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水器距离地面的高度≥1m,所述横向支架距离地面的高度也≥1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质监测的穿透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丽群,郑路,农友,何远,刘士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