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管路防磨高效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005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管路防磨高效换热装置,包括两个呈左右分布的支撑托板,在两个支撑托板之间自上向下支承有两层换热直管组,每层换热直管组由若干双H型鳍片管组成,每层换热直管组中的双H型鳍片管均通过若干换热弯管两两首尾相接而形成三路独立并行的蛇形换热管路,所有蛇形换热管路的进口同时与进水集箱相连通,所有蛇形换热管路的出口同时与出水集箱相连通,在每层换热直管组中位于迎烟侧的第一根双H型鳍片管的正前方分别设置有用以挡住该根双H型鳍片管迎烟面的U形梳状防磨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多层多管路并行的布置方式,换热效率高;通过U形梳状防磨瓦,保护了双H型鳍片管,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管路防磨高效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用于电站锅炉烟道内烟气余热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多管路防磨高效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发电企业中,电站锅炉产生的高温烟气会通过烟道通入电除尘器,经电除尘器除尘后排入外界。一方面,电站锅炉排出的烟气中含有大量余热,当烟气经电除尘器除尘排出后,烟气中的大量余热会白白浪费,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含有大量余热的高温烟气的粉尘比电阻高,当电除尘器对高粉尘比电阻的高温烟气进行除尘时,极易发生反电晕现象,导致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低。目前,为实现对电站锅炉所产生的烟气中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为了降低烟气温度以避免电除尘器在除尘时发生反电晕现象,一般在锅炉尾部的烟道内安装换热装置,利用换热装置来回收利用烟道内烟气中的余热及降低烟气温度。目前所使用的换热装置的结构为: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左右两侧板之间自上向下支承有若干呈平行分布的换热直管,每相邻的两根直管通过换热弯管首尾相接而形成一路蛇形换热管。换热装置应用于烟道时,换热装置的换热弯管一般位于烟道外部,换热装置的换热直管则是直接设于烟道内部。目前所使用的换热装置存在的缺点是:(1)采用单一管路布置方式,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管路防磨高效换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管路防磨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呈左右分布的支撑托板,在两个支撑托板之间自上向下间隔支承排列有两层换热直管组,每层换热直管组由若干支承于两个支撑托板之间且呈前后间隔平行排列的双H型鳍片管组成,每层换热直管组中的双H型鳍片管均通过若干换热弯管两两首尾相接而形成三路独立并行的蛇形换热管路,所有蛇形换热管路的进口同时与进水集箱相连通,所有蛇形换热管路的出口同时与出水集箱相连通,在每层换热直管组中位于迎烟侧的第一根双H型鳍片管的正前方分别设置有用以挡住该根双H型鳍片管迎烟面的U形梳状防磨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管路防磨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呈左右分布的支撑托板,在两个支撑托板之间自上向下间隔支承排列有两层换热直管组,每层换热直管组由若干支承于两个支撑托板之间且呈前后间隔平行排列的双H型鳍片管组成,每层换热直管组中的双H型鳍片管均通过若干换热弯管两两首尾相接而形成三路独立并行的蛇形换热管路,所有蛇形换热管路的进口同时与进水集箱相连通,所有蛇形换热管路的出口同时与出水集箱相连通,在每层换热直管组中位于迎烟侧的第一根双H型鳍片管的正前方分别设置有用以挡住该根双H型鳍片管迎烟面的U形梳状防磨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路防磨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换热直管组中相邻的双H型鳍片管的鳍片相对齐、并且相邻换热直管组的双H型鳍片管的鳍片相对齐,使所有双H型鳍片管的鳍片共同形成若干列相对独立的过烟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路防磨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双H型鳍片管的一侧管端均与同侧对应的支撑托板相焊接固定、另一侧管端均不与同侧对应的支撑托板相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多管路防磨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水集箱的下部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带有放水阀的放水管,在出水集箱的上部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带有放气阀的放气管。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多管路防磨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三路独立并行的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清钟志良吴长森彭文熙黄廷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净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