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卫双专利>正文

防积水取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00015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暖系统,尤其是防积水取暖系统。属于室内采暖系统技术领域。一种防积水取暖系统,包括发热板、室温控制盒,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发热板贴合安装在室内墙身,所述室温控制盒安装在墙身上,室温控制盒引出控制线至发热板,以控制发热板工作状态。具有防止地板下积水,供暖至使用者脚踝以上,安装维修方便灵活,不占空间,散热均匀,节约能源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积水取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系统,尤其是防积水取暖系统。属于室内采暖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北方的室内采暖系统通常采用地暖系统。该地暖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地暖系统不会在踢脚线处设置发热管道。2、传统地暖系统的安装需要在地板下方设置发热管道,所以一般在室内硬装修时一并安装。如需要在已经布置好的室内环境下加装,需要将地板掀开并且把地面上的所有物品清空,导致安装麻烦,而且安装成本高。3、地板下的发热管道通过热传递使地板变暖,如遇天气潮湿,地板下的暖空气接触地板,容易形成水滴,导致地板发霉。如地暖为水地暖,当管道漏水时,会出现严重的积水现象,同样导致地板发霉。4、传统地暖系统维修麻烦,如维修水地暖时,需要关闭地暖总阀,用手动打压机给地暖打压,打压8~10公斤时等待半小时,如果压力可以保持不下降,说明暖气管不漏水。如果漏水,漏水处会表现得很明显,压力也难以保持较长时间。如确定地暖漏水,需请相应的安装人员来修理。耗时耗力,严重浪费经济成本。5、虽然地暖系统可以保持地表达到温暖状态,但事实上,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使用者并不会在冬天的地板上光脚行走,地暖系统的实际意义并不明显。再而,根据正常的穿戴习惯,使用者的脚踝部分经常缺乏保暖措施,容易冻伤,而地暖系统并不能对脚踝部分供热。6、地暖的耗电严重,且通入地暖后一般还需要开通暖气,以达到室内整体暖和,浪费能源。7、传统的取暖器只能够局部取暖,没有办法全屋升温,而且占用大量室内空间。为此,需要设计一种防积水取暖系统以及其安装方法,具有防止地板下积水,供暖至使用者脚踝以上,安装维修方便灵活,不占空间,散热均匀,节约能源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地暖系统容易导致地板积水,且安装维修麻烦,效用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防积水取暖系统,加热板安装在踢角线位置,开启开关,房间温度开始上升,当到设定温度后加热系统停止加热,低于设置温度时又开始工作,从而恒定室温,达到提升室温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防积水取暖系统,包括发热板、室温控制盒,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发热板贴合安装在室内墙身,所述室温控制盒安装在墙身上,室温控制盒引出控制线至发热板,以控制发热板工作状态。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进一步地,所述发热板为若干片,若干发热板均安装在墙身踢角线高度位置,并且按照室内墙身轮廓布置,形成基本包围室内墙身的布置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发热板主要由面板、电热元件、后盖、限温器组成;所述室温控制盒主要由室温控制前盖、室温控制线路板、室温控制底盖组成;所述电热元件和限温器安装在后盖内并由后盖盖合,所述室温控制线路板安装在室温控制底盖内并由室温控制前盖盖合;室温控制前盖表面具有控制操作区域,控制操作区域传输信号至室温控制线路板,室温控制线路板通过控制线路连接限温器和电热元件,限温器具有温度传感器,限温器设置在电热元件附近,温度传感器收集温度信号并发送反馈温度信号至室温控制线路板;室温控制线路板通过对比反馈温度信号和预设温度值后,发送启/停信号至电热元件。进一步地,所述限温器安装在限温器底座内并由限温器盖盖合。进一步地,所述电热元件可以为电热管或云母发热管或卤素管或电热膜。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发热板从踢角线位置延伸至墙身中部,或直接布置在墙身中部,或从踢角线位置依次延伸至墙身中部、和天花位置。一种防积水取暖系统的安装方法,其方法特点是:包括步骤1)先在墙上做好标记孔,然后墙体上用电钻钻孔,并放入墙塞;步骤2)将后盖贴合墙身,并根据墙塞位置打入螺钉,使后盖固定在墙身;步骤3)将电热元件、限温器安装在后盖上,将电热元件和限温器的信号线和电源线从后盖的一端引出,后盖引出线路的一端通过内墙装饰角包边,信号线和电源线最终连接到室温控制线路板;步骤4)在安装好电热元件、限温器并且布线后,盖合面板;步骤5)将室温控制盒整体安装在墙体,室温控制线路板安装在室温控制盒内。本技术具体的有益效果一种防积水取暖系统,所述发热板贴合安装在室内墙身,所述室温控制盒安装在墙身上,室温控制盒引出控制线至发热板,以控制发热板工作状态。通过室温控制盒控制发热板的工作状态,控制简单可靠。发热板布置在墙身避免地板内因为冷热交替而导致积水。所述发热板为若干片,若干发热板均安装在墙身踢角线高度位置,并且按照室内墙身轮廓布置,形成基本包围室内墙身的布置结构。若干发热板包围室内,由于发热板散热面积大,热力容易渗透周围空间,并且热气流向上升,使室内周围的热辐射量均匀达到房间整体保暖,舒适度高。设置在墙身踢角线高度刚好与使用者脚踝高度相当,能够在加热初期就直接对使用者脚踝处供热,并辐射至脚掌及脚掌边,迅速达到全面对脚部供热,有效保护容易冻伤的关节和皮肤。该防积水取暖系统的厚度与传统踢角线一致,安装在房间的四周的底脚位置,不占用空间,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安装灵活。发热板的安装只需要通过螺钉打入墙身即可。面板可以随时拆装,更换不同的板面,适应不同的室内装修风格,由于面板可以随时拆装,其维修方便快捷,适应使用者的需求。相对于地暖系统,其布局简单,器件耗电量低,节约经济成本。通过限温器控制发热板的最高温度,防止烫伤并且实时保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具体实施例1的发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具体实施例1的系统安装效果图;图3是本技术中具体实施例1的发热板布置在墙身中部效果图;图4是本技术中具体实施例2的发热板的组装步骤图之一;图5是本技术中具体实施例2的发热板的组装步骤图之二;图6是本技术中具体实施例2的发热板的组装步骤图之三;图7是本技术中具体实施例2的发热板的组装步骤图之四;图8是本技术中具体实施例2的发热板的组装步骤图之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8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1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包括发热板、室温控制盒,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发热板贴合安装在室内墙身,所述室温控制盒安装在墙身上,室温控制盒引出控制线至发热板,以控制发热板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板为若干片,若干发热板均安装在墙身踢角线高度位置,并且按照室内墙身轮廓布置,形成基本包围室内墙身的布置结构。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板主要由面板1、电热元件2、后盖3、限温器5组成;所述室温控制盒主要由室温控制前盖7、室温控制线路板8、室温控制底盖9组成;所述电热元件2和限温器5安装在后盖3内并由后盖3盖合,所述室温控制线路板8安装在室温控制底盖9内并由室温控制前盖7盖合;室温控制前盖7表面具有控制操作区域,控制操作区域传输信号至室温控制线路板8,室温控制线路板8通过控制线路连接限温器5和电热元件2,限温器5具有温度传感器,限温器5设置在电热元件2附近,温度传感器收集温度信号并发送反馈温度信号至室温控制线路板8;室温控制线路板8通过对比反馈温度信号和预设温度值后,发送启/停信号至电热元件2。本实施例中,所述限温器5安装在限温器底座6内并由限温器盖4盖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热元件2为电热管。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发热板从踢角线位置延伸至墙身中部,或直接布置在墙身中部,或从踢角线位置依次延伸至墙身中部、和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防积水取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积水取暖系统,包括发热板、室温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贴合安装在室内墙身,所述室温控制盒安装在墙身上,室温控制盒引出控制线至发热板,以控制发热板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水取暖系统,包括发热板、室温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贴合安装在室内墙身,所述室温控制盒安装在墙身上,室温控制盒引出控制线至发热板,以控制发热板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水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为若干片,若干发热板均安装在墙身踢角线高度位置,并且按照室内墙身轮廓布置,形成基本包围室内墙身的布置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水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主要由面板(1)、电热元件(2)、后盖(3)、限温器(5)组成;所述室温控制盒主要由室温控制前盖(7)、室温控制线路板(8)、室温控制底盖(9)组成;所述电热元件(2)和限温器(5)安装在后盖(3)内并由后盖(3)盖合,所述室温控制线路板(8)安装在室温控制底盖(9)内并由室温控制前盖(7);室温控制前盖(7)表面具有控制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卫双
申请(专利权)人:韦卫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