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亚星专利>正文

一种地热式蓄热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7076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热式蓄热电暖器,其结构包括温控器、温度控制系统、电暖器主体、保护层、碳素晶体发热板、内槽、感温探头、电阻丝,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装设在温控器上,温控器装设在电暖器主体的侧端上,电暖器主体与内槽相连接,电暖器主体内部设有碳素晶体发热板,碳素晶体发热板底部与保护层相连接,电阻丝装设在碳素晶体发热板上,电阻丝与电暖器主体内层相连接,碳素晶体发热板与感温探头相连接,感温探头与电阻丝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独立自主控温蓄热,室内温度均匀可控,当室内无人居住时,可适当降低温度,达到节能的目的。

A geothermal regenerative electric hea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storage electric heater,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electric heater body, a protective layer, a carbon crystal heating plate, inner tank, a temperature probe, a resistance wir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arranged in the thermostat, thermostat installed in the electric heating the body side, the electric heater main body and the inner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heater main body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arbon crystal heating plate, carbon crystal heat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plate and the protective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sistance wire is arranged in the carbon crystal heating plate, the resistance wire and the electric hea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body, carbon crystal heating plate with the temperature sensing pro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sensing pro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sistance wire, the utility model by setting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an realize the independent temperature control, heat storage, indoor temperature control uniform when the room is uninhabited, but To reduce the temperature properl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式蓄热电暖器
本技术是一种地热式蓄热电暖器,属于地热式蓄热电暖器

技术介绍
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201310572126.1的一种固体蓄热电暖器,包括外壳和相配套的控制器,所述外壳内顶部和两侧均设有一层保温材料,所述外壳内底部设有蛭石板,所述保温材料内一侧设有主发热管,所述保温材料内另一侧设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外侧包覆有蓄热体,所述蓄热体外侧设有蓄热体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温控器和调节阀,所述外壳背面设有背部挂架,所述外壳下方设有支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用于居民楼及公寓谷电时供热,在供热的同时,还能将热能储存起来,断电后保温散热时间能持续8-16小时,比其它供暖设备节能,运行费用低。现有的通过无法实现独立自主控温蓄热,室内温度不均匀,当室内无人居住时,无法适当降低温度,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热式蓄热电暖器,以解决现有的通过无法实现独立自主控温蓄热,室内温度不均匀,当室内无人居住时,无法适当降低温度,达到节能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热式蓄热电暖器,其结构包括温控器、温度控制系统、电暖器主体、保护层、碳素晶体发热板、内槽、感温探头、电阻丝,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装设在温控器上,所述温控器装设在电暖器主体的侧端上,所述电暖器主体与内槽相连接,所述电暖器主体内部设有碳素晶体发热板,所述碳素晶体发热板底部与保护层相连接,所述电阻丝装设在碳素晶体发热板上,所述电阻丝与电暖器主体内层相连接,所述碳素晶体发热板与感温探头相连接,所述感温探头与电阻丝相连接,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采集模块、晶振电路模块、时钟模块、微处理器、温度显示屏组成,所述温度采集模块与感温探头相连接,所述温度采集模块与晶振电路模块相连接,所述晶振电路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时钟模块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温度显示屏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电阻丝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器上设有输入按键和探头线穿管。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器底部与探头线穿管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探头线穿管与内槽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碳素晶体发热板由保温层、吸音层和碳素发热层组成,所述保温层与吸音层相连接,所述吸音层与碳素发热层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暖器主体为方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显示屏采用液晶显示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独立自主控温蓄热,室内温度均匀可控,当室内无人居住时,可适当降低温度,达到节能的目的。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地热式蓄热电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碳素晶体发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温控器-1、温度控制系统-2、电暖器主体-3、保护层-4、碳素晶体发热板-5、内槽-6、感温探头-7、电阻丝-8、输入按键-11、探头线穿管-12、保温层-51、吸音层-52、碳素发热层-53、温度采集模块-21、晶振电路模块-22、时钟模块-23、微处理器-24、温度显示屏-2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地热式蓄热电暖器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温控器1、温度控制系统2、电暖器主体3、保护层4、碳素晶体发热板5、内槽6、感温探头7、电阻丝8,所述温度控制系统2装设在温控器1上,所述温控器1装设在电暖器主体3的侧端上,所述电暖器主体3与内槽6相连接,所述电暖器主体3内部设有碳素晶体发热板5,所述碳素晶体发热板5底部与保护层4相连接,所述电阻丝8装设在碳素晶体发热板5上,所述电阻丝8与电暖器主体3内层相连接,所述碳素晶体发热板5与感温探头7相连接,所述感温探头7与电阻丝8相连接,所述温度控制系统2由温度采集模块21、晶振电路模块22、时钟模块23、微处理器24、温度显示屏25组成,所述温度采集模块21与感温探头7相连接,所述温度采集模块21与晶振电路模块22相连接,所述晶振电路模块22与微处理器24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4与时钟模块23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4与温度显示屏25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4与电阻丝8相连接,所述温控器1上设有输入按键11和探头线穿管12,所述温控器1底部与探头线穿管12相连接,所述探头线穿管12与内槽6相连接,所述碳素晶体发热板5由保温层51、吸音层52和碳素发热层53组成,所述保温层51与吸音层52相连接,所述吸音层52与碳素发热层53相连接,所述电暖器主体3为方形结构,所述温度显示屏25采用液晶显示屏。本专利所说的电阻丝8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电气元件。在使用本技术的时候,首先将温控器1安装在电暖器主体3侧边上,将电阻丝8设在碳素晶体发热板5上,通过碳晶分子做布郎运动并摩擦产生热能,使碳素晶体发热板5温度升高,电阻丝8为发热体,感温探头7采集到室内底板上的温度,并由温控器1控制,当室内无人居住时,可适当降低温度,达到节能的目的。例如,可将电暖器在室内房间地板上安装使用。本技术的温控器1、温度控制系统2、电暖器主体3、保护层4、碳素晶体发热板5、内槽6、感温探头7、电阻丝8、输入按键11、探头线穿管12、保温层51、吸音层52、碳素发热层53、温度采集模块21、晶振电路模块22、时钟模块23、微处理器24、温度显示屏2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独立自主控温蓄热,室内温度不均匀,当室内无人居住时,无法适当降低温度,达到节能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通过设置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独立自主控温蓄热,室内温度均匀可控,当室内无人居住时,可适当降低温度,达到节能的目的,具体如下所述:所述温度控制系统2由温度采集模块21、晶振电路模块22、时钟模块23、微处理器24、温度显示屏25组成,所述温度采集模块21与感温探头7相连接,所述温度采集模块21与晶振电路模块22相连接,所述晶振电路模块22与微处理器24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4与时钟模块23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4与温度显示屏25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4与电阻丝8相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热式蓄热电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热式蓄热电暖器,其结构包括温控器(1)、温度控制系统(2)、电暖器主体(3)、保护层(4)、碳素晶体发热板(5)、内槽(6)、感温探头(7)、电阻丝(8),所述温度控制系统(2)装设在温控器(1)上,所述温控器(1)装设在电暖器主体(3)的侧端上,所述电暖器主体(3)与内槽(6)相连接,所述电暖器主体(3)内部设有碳素晶体发热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素晶体发热板(5)底部与保护层(4)相连接,所述电阻丝(8)装设在碳素晶体发热板(5)上,所述电阻丝(8)与电暖器主体(3)内层相连接,所述碳素晶体发热板(5)与感温探头(7)相连接,所述感温探头(7)与电阻丝(8)相连接;所述温度控制系统(2)由温度采集模块(21)、晶振电路模块(22)、时钟模块(23)、微处理器(24)、温度显示屏(25)组成,所述温度采集模块(21)与感温探头(7)相连接,所述温度采集模块(21)与晶振电路模块(22)相连接,所述晶振电路模块(22)与微处理器(24)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4)与时钟模块(23)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4)与温度显示屏(25)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4)与电阻丝(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式蓄热电暖器,其结构包括温控器(1)、温度控制系统(2)、电暖器主体(3)、保护层(4)、碳素晶体发热板(5)、内槽(6)、感温探头(7)、电阻丝(8),所述温度控制系统(2)装设在温控器(1)上,所述温控器(1)装设在电暖器主体(3)的侧端上,所述电暖器主体(3)与内槽(6)相连接,所述电暖器主体(3)内部设有碳素晶体发热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素晶体发热板(5)底部与保护层(4)相连接,所述电阻丝(8)装设在碳素晶体发热板(5)上,所述电阻丝(8)与电暖器主体(3)内层相连接,所述碳素晶体发热板(5)与感温探头(7)相连接,所述感温探头(7)与电阻丝(8)相连接;所述温度控制系统(2)由温度采集模块(21)、晶振电路模块(22)、时钟模块(23)、微处理器(24)、温度显示屏(25)组成,所述温度采集模块(21)与感温探头(7)相连接,所述温度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亚星
申请(专利权)人:孟亚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