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拍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93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R拍摄支架,包括支撑组件、在圆周方向夹持多个相机的夹持组件以及覆盖于夹持组件上方的挡雨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挡雨组件包括挡雨圆盖,挡雨圆盖下端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疏雨槽,所述疏雨槽内沿圆周方向等间距间隔开设有漏水槽,通过设置的挡雨圆盖以及在挡雨圆盖上开设的疏雨槽和漏水槽能够对相机进行遮雨,使得相机能够雨天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R拍摄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摄像辅助器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VR拍摄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VR虚拟现实技术日益成熟,VR辅助设备也随之产生,如VR拍摄支架就是VR拍摄时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VR拍摄支架能够同时夹持多台相机,如图4所示,相机1为统一外形和配置,此处可参考GOPRO4型相机1。相机1包括机身11、摄像头12、开关13、模式按钮14。机身11的形状为长方体。摄像头12安装在长与宽所在面的一侧。开关13设置于摄像头12所在平面。在摄像头12所在平面的一侧面设置有模式按钮14,可以切换相机1的拍摄模式,包含手动和自动拍摄模式,通过相应的遥控器实现多台相机的同时拍摄和停止,令相机能够在不同角度拍摄,完成对周围环境的360度捕捉拍摄。此外还能通过VR拍摄支架进行整体的移动,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但是,当遇到需要在雨天作业的情况时,雨水浇淋在相机上将对VR相机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挡雨的VR拍摄支架,使得在雨天进行拍摄时能够在VR相机的上方进行遮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VR拍摄支架,包括支撑组件、在圆周方向夹持多个相机的夹持组件以及覆盖于夹持组件上方的挡雨组件,所述挡雨组件包括挡雨圆盖,挡雨圆盖下端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疏雨槽,所述疏雨槽内沿圆周方向等间距间隔开设有漏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挡雨圆盖能够在相机的上方进行挡雨,雨水顺着挡雨圆盖流入疏雨槽内,然后顺着疏雨槽中的漏水槽流下,雨水不会浇湿相机,使得相机能够在雨天进行拍摄。较佳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多边形棱柱状的安装台、以及固定连接在安装台每一侧面的并开设有相机放置槽的相机固定板、可拆卸固定连接在相机固定板上以夹持住相机的相机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多边形棱柱的每一个面上均设置相机能够进行多角度拍摄,通过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相机固定板,方便安装和拆卸相机。较佳的,所述相机放置槽两侧形成有挡边,所述相机安装板通过紧固螺栓螺纹连接于开设在挡边上的紧固螺纹孔中使得相机压板将相机夹持在相机放置槽中。较佳的,所述相机压板上开设有摄像头观察孔,所述漏水槽与所述摄像头观察孔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机的摄像头穿过摄像头观察孔,漏水槽与摄像头观察孔间隔设置,这样从漏水槽中流下的雨水不会遮挡住镜头,使得相机能够正常拍摄。较佳的,所述挡边上开设有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机放置在相机放置槽内,通过在挡边上开设的开口,能够方便手指夹持相机从而将相机从相机放置槽内取出。较佳的,所述挡雨圆盖呈球面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面设计,能够使得雨水均匀顺着球面流入下方的疏雨槽中,然后雨水经过漏水槽排出。较佳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座、垂直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上的支撑柱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柱远离支撑底座一端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由安装板下方贯穿安装板中心并螺纹连接在所述挡雨圆盖下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支撑柱上方的螺纹柱能够将安装台以及挡雨圆盖连接成一体。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的挡雨圆盖能够在相机的上方对雨水进行遮挡,使得相机能能够在雨天进行拍摄;2、通过在挡雨圆盖上设置的疏雨槽以及漏水槽,并且漏水槽与相邻的摄像头观察孔间隔设置,能够使雨水流出漏水槽时也不会遮挡相机镜头,使得相机能够进行正常的拍摄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相机固定板和相机压板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涉及到的相机示意图。附图标记:1、相机;11、机身;12、摄像头;13、开关;14、模式按钮;2、夹持组件;21、相机固定板;211、相机放置槽;212、挡边;2121、螺纹紧固孔;2122、紧固螺栓;213、半弧形凹槽;214、沉头螺钉孔;215、开口;22、相机压板;221、摄像头观察孔;24、安装台;241、安装通孔;242、安装螺纹孔;3、挡雨组件;31、挡雨圆盖;32、疏雨槽;33、漏水槽;34、圆盖螺纹孔;4、支撑组件;41、支撑底座;42、支撑柱;43、螺纹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VR拍摄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在圆周方向夹持相机1的夹持组件2、覆盖于夹持组件2上方以用于挡雨的挡雨组件3以及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挡雨组件上的支撑组件4。如图2和图3所示,夹持组件2包括安装台24、相机固定板21以及相机压板22。安装台24为棱柱结构,以正五边形棱柱为例,每一个棱柱面上均开设有两个安装螺纹孔242。相机固定板21的表面开设有与相机1的机身11相适配的相机放置槽211,相机放置槽211的四侧均一体成型有挡边212。位于上下的挡边212上开设有开口215,以便于相机在相机放置槽211的放置和拿取。位于相机放置槽211底面的上端开设有与安装螺纹孔242相对应的沉头螺钉孔214,通过将沉头螺钉旋入沉头螺钉孔214与安装螺纹孔242中从而将多个相机固定板21紧固在安装台24的每一个棱柱面上。在相机固定板21未开设开口215的一侧挡边212下部开设有半弧形凹槽213,半弧形凹槽213的大小与相机模式按钮14匹配。相机压板22为板状结构,并在其上开设有摄像头观察孔221,用于套装在摄像头12。相机固定板21两侧挡边212的上端部分开设有螺纹紧固孔2121,相机压板22相应位置开设有通孔,紧固螺栓2122穿过通孔螺纹连接在相机固定板21两侧挡边212上的螺纹紧固孔2121上从而将相机1夹持在相机放置槽211中。如图1和图2所示,挡雨组件3包括挡雨圆盖31、疏雨槽32和漏水槽33。挡雨圆盖31呈球面状,挡雨圆盖31能覆盖住相机1上方空间,能为相机1挡住雨水,但不会遮挡住相机1的拍摄画面。挡雨圆盖31的下端沿圆周方向上开设有疏雨槽32,被挡雨圆盖31挡住的雨水会进入疏雨槽32中,疏雨槽32内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开设有与相机1数量相等的漏水槽33,漏水槽33能有效将疏雨槽32内的水导出。漏水槽33开设在每两台相机1的摄像头12之间,雨水流下不会进入相机1的拍摄范围。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底座41、支撑柱42和螺纹柱43。支撑底座41呈圆柱状,有较好的平稳性。支撑柱42为柱形结构,一端与支撑底座41相连,另一端与螺纹柱垂直固定连接。在安装台24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通孔241,在挡雨圆盖31的内侧中心部位,开设有圆盖螺纹孔34。支撑柱42上的螺纹柱43穿过安装通孔241螺纹连接在圆盖螺纹孔34上,以达到固定安装台24和挡雨圆盖31的目的。如图1和图2所示,当需要在雨天进行拍摄时,首先通过沉头螺钉将沉头螺钉孔214和安装螺纹孔242螺纹连接,使相机固定板21固定在安装台24上。接着将各个相机1的开关13打开,并通过模式按钮14,将拍摄模式调整到自动模式。接着将相机1从相机放置槽211的槽口放入,相机1侧面的模式按钮14放置在半弧形凹槽213中,然后将相机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VR拍摄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VR拍摄支架,包括支撑组件(4)、在圆周方向夹持多个相机(1)的夹持组件(2)以及覆盖于夹持组件(2)上方的挡雨组件(3),其特征是,所述挡雨组件(3)包括挡雨圆盖(31),挡雨圆盖(31)下端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疏雨槽(32),所述疏雨槽(32)内沿圆周方向等间距间隔开设有漏水槽(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R拍摄支架,包括支撑组件(4)、在圆周方向夹持多个相机(1)的夹持组件(2)以及覆盖于夹持组件(2)上方的挡雨组件(3),其特征是,所述挡雨组件(3)包括挡雨圆盖(31),挡雨圆盖(31)下端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疏雨槽(32),所述疏雨槽(32)内沿圆周方向等间距间隔开设有漏水槽(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拍摄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夹持组件(2)包括多边形棱柱状的安装台(24)、以及固定连接在安装台(24)每一侧面的并开设有相机放置槽(211)的相机固定板(21)、可拆卸固定连接在相机固定板(21)上以夹持住相机(1)的相机压板(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R拍摄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相机放置槽(211)两侧形成有挡边(212),所述相机固定板(21)通过紧固螺栓(2122)螺纹连接于开设在挡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苒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云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