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全景拍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938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R全景拍摄支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夹持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上盖和夹持底盘,所述夹持上盖包括挡雨盖以及固设在挡雨盖底面上的圆柱挡体,所述夹持底盘包括底座以及一体成型于底座上表面边缘处的外挡板,所述挡雨盖的尺寸大于底座的尺寸,所述夹持上盖、圆柱挡体、底座以及外挡板相互围合成供相机嵌入的放置空间,所述圆柱挡体与底座通过支撑装置相互固定,达到了方便安拆的同时能够有效进行挡雨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R全景拍摄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摄像支架,特别涉及一种VR全景拍摄支架。
技术介绍
摄像机支架是用于固定摄像装置的部件,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支架的形状也各异,摄像机支架一般均为小型支架,有注塑型及金属型两类,可直接固定摄像装置,也可通过防护罩固定摄像装置,所有的摄像机支架都具有万向调节功能,通过对支架的调整,即可以将摄像装置的镜头准确地对向被摄现场,摄像装置包括相机,通用的相机包括固设在相机侧壁上并且可伸缩的圆柱形的摄像头以及设置在相机侧壁上的开关。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480048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影视拍摄支架,包括支撑杆、支腿、托架以及连接在支撑杆与托架之间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包括转动杆本体以及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套于支撑杆上且通过一第一螺栓固定;所述支腿包括支腿本体以及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套于支撑杆上且通过一第二螺栓固定;所述支撑杆外表面上开有与第一螺栓以及第二螺栓末端匹配的半球形凹槽。但是这种影视拍摄支架在雨天拍摄挡雨过程中需要另外支撑挡雨装置,一些手持式的拍摄支架在通过相机进行拍摄过程中需要另外配备挡雨装置,例如利用雨伞进行挡雨,操作使用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在拍摄过程中进行自动挡雨,进而防止相机损坏的VR全景拍摄支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VR全景拍摄支架,包括夹持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上盖和夹持底盘,所述夹持上盖包括挡雨盖以及固设在挡雨盖底面上的圆柱挡体,所述夹持底盘包括底座以及一体成型于底座上表面边缘处的外挡板,所述挡雨盖的尺寸大于底座的尺寸,所述夹持上盖、圆柱挡体、底座以及外挡板相互围合成供相机嵌入的放置空间,所述圆柱挡体与底座通过支撑装置相互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时,将需要进行固定的相机防止在底座上并且使得相机与底座以及外挡板相抵接,然后将圆柱挡体放置在相机围成的框架内,此时圆柱挡体与相机相抵接同时挡雨板也与相机相抵接,能够稳定的将相机固定在夹持装置和支撑装置形成的放置空间内,安装或者拆卸比较方便,同时挡雨盖的尺寸大于底座的尺寸,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挡雨盖进行挡雨,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较佳的,所述挡雨盖下表面上开有与相机相适配的相机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挡雨盖下表面上对应相机的位置开有相机限位槽,在需要固定相机时,将相机嵌设在相机限位槽中,使得相机固定的更加稳定,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较佳的,在外挡板的内壁上对应相机的位置开有多个挡面,相邻的两个挡面呈钝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在外挡板的内壁上开有多个与相机相适配的挡面,使得在使用时相机能够紧紧与挡面向贴合,防止外挡板对相机的棱角处造成损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较佳的,在每一个挡面上均开设有贯穿外挡板并且与摄像头相适配的摄像头观察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在每个挡板上开有与摄像头相适配的摄像头观察孔,使得在固定时摄像头能够嵌设在摄像头观察孔内,方便对相机进行固定,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效果。较佳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底座和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面上固设有螺纹杆,在底座上对应螺纹杆的位置开有通孔并且在圆柱挡体的底面上开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穿过通孔并且螺纹连接在圆柱挡体的底面上以将底座与圆柱挡体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以及支撑柱,在使用时将螺纹杆由下至上穿插入通孔内并且与圆柱挡体螺纹连接,将圆柱挡体与支撑柱相互固定,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较佳的,所述支撑柱的圆截面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并且最终形成一个槽口槽外设置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支撑柱的圆截面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并且最终形成一个槽口槽外设置的凹槽,在使用时能够握住凹槽部分方便对支撑柱进行移动,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较佳的,所述挡雨盖呈半椎体结构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挡雨盖程圆锥体结构设置,使得落下的雨水能够从挡雨盖的侧壁流下,雨水不会残留在挡雨盖上,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较佳的,挡雨盖的锥面底端沿着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的疏雨槽,在疏雨槽的底面上开有漏水槽,所述漏水槽位于相邻两个相机连线中心的上方位置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在挡雨盖上设置疏雨槽并且将在疏雨槽的底面上开设漏水槽,使得水流能够通过楼水槽流下,由于漏水槽位于相邻两个相机连线中心的上方位置处,使得雨水不容易溅射到相机上,能够有效防止相机损坏,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有效进行挡雨;设备安装或者拆卸比较方便;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拍摄支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突出相机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相机安装方式的机构爆炸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图中,1、夹持装置;11、夹持底盘;111、底座;112、外挡板;113、挡面;114、摄像头观察孔;12、夹持上盖;121、挡雨盖;122、相机限位槽;123、圆柱挡体;1231、倒角;124、疏雨槽;125、漏水槽;2、摄像装置;21、相机;211、摄像头;212、机身;3、支撑装置;31、支撑底坐;32、支撑柱;321、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VR全景拍摄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夹持装置1、摄像装置2和支撑装置3,其中摄像装置2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拍摄,摄像装置2包括多个相机21,每个相机均包括机身212、设置在机身上的开关以及圆柱形的摄像头211;夹持装置1能够对摄像装置2夹持和固定并且具有为相机21挡雨的功能,可以避免雨水的浇淋对设备产生损坏;支撑装置3能够对夹持装置1进行固定和支撑。结合图1和图2,夹持装置1包括夹持底盘11和夹持上盖12,夹持底盘11包括底座111和外挡板112,底座111为有一定厚度的圆盘状结构并且外挡板112一体成型在底座111上表面上,外挡板112的内壁沿轴向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挡面113,相邻的两个挡面113呈钝角设置,在每一个挡面113上均开设有贯穿外挡板112的摄像头观察孔114,在需要固定相机21时,圆柱形的摄像头211插设在摄像头观察孔114内并且向外突出外挡板112,此时外挡板112不会挡住摄像头211的拍摄范围。结合图1和图3,夹持上盖12包括挡雨盖121、相机限位槽122和圆柱挡体123。挡雨盖121呈半椎体结构设置,此处可以为圆台形,挡雨盖121的锥面覆盖的范围超出摄像头观察孔114一段距离,通过设置的挡雨盖121能有效地为相机21挡住来自挡雨盖121上侧的雨水,挡雨盖121的锥面底端沿着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的疏雨槽124,在疏雨槽124的底面上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和相机21数量一致的漏水槽125(参考图4),漏水槽125开设的位置处于相邻两个摄像头观察孔114之间,使得从漏水槽125处导出的水流不会打湿相机21,并且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VR全景拍摄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VR全景拍摄支架,包括夹持装置(1)和支撑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1)包括夹持上盖(12)和夹持底盘(11),所述夹持上盖(12)包括挡雨盖(121)以及固设在挡雨盖(121)底面上的圆柱挡体(123),所述夹持底盘(11)包括底座(111)以及一体成型于底座(111)上表面边缘处的外挡板(112),所述挡雨盖(121)的尺寸大于底座(111)的尺寸,所述夹持上盖(12)、圆柱挡体(123)、底座(111)以及外挡板(112)相互围合成供相机(21)嵌入的放置空间,所述圆柱挡体(123)与底座(111)通过支撑装置(3)相互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R全景拍摄支架,包括夹持装置(1)和支撑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1)包括夹持上盖(12)和夹持底盘(11),所述夹持上盖(12)包括挡雨盖(121)以及固设在挡雨盖(121)底面上的圆柱挡体(123),所述夹持底盘(11)包括底座(111)以及一体成型于底座(111)上表面边缘处的外挡板(112),所述挡雨盖(121)的尺寸大于底座(111)的尺寸,所述夹持上盖(12)、圆柱挡体(123)、底座(111)以及外挡板(112)相互围合成供相机(21)嵌入的放置空间,所述圆柱挡体(123)与底座(111)通过支撑装置(3)相互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全景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盖(121)下表面上开有与相机(21)相适配的相机限位槽(1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全景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外挡板(112)的内壁上对应相机(21)的位置开有多个挡面(113),相邻的两个挡面(113)呈钝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VR全景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挡面(113)上均开设有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苒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云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