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矿区人行滤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832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5:38
一种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矿区人行滤水井,具有井筒,在井筒内壁上设有爬梯;所述井筒由若干个同轴布置的井筒单元对应拼装而成;在井筒的上端口处设有立式布置的防护罩,防护罩的侧壁上开设有人行入口,并配备有开关门,防护罩的顶部吊装有投光灯和防坠器;在紧靠井筒上端口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圆周排布的滤水窗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安全防护效果好,通过设计防护罩和防坠器,有效确保了采矿人员的上下井筒的安全,并且滤水窗口有效防止了矿石和泥砂随着水一起从井筒注入至中段滤水井联道,从而减轻了采矿人员的劳动强度,确保了井筒的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矿区人行滤水井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行滤水井,尤其是一种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矿区人行滤水井。
技术介绍
当前,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矿区采用壁柱式上向分层尾砂充填法采矿。如图1所示,在中段采场中,在分层采场设有分层采场滤水井联道3和采场脉内沿脉4,在采场底部设有中段滤水井联道5和中段下盘运输沿脉6,在采场之间从下往上依次为采场底柱层7和充填层8,并在采场底柱层7和充填层8之间装有顺路人行滤水井。该人行滤水井具有井筒1,在井筒1内壁上设有爬梯2。上述人行滤水井作为采矿尾砂充填时的滤水通道和采矿石人员上下的安全通道,其结构简单,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分层采场掉落的浮石极易对上/下人行滤水井的采矿人员造成砸伤,并且采矿人员在井筒中上下攀爬时,也很容易发生坠落事故;与此同时,由于在人行滤水井的上端口缺乏滤水结构,在采矿尾砂充填时,矿石和泥砂会随着水一起从井筒注入至中段滤水井联道,从而需要采矿人员对其进行重复清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的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矿区的人行滤水井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为此提供一种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矿区人行滤水井,该人行滤水井结构简单、安全防护效果好,确保了采矿人员的上下安全,并能够有效防止矿石和泥砂随着水一起从井筒注入至中段滤水井联道。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矿区人行滤水井,具有井筒,在井筒内壁上设有爬梯,其特征是:所述井筒由若干个同轴布置的井筒单元对应拼装而成;在井筒的上端口处设有立式布置的防护罩,防护罩的侧壁上开设有人行入口,并配备有开关门,防护罩的顶部吊装有投光灯和防坠器;在紧靠井筒上端口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圆周排布的滤水窗口。本技术中所述开关门上装有行走指示牌和安全警示牌;所述投光灯采用额定电压36V,功率50W的LED灯;所述滤水窗口处布置有滤水网。本技术中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呈圆顶状结构,所述投光灯安装于圆顶状结构的对称中心处,并在防护罩顶部内壁上设有反光层。本技术中所述井筒单元高度为1000mm,内径为800mm,壁厚为5mm;在每个井筒单元的上、下端口处对应焊装有环形沿边,在环形沿边上均布置有六个装配孔。本技术中所述滤水窗口设有六个;每个滤水窗口的弧形边长为300mm,高度为20mm;相邻的两个滤水窗口之间的间距为100mm;每个滤水窗口距离井筒的上端口50~100mm。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安全防护效果好,通过设计防护罩和防坠器,有效确保了采矿人员的上下井筒的安全,并且滤水窗口有效防止了矿石和泥砂随着水一起从井筒注入至中段滤水井联道,从而减轻了采矿人员的劳动强度,确保了井筒的清洁。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人行滤水井在矿山内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井筒,1a—井筒单元,1b—环形沿边,1c—装配孔,2—爬梯,3—分层采场滤水井联道,4—采场脉内沿脉,5—中段滤水井联道,6—中段下盘运输沿脉,7—采场底柱层,8—充填层,9—防护罩,10—人行入口,11—开关门,12—投光灯,13—防坠器,14—滤水窗口,15—行走指示牌,16—安全警示牌。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一种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矿区人行滤水井,具有井筒1,在井筒1内壁上设有爬梯2,所述井筒1由若干个同轴布置的井筒单元1a对应拼装而成;在井筒1的上端口处设有立式布置的防护罩9,防护罩9的侧壁上开设有人行入口10,并配备有开关门11,防护罩9的顶部吊装有投光灯12和防坠器13;在紧靠井筒1上端口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圆周排布的滤水窗口14。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门11上装有行走指示牌15和安全警示牌16;所述投光灯12采用额定电压36V,功率50W的LED灯;所述滤水窗口14处布置有由麻绳编织而成的滤水网。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9的顶部呈圆顶状结构,所述投光灯12安装于圆顶状结构的对称中心处,并在防护罩9顶部内壁上设有反光层,用于将投光灯12发出的光汇聚呈平行光,并沿着井筒1向其下侧照射,从而便于确保了采矿人员的上下井筒1。本实施例中所述井筒单元1a高度为1000mm,内径为800mm,壁厚为5mm;在每个井筒单元1a的上、下端口处对应焊装有环形沿边1b,在环形沿边1b上均布有六个装配孔1c。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水窗口14设有六个;每个滤水窗口14的弧形边长为300mm,高度为20mm;相邻的两个滤水窗口14之间的间距为100mm;每个滤水窗口14距离井筒1的上端口50~10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矿区人行滤水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矿区人行滤水井,具有井筒,在井筒内壁上设有爬梯,其特征是:所述井筒由若干个同轴布置的井筒单元对应拼装而成;在井筒的上端口处设有立式布置的防护罩,防护罩的侧壁上开设有人行入口,并配备有开关门,防护罩的顶部吊装有投光灯和防坠器;在紧靠井筒上端口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圆周排布的滤水窗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矿区人行滤水井,具有井筒,在井筒内壁上设有爬梯,其特征是:所述井筒由若干个同轴布置的井筒单元对应拼装而成;在井筒的上端口处设有立式布置的防护罩,防护罩的侧壁上开设有人行入口,并配备有开关门,防护罩的顶部吊装有投光灯和防坠器;在紧靠井筒上端口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圆周排布的滤水窗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矿区人行滤水井,其特征是:所述开关门上装有行走指示牌和安全警示牌;所述投光灯采用额定电压36V,功率50W的LED灯;所述滤水窗口处布置有滤水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矿区人行滤水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纯锋杨坤毛勇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