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钩挂的井架铁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819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钩挂的井架铁钩,包括井架本体,井架本体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若干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扶梯,井架本体的顶端设置有天车架,天车架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钢丝绳,第一钢丝绳的一侧设置有绞车,绞车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平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侧设置有保护壳,保护壳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铁钩,若干铁钩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钢丝绳的另一侧设置有拉环,拉环的一侧设置有挡板。通过设置若干铁钩、第二钢丝绳、第二转轴以及拉环,在保持拉力的前提更快更方便的抓起所需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钩挂的井架铁钩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便于钩挂的井架铁钩。
技术介绍
井架是起重装置自由地取决于在底部的组成由一根帆柱或杆。它是由(供给动力的通常4)线控制的增加这样手段人拖拉或马达,杆罐头只移动所有4个方向。装饰井架Kilgore,得克萨斯另一井架用于油井并且对其他操练的孔。上油此一般叫井架并且是具体地被设计的复杂套机器将是最佳效果,安全和便宜的。原始模型焦点是耸立的井架,使用将是举和安置钻头和管道系统在之上好的头和包含机械在孔扭转钻头。钻子进更深入部下的土壤或岩石,新的管道系统让您增加您您保留钻头和转动的机械之间的连接原封钻子的上面,您创造对您保留孔从屈服某处半路在钻头和表面之间的补白,并且您创造输送管道他将是泥浆是需要的您使钻子冷却下来,并且使用抽钻井创造的岩石残骸。目的将是这管道系统的部分,通常其中每一个大约10米(30英尺)长期,有线端,他们可以被拧紧或被闩上对只一起。管道系统是您允许将是泥您抽下来入钻孔,它驱赶出来对在钻头附近的凹陷。这使钻头冷却下来,并且吹岩石残骸对明白从钻头和井的底部。泥在外部然后进行向上往表面的管道系统,运载残骸与它。在同样队井架在钻头使用您控制压力,因为钻头运作以最宜的率,只有当它在岩石被推挤在确切的相当数量压力在它之下时。高压可能太打破钻头,并且太至少低压意志增量通过延长钻队花费。由于管子的重量在钻头之上将增加压力对此对更深它是和,因为,当开始钻井在那里表面根本将是几乎不任何重量在钻子,井架让您在钻井的开始推挤钻子,然后缓和压力,当增加的管道系统的部分耕犁和最终举您太防止高压井去更深的整个操练和管道系统复合体。矿山井架由于所有这些不同的要求,完成到下面高费用和队压力,在几乎所有气候和实际上任何地方在世界上,与事实结合了目的是您发现易燃或易爆的矿物燃料,石油钻井是复杂和危险事务。人民这坚苦工作单独一个在危险情况下和经常在可观的隔离,特别是当在近海处钻井平台。在井架平台工作的时候,会经常性的使用铁钩,但铁钩的不易脱落的特性也导致了不易安装,现有的技术很难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的现有的PE管材隔音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隔音PE管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钩挂的井架铁钩,包括井架本体,所述井架本体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扶梯,所述井架本体的顶端设置有天车架,所述天车架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侧设置有绞车,所述绞车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平台,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侧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铁钩,若干所述铁钩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另一侧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的一侧设置有挡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井架本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扶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挡板均与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通过内部设置的孔与所述第二钢丝绳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天车架通过表面设置的滑轮组与所述第一钢丝绳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环只与所述第二钢丝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绳与若干所述铁钩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铁钩分别与若干所述第二转轴滑动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若干铁钩、第二钢丝绳、第二转轴以及拉环,在保持拉力的前提更快更方便的抓起所需物体。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实用性高,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井架本体;2、底座;3、扶梯;4、天车架;5、第一钢丝绳;6、支撑柱;7、绞车;8、保护壳;9、铁钩;10、第二钢丝绳;11、第一转轴;12、挡板;13、拉环;14、第二转轴;15、控制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钩挂的井架铁钩,包括井架本体1,井架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6,若干支撑柱6的顶端设置有底座2,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扶梯3,井架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天车架4,天车架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钢丝绳5,第一钢丝绳5的一侧设置有绞车7,绞车7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平台15,第一钢丝绳5的另一侧设置有保护壳8,保护壳8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钢丝绳10,第二钢丝绳10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铁钩9,若干铁钩9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4,第二钢丝绳10的另一侧设置有拉环13,拉环13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2。井架本体1与底座2固定连接,底座2与扶梯3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4和挡板12均与保护壳8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固定,给井架工作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挡板12通过内部设置的孔与第二钢丝绳10滑动连接,便于第二钢丝绳10在拉环13和第一转轴11之间伸缩。天车架4通过表面设置的滑轮组与第一钢丝绳5滑动连接,将绞车7的动能传递到第一钢丝绳5的另一端。拉环13只与第二钢丝绳10固定连接,便于推拉拉环13,第二钢丝绳10与若干铁钩9固定连接,便于对铁钩9的拉起和放下。若干铁钩9分别与若干第二转轴14滑动连接,便于铁钩9的拉起。具体的工作时,放置若干支撑柱6至地面,搭建底座2以及井架本体1,安装好绞车7,连接第一钢丝绳5通过天车架4达到保护壳8的内部,当有物体需要拉起时,调节控制平台15使第一钢丝绳5处于拉伸状态,当铁钩9到达工人头顶不高处时,调节控制平台15使绞车7处于暂停状态,手拉拉环13,第二钢丝绳10通过挡板12内部的孔和第一转轴11将力作用到铁钩9,铁钩9受到拉力之后与第二转轴14滑动,即铁钩9围绕第二转轴14作圆周运动,将物体移动到两个钩头之间,松掉拉环13,铁钩9通过重力回归原位,同时也将物体钩挂在钩弯处,移动完物体之后再调节控制平台15使铁钩9处于工人头顶不远处时,在拉起拉环13同时小幅度移动物体,物体就从铁钩9的钩弯处脱离。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若干铁钩、第二钢丝绳、第二转轴以及拉环,在保持拉力的前提更快更方便的抓起所需物体。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实用性高,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便于钩挂的井架铁钩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钩挂的井架铁钩,包括井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架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6),若干所述支撑柱(6)的顶端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扶梯(3),所述井架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天车架(4),所述天车架(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钢丝绳(5),所述第一钢丝绳(5)的一侧设置有绞车(7),所述绞车(7)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平台(15),所述第一钢丝绳(5)的另一侧设置有保护壳(8),所述保护壳(8)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钢丝绳(10),所述第二钢丝绳(10)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铁钩(9),若干所述铁钩(9)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4),所述第二钢丝绳(10)的另一侧设置有拉环(13),所述拉环(13)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钩挂的井架铁钩,包括井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架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6),若干所述支撑柱(6)的顶端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扶梯(3),所述井架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天车架(4),所述天车架(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钢丝绳(5),所述第一钢丝绳(5)的一侧设置有绞车(7),所述绞车(7)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平台(15),所述第一钢丝绳(5)的另一侧设置有保护壳(8),所述保护壳(8)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钢丝绳(10),所述第二钢丝绳(10)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铁钩(9),若干所述铁钩(9)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4),所述第二钢丝绳(10)的另一侧设置有拉环(13),所述拉环(13)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峰王华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金峰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