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殿勇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物地下增层的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79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物地下增层的建筑物,包括表层地基土、混凝土托换桩、混凝土托梁、钢构板材和顶板,所述混凝土托换桩固定设置在表层地基土的内部,所述凝土托换桩的上面固定设置有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地下室底板发生腐蚀的,所述混凝土托梁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地下室顶板,所述混凝土托梁的内侧靠近地下室顶板的一端通过穿墙连接键固定设置有一块钢构板材,所述钢构板材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块钢构挡板,通过在混凝土托梁的内侧靠近顶板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钢构板材,从而使得混凝土托梁内部的空间能分开使用,便于存放物品和车辆停放,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而且使得物品存取快捷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物地下增层的建筑物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物地下增层的建筑物。
技术介绍
现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利用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资源,成为扩充基础设施容量,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节约土地资源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新建建筑物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多已考虑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然而,大量的既有建筑因为历史的原因,缺少前瞻性而未设计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室,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及用户的需求提高出现了停车难及储物难的情况。利用静压桩、型钢和原有桩基础等作为临时支撑构件支撑上部既有建筑物,下部开挖土方增设地下室是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有效方法。现有技术中的建筑物增层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空间使用率低,不能合理有效的使用建筑物的底下空间;2、支撑结构复杂,导致增层建筑物自身质量大,承受负荷较大,影响其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物地下增层的建筑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物地下增层的建筑物,包括表层地基土、混凝土托换桩、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物地下增层的建筑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物地下增层的建筑物,包括表层地基土(1)、混凝土托换桩(4)、混凝土托梁(5)、钢构板材(9)和顶板(12),所述混凝土托换桩(4)固定设置在表层地基土(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土托换桩(4)的上面固定设置有混凝土基层(6),所述混凝土基层(6)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地下室底板(7),所述混凝土托梁(5)在混凝土基层(6)的上面两端对称均匀的设置有八个,所述混凝土托梁(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地下室顶板(12),所述混凝土托梁(5)的内侧靠近地下室顶板(12)的一端通过穿墙连接键(10)固定设置有一块钢构板材(9),所述钢构板材(9)的一端在混凝土托梁(5)与地下室顶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物地下增层的建筑物,包括表层地基土(1)、混凝土托换桩(4)、混凝土托梁(5)、钢构板材(9)和顶板(12),所述混凝土托换桩(4)固定设置在表层地基土(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土托换桩(4)的上面固定设置有混凝土基层(6),所述混凝土基层(6)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地下室底板(7),所述混凝土托梁(5)在混凝土基层(6)的上面两端对称均匀的设置有八个,所述混凝土托梁(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地下室顶板(12),所述混凝土托梁(5)的内侧靠近地下室顶板(12)的一端通过穿墙连接键(10)固定设置有一块钢构板材(9),所述钢构板材(9)的一端在混凝土托梁(5)与地下室顶板(12)之间的固定设置有一块钢构挡板(13),所述混凝土基层(6)两端的混凝土托梁(5)的内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卡板(11),所述卡板(11)与混凝土托梁(5)相互之间形成的矩形镂空之间固定设置有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殿勇
申请(专利权)人:田殿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