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39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密板,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及中间保温层,定义气密板的一个连接端为左连接端,与左连接端相对的气密板的另一个连接端为右连接端,当两块气密板进行连接时,一块气密板的左连接端与另一气密板的右连接端能够形成插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邻气密板拼接后,左端聚氨酯端面和右端聚氨酯端面紧密接触,第一储胶空间、第二储胶空间、第三储胶空间、第一溢胶空间、第二溢胶空间、第一溢胶槽段及第二溢胶槽段内填充密封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适用、环保等特点,更加便利的操作性和操作的安全性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密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过改造冷库保温板的安装结构和冷库保温板的模具造型,从而达到对气密性要求严格的试验库中的气密性要求。属于对气密性要求很高的试验库施工时技术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聚氨酯夹芯板板与板之间的接口处无法实现良好的隔气性,对于气密性要求较高的使用环境,必须在接口外侧使用辅助材料来实现库板气密性,不但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而且气密效果不佳,持续时间短。气密层的处理增加了工程量及危险性。而且在气调库使用过程中易发生霉变,对库内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气密板连接结构的气密性,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的气密板,能够充分解决气密试验库中板缝隙之间漏气的问题。本技术的气密板,定义气密板的一个连接端为左连接端,与左连接端相对的气密板的另一个连接端为右连接端,当两块气密板进行连接时,一块气密板的左连接端与另一气密板的右连接端能够形成插接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左连接端从前面板至后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段1、第一溢胶槽段2、第一突起段3、第一凹槽段4、第二突起段5、第二凹槽段6、第三突起段7、第二溢胶槽段16及第四平面段8;所述右连接端从前面板至后面板包括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密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密板,定义气密板的一个连接端为左连接端,与左连接端相对的气密板的另一个连接端为右连接端,当两块气密板进行连接时,一块气密板的左连接端与另一气密板的右连接端能够形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端从前面板至后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段(1)、第一溢胶槽段(2)、第一突起段(3)、第一凹槽段(4)、第二突起段(5)、第二凹槽段(6)、第三突起段(7)、第二溢胶槽段(16)及第四平面段(8);所述右连接端从前面板至后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四突起段(9)、第三凹槽段(10)、第五突起段(11)、第四凹槽段(12)、第六突起段(13)、第五凹槽段(14)及第七突起段(15);两块气密板进行插接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板,定义气密板的一个连接端为左连接端,与左连接端相对的气密板的另一个连接端为右连接端,当两块气密板进行连接时,一块气密板的左连接端与另一气密板的右连接端能够形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端从前面板至后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段(1)、第一溢胶槽段(2)、第一突起段(3)、第一凹槽段(4)、第二突起段(5)、第二凹槽段(6)、第三突起段(7)、第二溢胶槽段(16)及第四平面段(8);所述右连接端从前面板至后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四突起段(9)、第三凹槽段(10)、第五突起段(11)、第四凹槽段(12)、第六突起段(13)、第五凹槽段(14)及第七突起段(15);两块气密板进行插接时,第一平面段(1)与第四突起段(9)之间具有第一溢胶空间(20),第一突起段(3)与第三凹槽段(10)形成插接结构,第一突起段(3)与第三凹槽段(10)之间具有第一储胶空间(21),第一溢胶空间(20)、第一储胶空间(21)与第一溢胶槽段(2)之间相连通,第一凹槽段(4)与第五突起段(11)形成插接结构、第一凹槽的底面与第五突起的顶面密封接触,第二突起段(5)与第四凹槽段(12)形成插接结构,第四凹槽段的内壁面包括位于顶部区域和开口区域,第四凹槽段的顶部区域与第二突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陈磊廉开旭时铭余张先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七加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