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开井盖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18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开井盖工具,包括第一套管、挂钩身、第二套管、内螺杆、第二套管固定外螺纹管、固定内孔、第一套管固定外螺纹管和构形体,所述内螺杆的一端外部设置有第二套管固定外螺纹管,且内螺杆的另一端外部设置有第一套管固定外螺纹管,所述内螺杆的下表面嵌入设置有固定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通过内部螺纹固定在内螺杆上,构形体和连接钩身通过连接外螺纹管固定连接,使得整体便于拆卸和携带,设置了防滑套,可以在开井盖工具使用时增大摩擦力,进而能更加快速的打开井盖,设置了防锈漆层,可以对构形体进行防锈保护,以增加开井盖工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开井盖工具
本技术涉及开井盖工具
,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开井盖工具。
技术介绍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开井盖工具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构形体和连接钩身,不能便于开井盖工具的携带,也不能方便打开井盖,没有设置防滑套,不能在使用时增大摩擦力,进而不能更快速的打开井盖,没有设置防锈漆层,不能对构形体进行防锈保护,以增加开井盖工具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的开井盖工具多为撬棍,携带不方便,同时采用撬的方式开井盖十分缓慢,也容易对井盖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开井盖工具,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没有设置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构形体和连接钩身,不能便于开井盖工具的携带,也不能方便打开井盖,没有设置防滑套,不能在使用时增大摩擦力,进而不能更快速的打开井盖,没有设置防锈漆层,不能对构形体进行防锈保护,以增加开井盖工具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的开井盖工具多为撬棍,携带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携带的开井盖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携带的开井盖工具,包括第一套管(1)、挂钩身(2)、第二套管(3)、内螺杆(4)、第二套管固定外螺纹管(5)、固定内孔(6)、第一套管固定外螺纹管(7)、构形体(8)、连接钩身(9)、固定外螺纹管(10)、连接外螺纹管(11)、防锈漆层(12)和防滑套(1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杆(4)的一端外部设置有第二套管固定外螺纹管(5),且内螺杆(4)的另一端外部设置有第一套管固定外螺纹管(7),所述内螺杆(4)的下表面嵌入设置有固定内孔(6),且内螺杆(4)的底部设置有挂钩身(2),所述第二套管固定外螺纹管(5)的外部套有第二套管(3),所述第一套管固定外螺纹管(7)的外部套有第一套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开井盖工具,包括第一套管(1)、挂钩身(2)、第二套管(3)、内螺杆(4)、第二套管固定外螺纹管(5)、固定内孔(6)、第一套管固定外螺纹管(7)、构形体(8)、连接钩身(9)、固定外螺纹管(10)、连接外螺纹管(11)、防锈漆层(12)和防滑套(1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杆(4)的一端外部设置有第二套管固定外螺纹管(5),且内螺杆(4)的另一端外部设置有第一套管固定外螺纹管(7),所述内螺杆(4)的下表面嵌入设置有固定内孔(6),且内螺杆(4)的底部设置有挂钩身(2),所述第二套管固定外螺纹管(5)的外部套有第二套管(3),所述第一套管固定外螺纹管(7)的外部套有第一套管(1),所述固定内孔(6)内部靠近挂钩身(2)的顶端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外螺纹管(10),所述固定外螺纹管(10)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钩身(9),所述连接钩身(9)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外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万维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