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曲柄滑块的超大载荷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579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曲柄滑块的超大载荷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方的升降床,升降床具有上下移动的行程,底座与升降床通过能够同步运动的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相连,第一电机与第一曲柄传动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二曲柄传动连接,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上端分别与升降床铰接,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下端分别与底座转动滑动连接,升降床上设有承载方管。通过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连接升降床与底座以及升降床上设有的方管,增强了升降机构的承载能力;由于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下端分别与底座滑动连接,上端分别与升降床铰接,增加了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的自由度,减少了升降过程中的构件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升降结构领域。

A superlarge load lifting mechanism with a double crank sli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rge load lifting mechanism for double crank slider, including lifting bed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motor base and located above the base, the lifting bed has a stroke of moving up and down, the base and the lifting bed by first crank synchronous movem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rank, the first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rank drive second,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second crank drive, first and second respectively with the crank crank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lifting bed is the first of the second crank en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sliding, lifting bed is provided with a bearing tube. The first cr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crank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bed and the base and a lifting bed tube, and enhanc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first crank and second crank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liding base, and the upper end is respectively hinged lifting bed, an increase in the first second degrees of freedom of the crank and crank, reduce the deformation of component lifting process in.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lift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曲柄滑块的超大载荷升降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结构,特别是一种双曲柄滑块的超大载荷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存在的升降结构有剪叉式、齿轮齿条式及钢丝绳式,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承载能力差、构件变形大、机身振动大、运行稳定性差及液压系统压力值高等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曲柄滑块的超大载荷升降机构,工作性能更加稳定且具体超大的载荷能力。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曲柄滑块的超大载荷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方的升降床,所述升降床具有上下移动的行程,所述底座与升降床通过能够同步运动的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相连,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曲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曲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上端分别与升降床铰接,所述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下端分别与底座转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床上设有承载方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为能够在运动过程保持横向对称的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均包括两根平行的转动杆,每一曲柄的两根转动杆的上端通过上连接杆相连,下端通过下连接杆相连,所述上连接杆两端铰接在升降床上,下连接杆两端转动滑动连接在底座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每一曲柄的下连接杆两端通过滚动轴承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曲柄上端设有能够带动第一曲柄转动的第一力臂,所述第二曲柄上端设有能够带动第二曲柄转动的第二力臂,所述第一力臂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力臂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能够做伸缩运动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一力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上设有能够做伸缩运动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与第二力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分别转动连接在升降床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床上设有连接托板,每一曲柄的上连接杆铰接在连接托板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与第二曲柄之间接有能够使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横向对称以及防止第二曲柄滑落底座的限制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移动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采用双电机结构以及在升降床上设有的承载方管,使升降机构具有更高的载荷能力;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连接升降床与底座,增强了升降结构的承载能力;由于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下端分别与底座滑动连接,上端分别与升降床铰接,增加了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的自由度,减少了升降过程中的构件变形,使整个机构运行更加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双曲柄滑块的超大载荷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底座1以及位于底座1上方的升降床2,所述升降床2具有上下移动的行程,所述底座1与升降床2通过能够同步运动的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相连,所述第一电机5与第一曲柄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6与第二曲柄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上端分别与升降床2铰接,所述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下端分别与底座1转动滑动连接,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下端在底座1上既能转动也能滑动,所述第一电机5与第二电机6可以为大功率的电机甚至为超大功率电机,升降床2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的承载方管22,当升降机构工作运行时承载方管22能够增加升降床的受力面积,提高升降机构的承载能力。通过第一电机5与第二电机6结合使用的双电机结构以及升降床2上设有的承载方管22,同时第一电机5与第二电机6都是大功率电机,使得升降机构具有了更高的载荷能力;通过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连接升降床2与底座1,还有升降床2上设有的承载方管,都增强了升降机构的承载能力;由于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下端分别与底座1转动滑动连接,上端分别与升降床2铰接,增加了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的自由度,减少了升降过程中的构件变形。优选的,所述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为能够在运动过程保持横向对称的结构,使得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处于横向对称的状态,因此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由于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同时驱动升降床2运动,因此升降床2无法横向位移而只能垂直升降。优选的,所述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均包括两根平行的转动杆,每一曲柄的两根转动杆的上端通过上连接杆相连,下端通过下连接杆相连,所述上连接杆两端铰接在升降床2上,下连接杆两端转动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每一曲柄的两根转动杆与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组合形成方形框架,采用方形框架结构的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加强了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的承载能力。优选的,所述底座1上设有滑槽7,每一曲柄的下连接杆两端通过滚动轴承8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7上,进一步提高整个机构的运行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第一曲柄3上端设有能够带动第一曲柄3转动的第一力臂,所述第二曲柄4上端设有能够带动第二曲柄4转动的第二力臂41,所述第一力臂与第一电机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力臂41与第二电机6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5上设有能够做伸缩运动的第一伸缩杆51,所述第一伸缩杆51与第一力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6上设有能够做伸缩运动的第二伸缩杆61,所述第二伸缩杆61与第二力臂41转动连接,升降床2上设有平行的第一吊耳梁与第二吊耳梁,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吊耳转动连接在第一吊耳梁上,第二电机6通过第二吊耳转动连接在第二吊耳梁上。当第一伸缩杆51与第二伸缩杆61伸出时,带动第一曲柄3逆时针转动,第二曲柄4顺时针转动,同时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的转动带动升降床2上升;当第一伸缩杆51与第二伸缩杆61缩回时,带动第一曲柄3顺时针转动,第二曲柄4逆时针转动,同时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的转动带动升降床2上升。优选的,所述升降床2上设有连接托板21,每一曲柄的上连接杆铰接在连接托板21上,连接托板21采用具有强承载能力的板材,加强整个机构的承载能力。优选的,所述底座1与第二曲柄3之间接有能够使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横向对称以及防止第二曲柄4滑落底座1的限制装置9,限制装置9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弯曲拉杆91,两根弯曲拉杆91两端分别铰接在对应侧第二曲柄4的转动杆与滑槽7上,弯曲拉杆91的一端铰接在对应侧转动杆的中心点处位置,另一端铰接在对应侧导轨上固定设有的固定座12上,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转动杆的上端点与到固定座12的连线始终垂直与底座1,同时由于转动杆的上端点与升降床2铰接,使得转动床2只能做垂直升降运动;同时当下连接杆43在滑槽7内滑动时,弯曲拉杆91能够防止下连接杆43从滑槽7内滑落。优选的,所述底座1上设有移动装置10,移动装置包括并未图示的脚轮,滑落通过底座1上设有的脚轮套11管连接在底座1上。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曲柄滑块的超大载荷升降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曲柄滑块的超大载荷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底座(1)以及位于底座(1)上方的升降床(2),所述升降床(2)具有上下移动的行程,所述底座(1)与升降床(2)通过能够同步运动的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相连,所述第一电机(5)与第一曲柄(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6)与第二曲柄(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上端分别与升降床(2)铰接,所述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下端分别与底座(1)转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床(2)上设有承载方管(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曲柄滑块的超大载荷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底座(1)以及位于底座(1)上方的升降床(2),所述升降床(2)具有上下移动的行程,所述底座(1)与升降床(2)通过能够同步运动的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相连,所述第一电机(5)与第一曲柄(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6)与第二曲柄(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上端分别与升降床(2)铰接,所述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下端分别与底座(1)转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床(2)上设有承载方管(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曲柄滑块的超大载荷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为能够在运动过程保持横向对称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曲柄滑块的超大载荷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3)与第二曲柄(4)均包括两根平行的转动杆,每一曲柄的两根转动杆的上端通过上连接杆相连,下端通过下连接杆相连,所述上连接杆两端铰接在升降床(2)上,下连接杆两端转动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曲柄滑块的超大载荷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滑槽(7),每一曲柄的下连接杆两端通过滚动轴承(8)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7)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健峰
申请(专利权)人:厚福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