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绍璋专利>正文

野芙蓉花香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366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农产品物料野芙蓉花香制品,其特征是:把含有挥发物质的野芙蓉花浸入野芙蓉油内或把该花浸入含6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脂肪内或浸入化妆品基础油级别的矿物油内,避光存贮备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创新农业,涉及一种农产品物料制品。
技术介绍
野芙蓉Abelmoschus manihot(Linn.)Medicus是锦葵科秋葵属一种草本植物,1994-01-01实施的国家标准GB/T14467-93的编码是6000010003,对该植物花的开发有诸多专利文献和公开论文等。关于野芙蓉油有CN94100043.5的单纯油制品,有配野芙蓉油于固体物料的CN01115698.8野芙蓉全息素。关于野芙蓉,各中药经典文献均称其“无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记载该花性味与归经甘、寒、滑、无毒。功能与主治清利湿热,消炎解毒。用法与用量煎服,30g。有一重量级的有关野芙蓉花的文献是西安交通大学曹永翔《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图分类号R282.71、R284.2,馆藏号Y454247。该文中提到野芙蓉花中有效成分在于挥发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了其挥发物质中的11个化合物,作者从乙醚部分中分离苷元时发现,其中有一含量较高物质极不稳定,始终未能分离得到,其它的样品由于重结晶过程用到含水乙醇及贮放受热,用EI-MS鉴定时加热等原因均未能鉴定其结构。专利技术人在制作野芙蓉花制品时,在整个作业间,可以闻到野芙蓉花的浓郁幽香味,凡接触者均有相当明显反应。但在该花的包装、贮运、应用时,那些幽香味已很难觅寻。按目前的文献记录和现有技术,野芙蓉花中的挥发物质难以存留和保障应用,就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构思和产品提出及工艺设计讲,还没见到有第二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野芙蓉花中的挥发性物质寻求适用的载体、解决目前技术条件下,该挥发性物质不能分离得到,难以存留利用的难题,提供一种做食用或外用的健康产业原材料制品。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是把含有挥发物质的野芙蓉鲜花或野芙蓉干燥花或野芙蓉组织碎片浸入野芙蓉油或含6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脂肪中或浸入作为化妆品基础油的矿物油中,避光存贮,作为食用或外用原料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是1、选择载体野芙蓉油或不饱和脂肪酸在60%以上,酸价在4.0以下的植物油或化妆品基础油级别的高纯度矿物油,对此物品称为载体油。2、野芙蓉花选择是新鲜整体花或干燥整体花或新鲜野芙蓉组织碎片或干燥野芙蓉花组织碎片,对此物品称为主料花。3、上述主料花浸没在载体中,浸没的概念是主料花浸入载体液平面以下,载体的液平面以液平面以上不显露主料花为准,对经此处理的物品成为制品生料。4、对上述制品生料,静止置无直射光处或做震荡或做搅拌后再置无直射光处。震荡的频率小于230次/分钟,搅拌的转数小于每分钟380转,震荡或搅拌的时间在3分钟以上。对经此处理后的物品称为制品熟料。5、上述制品熟料的静止放置环境温度在48℃以下,18℃以上时,放置时间在6小时以上,然后进行分装应用,环境温度低于18℃时,放置时间在180小时以上分装应用。分装应用的物品成为本专利技术产品野芙蓉花香制品。6、本专利技术产品中,用食用油脂做载体的野芙蓉花香制品,作为原料供食用、医用;用矿物油做载体的野芙蓉花香制品做原料,供医药、护肤、护发品产业应用。本专利技术产品使野芙蓉花中的挥发性物质得以有效地在油脂载体中保存,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实践证明,野芙蓉花所含挥发性物质及天然生物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在油脂的防氧化上有显著体现,所以利用食用高含量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做载体能长年保持油脂不变性。本专利技术产品在制作贮运当中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防腐剂,保持了100%天然物质组合的状态,作为原料,为其应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选择空间。本专利技术产品的油脂载体沸点较高,如野芙蓉油沸点是180℃,挥发物质存其中较为稳定,几乎无所逸出,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并以此为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的踏板。本专利技术制品在应用中的有关效果相当明显,容易验证,如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杨永年教授从专利技术人手分多次取本专利技术产品,历时一年,用于老年保健和帕金森氏患者,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选取新鲜野芙蓉花100kg,野芙蓉油300kg,以上主料花和载体油共同放置于瓷缸内,因野芙蓉花在油中悬浮而高于油的液平面,故采用在油液面以上,野芙蓉花悬浮面上部放置一不锈钢篦子,再对不锈钢篦子施加压力,使野芙蓉花完全没入野芙蓉油液面以下,保持此状态,需要加压48小时以上。因当时环境温度在17℃,故对该浸油保持上述施压状态加盖封存置避光处,放置一个月后才进行分装应用。实施例2野芙蓉干燥花组织碎片50kg,医用石蜡油50kg,把次主料花、载体油置设有震荡、搅拌功能的反应釜内,在常温下先行以每分钟108上下一次的频率震荡6分钟,再以每分钟180转速度搅拌3分钟,然后置入不锈钢罐内,避光贮存3天后分装应用。实施例3干燥整体野芙蓉花100kg,食用茶油100kg,把此主料花载体油放置搪瓷罐空器内,此时主料花有部分露在油平面上,在其上置不锈钢筛网施压,使其浸入油液面以下,油浸放置3小时,然后在油中置入小型搅拌器,对主料花和载体油以每分钟60转到180转,逐步提高转速进行搅拌6分钟,取出搅拌器,对不锈钢罐进行密封,在33℃常温下避光放置6小时分装备用。权利要求1.一种农产品物料野芙蓉花香制品,其特征是把含有挥发物质的野芙蓉花浸入野芙蓉油内或把该花浸入含6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脂肪内或浸入化妆品基础油级别的矿物油内,避光存贮备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产品,野芙蓉花是指野芙蓉鲜花、野芙蓉鲜花组织碎片、野芙蓉干燥花、野芙蓉干燥花组织碎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产品,在做搅拌或震荡处置时,震荡的频率小于230次/分钟,搅拌的转数小于每分钟380转,震荡或搅拌的时间在3分钟以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产品,静止放置环境温度在48℃以下,18℃以上时,放置时间在6小时以上,然后进行分装应用,环境温度低于18℃时,放置时间在180小时以上分装应用。5.如权利要求1所述产品,用食用油脂作载体的制品,作为原料供食用、医用,矿物油做载体的制品供医药、护肤、护发品行业做相应产品原料应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提供创新农业中一种农产品加工物料野芙蓉花香制品。野芙蓉是锦葵科秋葵属一种草本植物,1994-01-01实施的国家标准GB/T14467-93的编码是6000010003。野芙蓉花中相当一部分功能在于挥发物质,直接感受是可以闻到该花有浓郁幽香味,但在包装、贮运、应用时,那些幽香味已很难觅寻。这些挥发物质极不稳定难能分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野芙蓉中的挥发性物质寻求适用的载体、解决目前技术条件下,该挥发性物质不能分离得到难以存留利用的难题,提供一种做食用或外用的健康产业原材料制品。野芙蓉花所含挥发性物质及天然生物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在油脂的防氧化上有显著体现。文档编号A23L1/221GK101085942SQ20061020053公开日2007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王绍璋 申请人:王绍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璋
申请(专利权)人:王绍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