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音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34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音建筑模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为岩棉板,基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层,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玄武岩针织加强层,基板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玄武岩针织加强层,所述第二玄武岩针织加强层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上侧设置有光触媒层,所述光触媒层的上侧设置有纤维网层,所述纤维网层的上侧设置有印刷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温隔音,缓冲性好,可以杀菌。

A sound absorbing building tem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und-absorbing construction formwork, which comprises a substrate, the substrate for rock wool board, substrat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lass fiber mesh layer, wherein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glass fiber mesh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ubstrate basalt knitting the reinforcing layer, upper side is arranged with second glass fiber mesh layer. The second glass fiber mesh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second basalt knitting the reinforcing layer of the second basalt, knitting the reinforc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second buffer layers, the second buffer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first buffer layer, wherein the first buffer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photocatalyst layer and the catalyst layer on the upp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ber network layer, the fiber web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printing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insulation and sound insulation, good buffering, and steri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音建筑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是一种吸音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建筑节能是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政策的主要内容,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采暖能耗已占当地全社会能耗的20%以上,且绝大部分都是采用火力发电和燃煤锅炉,大量的废气排放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随着节能减排战略计划的不断实施,对建筑物,尤其是对建筑物的墙体进行改革,发展墙体节能技术已经成为建筑节能减排的主要实现方式。目前墙体保温技术发展很快,很多保温材料及体系已广泛用于墙体保温工程中,国内常常通过将聚苯板、聚氨酯泡沫板等保温板固定在建筑物墙体外侧,实现外墙保温的目的。但是该类保温板不耐老化、变形系数大、稳定性差,易燃且施工难度大。因此,本领域人员亟需研制一种保温效果好、安全系数高,能够与建筑物同寿命的建筑模板,以满足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音建筑模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音建筑模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为岩棉板,基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层,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玄武岩针织加强层,基板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玄武岩针织加强层,所述第二玄武岩针织加强层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上侧设置有光触媒层,所述光触媒层的上侧设置有纤维网层,所述纤维网层的上侧设置有印刷面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板的厚度为30mm-70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缓冲层中设置有相互连接成面的气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缓冲层中填充有有机阻燃材料制成的缓冲颗粒。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触媒层的厚度为0.5-1.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基板的内部的大量的空隙,延长空气和声波在保温音板本体内部的传播路径,达到减少热量损失和降低噪音的作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和玄武岩针织加强层的设置,增大基板的抗拉和抗压强度,降低吸水率,提高抗冲击性,同时能够有效避免造成操作人员的皮肤过敏。增加了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使具有一定的弹性,安装后,填充在第一缓冲层中的气囊能够使与墙壁的刚性碰撞转变为弹性碰撞,填充在第二缓冲层中的缓冲颗粒能够吸收一部分撞击力,而减弱墙壁对外的反作用力,减轻甚至消除了意外撞墙受伤,设有有效降解有害气体的光触媒材料,从而实现了对空气中的甲醛、氨、苯等污染物的良好清除效果,而且具有杀菌能力强、效率高、功效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同时其设置的纤维网层不仅不会影响到光触媒材料与空气的接触以及对太阳光的吸收,还能够有效保护光触媒涂层,避免其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吸音建筑模板,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为岩棉板,所述基板1的厚度为30mm-70mm,基板1的下侧设置有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层2,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层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玄武岩针织加强层3,基板1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4,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4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玄武岩针织加强层5,通过基板1的内部的大量的空隙,延长空气和声波在保温音板本体内部的传播路径,达到减少热量损失和降低噪音的作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和玄武岩针织加强层的设置,增大基板的抗拉和抗压强度,降低吸水率,提高抗冲击性,同时能够有效避免造成操作人员的皮肤过敏。所述第二玄武岩针织加强层5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层6,所述第二缓冲层6中填充有有机阻燃材料制成的缓冲颗粒,所述第二缓冲层6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层7,所述第一缓冲层7中设置有相互连接成面的气囊,增加了第一缓冲层7和第二缓冲层6使具有一定的弹性,安装后,填充在第一缓冲层7中的气囊能够使与墙壁的刚性碰撞转变为弹性碰撞,填充在第二缓冲层6中的缓冲颗粒能够吸收一部分撞击力,而减弱墙壁对外的反作用力,减轻甚至消除了意外撞墙受伤。所述第一缓冲层7的上侧设置有光触媒层8,所述光触媒层8的厚度为0.5-1.0mm,所述光触媒层8的上侧设置有纤维网层9,所述纤维网层9的上侧设置有印刷面层10,设有有效降解有害气体的光触媒材料,从而实现了对空气中的甲醛、氨、苯等污染物的良好清除效果,而且具有杀菌能力强、效率高、功效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同时其设置的纤维网层不仅不会影响到光触媒材料与空气的接触以及对太阳光的吸收,还能够有效保护光触媒涂层,避免其磨损。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吸音建筑模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音建筑模板,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岩棉板,基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层,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玄武岩针织加强层,基板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玄武岩针织加强层,所述第二玄武岩针织加强层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上侧设置有光触媒层,所述光触媒层的上侧设置有纤维网层,所述纤维网层的上侧设置有印刷面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音建筑模板,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岩棉板,基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层,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玄武岩针织加强层,基板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玄武岩针织加强层,所述第二玄武岩针织加强层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上侧设置有光触媒层,所述光触媒层的上侧设置有纤维网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连江大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