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甲醛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341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甲醛贴膜,包括依次接触的护膜层、光触媒层、硬化层、透明基材层、第一粘胶层、印刷层、第二粘胶层和离型膜层;所述光触媒层为纳米TiO2层、纳米ZnO层、纳米CdS层、纳米WO3层、纳米Fe2O3层、纳米PbS层、纳米SnO2层、纳米ZnS层、纳米SrTiO3层、纳米SiO2层或上述几种材质的混合层;所述光触媒的粒径为10~15n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除甲醛贴膜能够有效吸附室内甲醛,24小时可将甲醛浓度由1mg/m

A kind of formaldehyde removal membra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ormaldehyde removing film, the film includes contact layer, catalyst layer, hardening layer, transparent substrate layer and the first adhesive layer, a printing layer and a second adhesive layer and release layer; the photocatalyst layer for nano TiO2 layer, ZnO layer, CdS nano nano nano layer, WO3 layer, the nano Fe2O3 layer, PbS layer, SnO2 nano nano nano nano layer, ZnS layer, SrTiO3 layer, SiO2 layer or above nano material mixed layer; and the catalyst particle size is 10 ~ 15nm. The formaldehyde removal membrane in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adsorb indoor formaldehyd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formaldehyde can be reduced to 1mg/m for 24 hou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甲醛贴膜
本技术属于膜
,尤其涉及一种除甲醛贴膜。
技术介绍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大于0.08m3的甲醛浓度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不良反应。尤其是新装修的房间中甲醛含量较高,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目前,针对新房装修的甲醛污染问题,人们通常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去除,即将活性炭分布在房间的角落,吸附空气中的甲醛,但是活性炭吸附速率慢,且活性炭用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失效,吸附效果大幅度降低。因此,如何有效的去除室内甲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甲醛贴膜,本技术中的除甲醛贴膜具有较好的除甲醛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除甲醛贴膜,包括依次接触的护膜层、光触媒层、硬化层、透明基材层、第一粘胶层、印刷层、第二粘胶层和离型膜层;所述光触媒层为纳米TiO2层、纳米ZnO层、纳米CdS层、纳米WO3层、纳米Fe2O3层、纳米PbS层、纳米SnO2层、纳米ZnS层、纳米SrTiO3层、纳米SiO2层或上述几种材质的混合层;所述光触媒的粒径为10~15nm。优选的,所述护膜层的厚度为60~110μm。优选的,所述护膜层包括基材层和粘胶层,所述粘胶层与所述光触媒层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粘胶层的厚度为25~100μm;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3~15μm。优选的,所述光触媒层的厚度为5~10μm。优选的,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2~10μm。优选的,所述透明基材层的为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所述透明基材层的厚度为20~150μm。优选的,所述第一粘胶层为亚克力粘胶层;所述第二粘胶层为亚克力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和第二粘胶层的总厚度为20~70μm。优选的,所述印刷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白膜层;所述印刷层的厚度为20~100μm。优选的,所述离型膜层为硅油离型膜层;所述离型膜层的厚度为20~150μm。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甲醛贴膜,包括依次接触的护膜层、光触媒层、硬化层、透明基材层、第一粘胶层、印刷层、第二粘胶层和离型膜层;所述光触媒层为纳米TiO2层、纳米ZnO层、纳米CdS层、纳米WO3层、纳米Fe2O3层、纳米PbS层、纳米SnO2层、纳米ZnS层、纳米SrTiO3层、纳米SiO2层或上述几种材质的混合层;所述光触媒的粒径为10~15nm。本技术中的除甲醛贴膜能够长效吸附室内甲醛,24小时可将甲醛浓度由1mg/m3降至0.07mg/m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中的除甲醛贴膜的硬度可达3~4H、采用橡皮酒精耐磨试验机测试耐磨性能2KG、10次OK,剥离力为500~800gf/25mm。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除甲醛贴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甲醛贴膜,包括依次接触的护膜层、光触媒层、硬化层。透明基材层、第一粘胶层、印刷层、第二粘胶层和离型膜层;所述光触媒层为纳米TiO2层、纳米ZnO层、纳米CdS层、纳米WO3层、纳米Fe2O3层、纳米PbS层、纳米SnO2层、纳米ZnS层、纳米SrTiO3层、纳米SiO2层或上述几种材质的混合层;所述光触媒的粒径为10~15nm。本技术中的除甲醛贴膜能够有效吸附室内的甲醛,并具有良好的硬度、剥离力和耐磨性能。本技术中的除甲醛贴膜包括护膜层,所述护膜层包括基材层和粘胶层,所述基材层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PET层),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优选为25~100μm,更优选为35~80μm,最优选为50~70μm;所述粘胶层优选为有机硅压敏胶层,所述有机硅压敏胶是以有机硅氧烷为主要固体成分、甲苯和/或二甲苯作为溶剂的粘胶,其中,有机硅氧烷的重量份数优选为60~80份,溶剂的重量份数优选为20~40份;所述有机硅压敏胶的粘度优选为5000~20000C.P.S,在本技术中,所述护膜层中的粘胶层的厚度优选为3~15μm。在本技术中,光触媒层、硬化层、透明基材层、第一粘胶层、印刷层和第二粘胶层共同构成了除甲醛贴膜的使用层。在本技术中,所述光触媒层为去除甲醛的主要功能层,所述光触媒选自纳米TiO2、纳米ZnO、纳米CdS、纳米WO3、纳米Fe2O3、纳米PbS、纳米SnO2、纳米ZnS、纳米SrTiO3和纳米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纳米TiO2、纳米TiO2与纳米SrTiO3以质量比8:2的混合物、或者是纳米TiO2与纳米CdS以质量比7:3的混合物,所述光触媒的粒径优选为10~15nm,更优选为11~14nm,最优选为12~13nm;所述光触媒的光吸收波长优选为400nm~660nm,比传统的400nm光吸收波长吸收范围更广。所述光触媒层的厚度优选为5~10μm。在本技术中,所述硬化层为硬化隔热反射层,所述硬化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的混合物制成:交联单体40~70份;预聚物20~40份、光引发剂2~5份;溶剂50~100份。所述交联单体优选包括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和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交联单体的重量份数优选为45~65份,更优选为50~60份,最优选为55份;所述预聚物优选包括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聚酯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预聚物的重量份数优选为25~35份,更优选为30份;所述光引发剂优选包括二苯甲酮和三乙醇胺,所述二苯甲酮和三乙醇胺的质量比优选为(1~5):1,更优选为(2~4):1;所述光引发剂的重量份数优选为3~4份;所述溶剂优选甲苯、丁酮、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的重量份数优选为60~90份,更优选为75~80份。在本技术中,所述透明基材层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PET层),所述透明基材层的厚度优选为20~150μm,更优选为40~13μm,最优选为50~120μm;所述透明基材层的透光率优选>93%,所述透明基材层的雾度优选为0。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粘胶层优选为亚克力粘胶层,更优选为丙烯酸树脂粘胶层、环氧树脂粘胶层或聚氨酯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的厚度优选为10~35μm,更优选为15~30μm,最优选为20~25μm;所述第一粘胶层的180°剥离力优选为800~1500gf/25mm,更优选为900~1400gf/25mm,最优选为1000~1300gf/25mm(按照GB2792-1998测试)。在本技术中,所述印刷层为表面印刷有图案的不透明基材层,所述不透明基材层优选为PET白膜,这样便于印刷图案更为清楚,所述印刷层的厚度优选为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除甲醛贴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甲醛贴膜,包括依次接触的护膜层、光触媒层、硬化层、透明基材层、第一粘胶层、印刷层、第二粘胶层和离型膜层;所述光触媒层为纳米TiO2层、纳米ZnO层、纳米CdS层、纳米WO3层、纳米Fe2O3层、纳米PbS层、纳米SnO2层、纳米ZnS层、纳米SrTiO3层、纳米SiO2层或上述几种材质的混合层;所述光触媒的粒径为10~15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甲醛贴膜,包括依次接触的护膜层、光触媒层、硬化层、透明基材层、第一粘胶层、印刷层、第二粘胶层和离型膜层;所述光触媒层为纳米TiO2层、纳米ZnO层、纳米CdS层、纳米WO3层、纳米Fe2O3层、纳米PbS层、纳米SnO2层、纳米ZnS层、纳米SrTiO3层、纳米SiO2层或上述几种材质的混合层;所述光触媒的粒径为10~15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甲醛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膜层的厚度为60~11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甲醛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膜层包括基材层和粘胶层,所述粘胶层与所述光触媒层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甲醛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的厚度为25~100μm;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3~15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