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xture for a rear bumper mounting plate. The rear bumper mounting plate fixture includes a substrate, first pressing arm, second pressure arm,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and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the first pressing arm and second arm are hinged with the base plate pressure, and substrate respectively relative rotation; substrat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2 under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a pressing arm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clamp in the first part; the pressing arm rotates to a certain position, each clamping part and the clamping part for clamping the rear bumper mounting plate clamping position; the first pressing arm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2 first level clamping part, second pressure arm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horizontal clamping department; second level clamping part for pin structure, slot end first level clamping portion toward the second level of the clamping part is vertical, so that the clamping part of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to a certain position to the second level in the first press arm, each of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and the level of The second horizontal clamping unit should be relative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form the clamping position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保险杠安装板夹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后保险杠安装板的定位夹紧等
,具体地,涉及一种后保险杠安装板夹具。
技术介绍
后保险杠安装板是汽车白车身上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其形状一般是截面为L形的长直类工件。后保险杠安装板的底面上分布着很多与其他工件连接的焊点。在安装后保险杠安装板时,首先使用夹具将后保险杠安装板夹紧固定,然后在后保险杠安装板的各焊点处将后保险杠安装板与其他工件焊接在一起。由于后保险杠安装板上焊点均匀分布,且相邻焊点之间的间隔较小,因此在使用现有夹具夹紧固定后保险杠安装板时,通常将后保险杠安装板上的焊点分为两部分,先后焊接。具体过程为,首先使用夹具夹持在第二部分焊点所在位置,对第一部分焊点进行焊接;而后,移开夹具,对第二部分焊点进行焊接。上述对后保险杠安装板的焊接过程存在以下问题:因为后保险杠安装板上的焊点需要分两次先后焊接,增加了操作流程和工人操作难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后保险杠安装板夹具,其可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而提供一种后保险杠安装板夹具,其包括基板、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保险杠安装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压臂、第二压臂、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压臂和第二压臂均与基板铰接,且分别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基板转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至少2个下夹持部,所述第一压臂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夹持部一一对应的上夹持部;在所述第一压臂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朝向所述下夹持部方向转动至一定位置时,每个下夹持部和对应的上夹持部构成用于夹持后保险杠安装板的夹持位;所述第一压臂上还设置有至少2个第一水平夹持部,所述第二压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水平夹持部一一对应的第二水平夹持部;所述第二水平夹持部为销结构,所述第一水平夹持部朝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保险杠安装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压臂、第二压臂、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压臂和第二压臂均与基板铰接,且分别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基板转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至少2个下夹持部,所述第一压臂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夹持部一一对应的上夹持部;在所述第一压臂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朝向所述下夹持部方向转动至一定位置时,每个下夹持部和对应的上夹持部构成用于夹持后保险杠安装板的夹持位;所述第一压臂上还设置有至少2个第一水平夹持部,所述第二压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水平夹持部一一对应的第二水平夹持部;所述第二水平夹持部为销结构,所述第一水平夹持部朝向所述第二水平夹持部的端部具有竖向的通槽,以使在所述第一压臂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向所述第二水平夹持部方向转动至一定位置时,每个第一水平夹持部和对应的第二水平夹持部在水平方向相对,且构成用于在水平方向夹持后保险杠安装板的夹持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保险杠安装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为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保险杠安装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基板上,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压臂和第二压臂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保险杠安装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险杠安装板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何兴,杨娟,杨绪,王学敏,何瑞光,封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