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芯压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18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芯压装机构,包括:下压装置、承载装置和定位装置;下压装置包括:上底座、上底座固定板,上底座的中心设置有压头柱;承载装置包括:下底座、下底座固定板和承载板,下底座中心设置有定位型芯,下底座与承载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以定位型芯为中心均匀分布在下底座四角的定位孔内,承载板上与定位型芯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定位型芯间隙配合;定位装置分别包括对上底座和承载板定位、对带压装铝件外壳定位和对压装内芯的定位,三大装置配合高度传感器和探针完成内芯的压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压装过程精确可控,大大提高了压装效率。

A kind of inner core press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ner core press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pressing device, and bearing device and a positioning device; a pressing device includes: a base, base on the fixed plate, on the center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 head column; bearing device includes a base, a lower base under the fixed plate and bearing plate, the lower base the center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core,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bearing plate connected by a spring, spring to locate the core is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the positioning hole of the lower base four angle,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bearing plate and positioning the core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positioning core gap with the positioning device respectively; including the base and the bearing plate for positioning, pressing with aluminum shell positioning and positioning of the pressing of the inner core, with three plant height sensor and probes the inner core of the press.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the pressing process is accurately controlled, and the pressing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芯压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芯压装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压装减震器包装底座内芯的压装机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
中,许多橡胶制品无法直接安装入产品中使用,因此需要通过压装技术将其装配好,压装对压入的高度、位置度要求很高,一旦压入高度不合适,那么就无法进行下一步的装配。同类型压装结构一般很难控制高度,且定位不准确,使得最终装配时容易出现差错。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效率较高的压装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汽车减震缓冲包装支撑底座内芯的压装机构,通过设置定位装置和探针,保证了内芯压装入铝压铸外壳的安装精度,且通过设置高度传感器,可以很好的控制压人高度,压装过程精确可控,大大提高了压装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芯压装机构,包括:下压装置、承载装置和定位装置;下压装置包括:上底座、上底座固定板,上底座与上底座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底座的中心设置有压头柱;承载装置包括:下底座、下底座固定板和承载板,下底座与下底座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下底座中心设置有定位型芯,下底座与承载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以定位型芯为中心均匀分布在下底座四角的弹簧定位孔内,承载板上与定位型芯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定位型芯间隙配合;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和第三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座定位导柱和承载板定位导套,所述底座定位导柱设置于上底座底面,所述承载板定位导套设置在承载板上;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为设置在定位型芯上的内芯定位销;所述第三定位装置为设置在承载板上对称分布在两侧边的外壳定位导柱。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弹簧内设置有高度传感器。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定位型芯上还设置有一个探针,探针距离定位型芯的中心23.75mm±0.1mm。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底座定位导柱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在压头柱的两侧。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承载板定位导套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在通孔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内芯压装机构,在压装过程中,直接将铝件外壳通过外壳定位导柱定位放置,然后将内芯通过内芯定位销定位放置,且通过探针感应内芯的正反面,确保内芯的压入面,再启动电机驱动压装机,带动上底座向下压装,在弹簧的配合下,带动内芯准确压人外壳中,在压装过程中,可以实时的观测高度传感器的高度显示,确保压装精确,设计合理,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提高了装配效率,劳动强度小、设备安全系数高、电耗小、噪音小、占地小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芯压装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芯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上底座,2.上底座固定板,3.下底座,4.下底座固定板,5.承载板,6.底座定位导柱,7.承载板定位导套,8.压头柱,9.定位型芯,10内芯定位销,11.外壳定位导柱,12.高度传感器,13.弹簧,14.弹簧定位孔,15.探针,16.通孔,17.内芯,18铝件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内芯压装机构,包括:下压装置、承载装置和定位装置;下压装置包括:上底座1、上底座固定板2,上底座1与上底座固定板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底座1的中心设置有压头柱8;承载装置包括:下底座3、下底座固定板4和承载板5,下底座3与下底座固定板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下底座3中心设置有定位型芯9,下底座3与承载板5之间通过弹簧13连接,弹簧13以定位型芯为中心均匀分布在下底座四角的弹簧定位孔14内,承载板5上与定位型芯9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与定位型芯9间隙配合;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和第三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座定位导柱6和承载板定位导套7,所述底座定位导柱6设置于上底座1底面,所述承载板定位导套7设置在承载板5上;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为设置在定位型芯9上的内芯定位销10;定位型芯9上还设置有一个探针15,探针15距离定位型芯9的中心23.75mm±0.1mm。内芯定位销10用来对内芯进行定位,保证在竖直方向上内芯的精度,而考虑到内芯正反面的设计,为了防止操作人员将内芯的反面压装入外壳产品中,设计了探针,由于内芯正面有凸起,压装的时候会把探针压下去,探针就可以感应到,而当操作者将内芯反面作为压装面放置在内芯定位销上,那么探针压不下去就会报警提示装入面错误,因此通过探针对正反面的探测可以确保操作者始终保持将正确的压装面朝上。所述第三定位装置为设置在承载板5上对称分布在两侧边的外壳定位导柱11,通过外壳定位导柱11,可以很好的对铝件外壳进行定位,放置外壳在承载板上移动,在压装过程中,外壳定位导柱的设计可以对外壳产品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其由于压力而产生偏移,从而在最终保证内芯与外壳的对准。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弹簧13内设置有高度传感器12,高度传感器12压装过程中,通过弹簧的压缩程度,可以实时显示内芯压人外壳产品的深度,当即将到达预设高度后会有提示,预防过压的情况发生。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定位型芯9上还设置有一个探针15,探针15距离定位型芯9的中心23.75mm±0.1mm。底座定位导柱6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在压头柱8的两侧;承载板定位导套7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在通孔16的两侧。通过底座定位导柱和承载板定位导套的设计可以很好的将上底座和承载板定位对齐。如图2所示,具体工作原理为;将待压装的铝件外壳18产品通过两侧边的开孔,与外壳定位导柱对齐放下,然后将待压装的内芯17通过内芯定位销10定位,然后放置内芯,探针探测压装面。然后启动压装机,上底座在压装机的带动下开始下行,底座定位导柱6逐步插入承载板定位导套7内,压头柱8接触并压紧外壳产品,在下压力的作用下,弹簧13收缩,承载板逐渐下降,此时放置在定位型芯9上的内芯17就开始接触铝件外壳18,最终压人产品中,完成压装操作。再重复上述动作进行下次的压装。而弹簧中设置的高度传感器12在压装过程中实时显示压装的高度,确保压人深度到达指定位置,在过压的情况下及时报警。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芯压装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芯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压装置、承载装置和定位装置;下压装置包括:上底座(1)、上底座固定板(2),上底座(1)与上底座固定板(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底座(1)的中心设置有压头柱(8);承载装置包括:下底座(3)、下底座固定板(4)和承载板(5),下底座(3)与下底座固定板(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下底座(3)中心设置有定位型芯(9),下底座(3)与承载板(5)之间通过弹簧(13)连接,弹簧(13)以定位型芯(9)为中心均匀分布在下底座四角的弹簧定位孔(14)内,承载板(5)上与定位型芯(9)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与定位型芯(9)间隙配合;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和第三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座定位导柱(6)和承载板定位导套(7),所述底座定位导柱(6)设置于上底座(1)底面,所述承载板定位导套(7)设置在承载板(5)上;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为设置在定位型芯(9)上的内芯定位销(10);所述第三定位装置为设置在承载板(5)上对称分布在两侧边的外壳定位导柱(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芯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压装置、承载装置和定位装置;下压装置包括:上底座(1)、上底座固定板(2),上底座(1)与上底座固定板(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底座(1)的中心设置有压头柱(8);承载装置包括:下底座(3)、下底座固定板(4)和承载板(5),下底座(3)与下底座固定板(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下底座(3)中心设置有定位型芯(9),下底座(3)与承载板(5)之间通过弹簧(13)连接,弹簧(13)以定位型芯(9)为中心均匀分布在下底座四角的弹簧定位孔(14)内,承载板(5)上与定位型芯(9)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与定位型芯(9)间隙配合;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和第三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座定位导柱(6)和承载板定位导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沛旻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绿缘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