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ound nerve repair tub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 composite nerve repairing pipe by weight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gelatin 50~100; chitosan 20~50; hyaluronic acid 10~25; silk fibroin 10~20; coupling agent 0.2~1; the invention adopts gelatin, chitosan, hyaluronic acid, silk fibroin composite material for nerve repairing pipe the main material, improv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avoid swelling,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 recovery of sciatic ner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促神经修复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外科
,具体是一种复合促神经修复管。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外伤如压迫、牵伸、撕裂、切断等原因造成神经系统的部分或全部损伤,从而神经导致功能丧失和其他神经性疾病。对于出现损伤的神经,神经的神经元轴突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再生。借助神经外科特别是微神经外科的发展,神经损伤的修复和再生已成为可能。目前研究和临床上应用的神经修复技术主要有:直接缝合、神经移植(自体移植或异体移植)以及通过促神经修复管修复。直接吻合只限于较短的神经断伤(小于5mm),否则会存在吻合张力,不利于神经再生;神经移植由于受到供体的限制,难以普遍使用;而促神经修复管主要用于长截断的神经修复,其神经的功能性恢复在临床上不是十分满意。在无张力的情况下,直接的神经缝合是目前最好的临床手段。然而直接进行神经缝合,其术后神经支配的器官功能的恢复状况也不是很好。因此使用神经导管辅助神经恢复是一种很好的手段。申请号为CN201610345822.2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促神经修复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公开了“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神经修复管及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促神经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促神经修复管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构成:明胶 50~100份;壳聚糖 20~50份;透明质酸 10~25份;丝素 10~20份;偶联剂 0.2~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促神经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促神经修复管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构成:明胶50~100份;壳聚糖20~50份;透明质酸10~25份;丝素10~20份;偶联剂0.2~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促神经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胶为药用骨明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促神经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EDC-HC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促神经修复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别配置质量百分比为1~10%的明胶的甲醇悬浮液、壳聚糖的甲醇悬浮液、透明质酸的甲醇溶液、丝素的甲醇悬浮液和偶联剂的甲醇溶液;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明胶的甲醇悬浮液、壳聚糖的甲醇悬浮液、透明质酸的甲醇溶液、丝素的甲醇悬浮液和偶联剂的甲醇溶液共混,升温至60~90℃,搅拌反应1~6小时,抽滤,反复用无水甲醇洗涤,直至洗完未反应掉的偶联剂,50~70℃真空干燥6~24小时后,得到复合材料;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复合材料溶解于蒸馏水中,配得质量百分比1~10%的复合材料的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