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恒温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7708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恒温配电箱,包括箱体,该箱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该出风口内设有抽风机,所述箱体内腔的中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匀风系统,该匀风系统包括:电机,固定在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的蜗杆,对称的分居于该蜗杆左右两侧且均啮合该蜗杆的2个过渡齿轮,分别位于该2个过渡齿轮的外侧且啮合相应的过渡齿轮的2个旋转齿轮,分别同轴固定于该2个旋转齿轮上的2个转盘,分别偏心设置于该2个转盘上的转轴,以及一摆杆,且该摆杆上设有2个两两对应于该2个转轴的插孔,该摆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摇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箱体内的温度较为恒定。

Intelligent constant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box comprises a box body,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outlet, the air outlet is arranged in the exhaust fan, the middle chamber of the box body has a holding space;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is provided with the air uniform system, including the air uniform system: motor, worm fixed in powe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on the symmetry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separated in the worm and the worm gear 2 transition, 2 rotating gears are located in the 2 transition gears meshing and lateral corresponding transition gear, respectively, coaxial 2 turntable is fixed on the 2 rotation gear on the shaft. The eccentric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2 turntable, and a swing rod, Jack and the sw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2 and 22 corresponding to the 2 shaft, both ends of the sw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rock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temperature in the box is relatively const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恒温配电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恒温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在工作时,多数情况下需要对其内部进行降温。常见的方式是设置抽风扇或水冷系统。这些方式虽然能够起到较好的降温效果,但是极易出现降温过于强烈的情况,不易保证箱体内温度的恒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恒温配电箱,它具有箱体内的温度较为恒定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恒温配电箱,包括箱体,该箱体的左侧板的下部设有进风口、右侧板的上部设有出风口,该出风口内设有抽风机,所述箱体内腔的中部通过2个呈水平的塑料孔板隔离有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匀风系统,该匀风系统包括:电机,固定在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的蜗杆,对称的分居于该蜗杆左右两侧且均啮合该蜗杆的2个过渡齿轮,分别位于该2个过渡齿轮的外侧且啮合相应的过渡齿轮的2个旋转齿轮,分别同轴固定于该2个旋转齿轮上的2个转盘,分别偏心设置于该2个转盘上的转轴,以及一摆杆,且该摆杆上设有2个两两对应于该2个转轴的插孔,该摆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摇板;以及该箱体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温度感应器,该温度感应器信号连接有一PLC,该PLC信号连接该电机和该抽风机。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箱体内的温度较为恒定。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恒温配电箱在使用时,PLC根据温度感应器传递的温度检测信号控制抽风机工作以及控制匀风系统启动,避免了箱体内空气对流过于强烈但是不够均匀的情况,确保了箱体内温度的恒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智能恒温配电箱的主视图(以下各图相对于图1均进行了放大);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匀风系统的构成的主视图(不含摆杆和摇板);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齿轮、转盘、摆杆配合的俯视图。图中:10、箱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20、塑料孔板,21、容纳空间;31、电机,32、蜗杆,33、过渡齿轮,34、旋转齿轮,35、转盘,36、转轴,37、摆杆,371、摇板;40、温度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智能恒温配电箱,包括箱体10,该箱体10的左侧板的下部设有进风口11、右侧板的上部设有出风口12,该出风口12内设有抽风机(图上未示出)。进一步的讲:该箱体10内腔的中部通过2个呈水平的塑料孔板20隔离有一容纳空间21。所谓塑料孔板20指的是其上密布有通风孔的塑料板。该容纳空间21内设有匀风系统。该匀风系统包括:电机31,固定在该电机31的动力输出轴上的蜗杆32,对称的分居于该蜗杆32左右两侧且均啮合该蜗杆32的2个过渡齿轮33,分别位于该2个过渡齿轮33的外侧且啮合相应的过渡齿轮33的2个旋转齿轮34,分别同轴固定于该2个旋转齿轮34上的2个转盘35,分别偏心设置于该2个转盘35上的转轴36,以及一摆杆37。所谓偏心设置,指的是转轴36不在相应的转盘35的旋转轴上。同时,该摆杆37上设有2个两两对应于该2个转轴36的插孔,该摆杆37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摇板371。比如,插孔内均固定有轴承,转轴36固定在对应的轴承的内圈中。前述摆杆37最好采用塑料件,而摇板371最好采用橡胶材料制备。如此,当该电机31工作后,该蜗杆32旋转,该2个过渡齿轮33反向旋转,该2个旋转齿轮34反向旋转,该2个转盘35反向旋转,该摆杆37做“8”字形运动,2个摇板371类似于两个蒲扇进行摇摆。该箱体10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温度感应器40,该温度感应器40信号连接有一PLC(图上未示出),该PLC信号连接该电机31和该抽风机。即,该PLC根据2个温度感应器40传递的温度检测信号,控制抽风机单独工作,或者控制匀风系统同时启动,不仅能够有区别的进行降温,且避免了箱体内空气对流过于强烈的情况,确保了箱体内温度的恒定。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智能恒温配电箱

【技术保护点】
智能恒温配电箱,包括箱体(10),该箱体(10)的左侧板的下部设有进风口(11)、右侧板的上部设有出风口(12),该出风口(12)内设有抽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内腔的中部通过2个呈水平的塑料孔板(20)隔离有一容纳空间(21);所述容纳空间(21)内设有匀风系统,该匀风系统包括:电机(31),固定在该电机(31)的动力输出轴上的蜗杆(32),对称的分居于该蜗杆(32)左右两侧且均啮合该蜗杆(32)的2个过渡齿轮(33),分别位于该2个过渡齿轮(33)的外侧且啮合相应的过渡齿轮(33)的2个旋转齿轮(34),分别同轴固定于该2个旋转齿轮(34)上的2个转盘(35),分别偏心设置于该2个转盘(35)上的转轴(36),以及一摆杆(37),且该摆杆(37)上设有2个两两对应于该2个转轴(36)的插孔,该摆杆(37)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摇板(371);以及该箱体(10)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温度感应器(40),该温度感应器(40)信号连接有一PLC,该PLC信号连接该电机(31)和该抽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恒温配电箱,包括箱体(10),该箱体(10)的左侧板的下部设有进风口(11)、右侧板的上部设有出风口(12),该出风口(12)内设有抽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内腔的中部通过2个呈水平的塑料孔板(20)隔离有一容纳空间(21);所述容纳空间(21)内设有匀风系统,该匀风系统包括:电机(31),固定在该电机(31)的动力输出轴上的蜗杆(32),对称的分居于该蜗杆(32)左右两侧且均啮合该蜗杆(32)的2个过渡齿轮(33),分别位于该2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耀卢为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英立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