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基石墨芯棒润滑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7521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用于金属热塑性加工,特别适用于连轧机芯棒的水基石墨芯棒润滑剂,选用石墨粉作润滑基材,聚醋酸乙烯及丙烯酸树脂乳液作成膜剂,硼砂作抗氧化剂,三聚磷酸作分散剂,羧乙基纤维素等作增稠剂。1、2-丙二醇作成膜助剂。将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氧化钙、聚氧乙烯醚烷基酚在引发剂1、2-二取代四苯基乙烷作用下,与石墨、硼酸盐结合,形成了一种以石墨C为核心的含有硼化物、钙、钠基高分子碳链复合润滑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易喷涂、成膜均匀致密、抗水冲涮能力强,润滑性能、高温性能、抗极压性能、稳定性能大大提高,在通常情况下,储存6-12个月无分层现象,应用于轧管时,轧机电流低,钢管脱棒率高,吨管润滑剂消耗低,烟尘小,环保性能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基石墨芯棒润滑剂
一种适用于金属热塑性加工用的,特别是适用于连轧管机组芯棒的润 滑剂。技术背景水基石墨芯棒润滑剂主要是供钢铁企业连轧管机组用的重要工艺消耗材料。由于长芯棒是处在90(TC以上高温的钢管之中,并且在极高的轧 制压力状态下,与钢管产生很大的相对滑动,因而高性能的芯棒润滑剂是 机组能否正常生产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069766.0公开了一种热轧钢管扩管顶头润滑 剂。该产品在使用时,需用一定比例的水现场配制,分散效果差,不稳定, 配制成的悬浮液保存时间短,故而少有企业采用,更不能应用于连轧管机 组所需要的高性能芯棒润滑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134211.x公开了 —种高温挤压润滑剂,其主要应用于重有色金属及热挤压铜一镍等高温合 金的润滑剂。其所采用的是油基型润滑剂,在高温下燃烧产生的烟尘极大, 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燃烧时产生较高热量,对顶头损伤严重。而且用油类 作高温润滑剂基础溶剂,其能源、资源消耗大,对可持续发展经济极为不 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为金属热塑性加工特别是连轧管机组提供一种分散均匀,稳定性能好,喷涂方便,成膜致密均匀, 润滑性能、抗极压性能良好,环保节能的水基型石墨芯棒润滑剂。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基石墨芯棒润滑剂,它是由以下物质按重量百分比混合配制而成的鳞片状石墨粉20%—40%,硼砂0.5—1%,三聚 磷酸钠1一2%,复合树脂乳液2—4%,增稠剂0.6—1.5%,硬脂酸1—3%, 氢氧化钠0.5_1.0%,氧化钙0.5—1.2%,聚氧乙烯醚烷基酚(C: 10~12) 0.2~0.5%, 1、 2—丙二醇0.1~0.2%, 1、 2—二取代四苯基乙烷0.05— 0.1%,余量为水,所述的复合树脂乳液为聚醋酸乙烯共聚物与丙烯酸树脂 乳液的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1.25—2.5: 1,其固含量为20"~40%,所述 的增稠剂可选用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其中之一或任意 几种之混合物。在混合过程中,首先让硬脂酸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氧化钙、聚氧乙烯 醚烷基酚等合成中间体,这种中间体能改变石墨极性,在引发剂1、 2_ 二取代四苯基乙烷作用下,经化学反应与石墨、硼酸盐结合,形成了一种 新的复合润滑材料。该复合材料是以石墨C为核心的含有硼化物、钙、钠基高分子长碳链化合 物,其分子结构式为-NacooR 1Ca (cooR〉 2Z=C -NaBe04. nH20 (R=C12 C18)从而使石墨这种难于与水亲合的非极性物质能够均匀分散,形成亲水 性强的水溶性复合润滑材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易于喷涂,成 膜均匀致密,抗水冲涮能力强,其润滑性能、高温性能、抗极压性能、分散稳定性能非常突出,尤其是稳定性能进一步提高,在通常条件下贮存6 一12个月无分层现象。应用于轧管时,脱棒率高,吨管润滑剂消耗低, 烟雾(尘)小,环保性能良好,是一种高性能的连轧管机组芯棒润滑剂。 目前本专利技术水基石墨芯棒润滑剂与国外公司同类产品对比如下表-指标名称本专利技术日本兴宇公司同 类产品英国特密高公司 同类产品脱棒率99.95%99.70%99.50%主电机评价指标756367喷涂性好较好一般吨管润滑性消耗(kg)2. 33. 04. 5抗水性(自来水冲洗)25秒不脱落15秒不脱落15秒不脱落烟雾(尘)小较大较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水基石墨芯棒润滑剂是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按重量比)石墨粉(含量》95%,粒度5—50咖)20%,复合树脂乳液(聚 醋酸乙烯乳液与丙烯酸树脂乳液按重量比5:2混合)2%,三聚磷酸钠1. 0%, 聚氧乙烯醚烷基酚0.1%,硼砂0.5%,硬脂酸1. 0%与适量氢氧化钠、氧化 钙(按重量份5: 2)完全反应得到的中间体,加入引发剂l、 2—二取代四苯基乙垸0.05%,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0.6%, 1、 2—丙二醇0.1%,余量为水。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水基石墨芯棒润滑剂是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石墨粉(含量》95%,粒度5—5(kraO 30%,复合树脂(聚醋酸乙烯乳液与丙 烯酸树脂乳液按重量比5: 3混合)3%,硼砂0.75%,三聚磷酸钠1.5%, 硬脂酸2.0%与适量氢氧化钠、氧化钙(按重量份3: 2)完全反应得到的 中间体,加入引发剂l、 2—二取代四苯基乙烷0.08%,再加入羧甲基纤维 素0.9%, 1、 2—丙二醇0.15%,余量为水。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水基石墨芯棒润滑剂是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按 重量比)石墨粉(含量》95%,粒度5—50咖)40%,复合树脂(聚醋酸 乙烯乳液与丙烯酸树脂乳液按重量比5: 4混合)钱,硼砂1.0%,三聚磷 酸钠2%,硬脂酸3.0%与适量氢氧化钠、氧化钙(按重量份5: 3)、聚氧 乙烯醚烷基酚0.2%完全反应得到的中间体,加入引发剂l、 2—二取代四 苯基乙烷0.1%,再加入聚乙烯醇1.2%, 1、 2—丙二醇0.2%,余量为水。权利要求1.一种水基石墨芯棒润滑剂,它是由以下物质按重量百分比混合配制而成的鳞片状石墨粉20%-40%,硼砂0.5-1%,三聚磷酸钠1-2%,复合树脂乳液2-4%,增稠剂0.6-1.5%,硬脂酸1-3%,氢氧化钠0.5-1.0%,氧化钙0.5-1.2%,聚氧乙烯醚烷基酚(C10-12)0.2-0.5%,1、2-丙二醇0.1-0.2%,余量为水,所述的复合树脂乳液为聚醋酸乙烯共聚物与丙烯酸树脂乳液的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1.25-2.5∶1,其固含量为2040%,所述的增稠剂可选用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其中之一或任意几种之混合物,其特征是还含有1、2-二取代四苯基乙烷0.05-0.1%。全文摘要一种适用于金属热塑性加工,特别适用于连轧机芯棒的水基石墨芯棒润滑剂,选用石墨粉作润滑基材,聚醋酸乙烯及丙烯酸树脂乳液作成膜剂,硼砂作抗氧化剂,三聚磷酸作分散剂,羧乙基纤维素等作增稠剂。1、2-丙二醇作成膜助剂。将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氧化钙、聚氧乙烯醚烷基酚在引发剂1、2-二取代四苯基乙烷作用下,与石墨、硼酸盐结合,形成了一种以石墨C为核心的含有硼化物、钙、钠基高分子碳链复合润滑材料。本专利技术具有易喷涂、成膜均匀致密、抗水冲涮能力强,润滑性能、高温性能、抗极压性能、稳定性能大大提高,在通常情况下,储存6-12个月无分层现象,应用于轧管时,轧机电流低,钢管脱棒率高,吨管润滑剂消耗低,烟尘小,环保性能良好。文档编号C10M145/14GK101333475SQ20071003520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唐鹏飞, 琪 彭 申请人:衡阳市金化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基石墨芯棒润滑剂,它是由以下物质按重量百分比混合配制而成的:鳞片状石墨粉20%-40%,硼砂0.5-1%,三聚磷酸钠1-2%,复合树脂乳液2-4%,增稠剂0.6-1.5%,硬脂酸1-3%,氢氧化钠0.5-1.0%,氧化钙0.5-1.2%,聚氧乙烯醚烷基酚(C:10-12)0.2-0.5%,1、2-丙二醇0.1-0.2%,余量为水,所述的复合树脂乳液为聚醋酸乙烯共聚物与丙烯酸树脂乳液的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1.25-2.5∶1,其固含量为20-40%,所述的增稠剂可选用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其中之一或任意几种之混合物,其特征是:还含有1、2-二取代四苯基乙烷0.05-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鹏飞彭琪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金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