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709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涉及大坝、边坡、桥梁、铁路、公路、山坡等变形监测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设备安装;S2:标记角反射器;S3:获得地基SAR形变量信息和激光扫描仪DEM信息;S4:地基SAR形变量信息及DEM信息中角反射器的坐标提取;S5:统一地基SAR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坐标系统;S6:地基SAR形变量位移图与三维激光扫描仪DEM图的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变形监测方法中较难及时做出危险区域灾害预报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其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地基SAR位移图中形变量较大点对应的实际位置,及时做出危险区域的灾害预报。

A deformation monitoring method for timely alarm in dangerous area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formation monitoring method for danger area and timely alarm, which relates to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field of dams, slopes, bridges, railways, highways and hillsides.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S2: equipment installation; marking corner reflectors; S3: get SAR deformation information and ground laser scanner DEM information; S4: coordinate foundation SAR shape variable information and DEM information in the corner reflector extraction; S5: a unified coordinate system foundation SAR and 3D laser scanner; S6 SAR: the fusion foundation deformation displacement diagram and DEM diagram of 3D laser scanner. The aim of the invention is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methods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s difficult to make timely disaster prediction in dangerous areas, provides a method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 dangerous area timely alarm, the actual location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obtain the foundation displacement SAR corresponding variable larger graph, make timely disaster prediction in hazardous are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坝、边坡、桥梁、铁路、公路、山坡等变形监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大坝、滑坡、桥梁、铁路等变形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前比较普遍的变形监测手段是利用地基SAR对监测目标进行形变量获取。地基SAR技术通过天线在水平导轨上的往返运动来合成方位孔径,通过获取不同时间的目标区域图像,并利用DInSAR技术得到亚毫米级的形变位移精度,主要用于滑坡、冰川、大坝、桥梁、铁路等形变监测,分析其变形趋势并及时做出危险区域的灾害预报。GB-DInSAR(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形变监测技术具有速度快、精度高、覆盖范围广、全天时、全天候、易操作等优点。虽然地基SAR技术可以获得亚毫米的测量精度,但是由于地基SAR获取的位移图是以自身坐标系为基准,其不能快速获取地基SAR位移图中形变量较大的点对应的实际位置。现有技术中关于地基SAR技术已有相关专利公开,例如专利公开号:CN102520406A,公开日:2012年06月27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基于影像坐标映射的SAR立体模型构建与量测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基于影像坐标映射的SAR立体模型构建与量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由原始的SAR立体像对,根据DEM(DigitalElevationModel,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影像模拟消除上下视差,生成理想立体像对;步骤2:根据模拟成像模型和SAR构像模型,在影像模拟的基础上,通过保存高程查找表和构建影像坐标三角网(TIN)建立模拟影像和原始影像的坐标映射关系;步骤3:构建三维坐标量测模型,实现SAR数字立体量测。基于该申请案制作的SAR立体模型,立体观测效果良好,能够用于数字立体测图,进行地形、地物要素采集,精度能满足测图要求。但是,该申请案的量测方法不能快速获取地基SAR位移图中形变量较大的点对应的实际位置。综上所述,如何快速、准确的获取SAR位移图中形变量较大点对应的实际位置,及时做出危险区域的灾害预报,是现有技术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变形监测方法中较难及时做出危险区域灾害预报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SAR位移图中形变量较大点对应的实际位置,及时做出危险区域的灾害预报。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备安装;S2:标记角反射器;S3:获得形变量信息和DEM信息;S4:形变量信息及DEM信息中角反射器的坐标提取;S5:统一地基SAR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坐标系统;S6:SAR位移图与三维激光扫描仪DEM图的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S1中:选择监测区域,并在监测区域内部署地基SAR、三维激光扫描仪和角反射器,并在角反射器上安装GPS接收机。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S2中:分别标记监测区域内每个角反射器,将每个角反射器的坐标记为i=1,2,3,...,N,N为监测区域内布设的角反射器个数,角反射器也可作为扫描仪测量时的标靶。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S3中:地基SAR和三维激光扫描仪同时对已选择的监测区域进行监测,分别获得监测区域的形变量信息和DEM信息;其中,地基SAR采集监测区域的数据后,通过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得到监测区域的形变量信息;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后,首先进行点云数据配准,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得到DEM信息。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S4中:在形变量信息中,提取出监测区域内每个角反射器在对应坐标系下的坐标,记为S(xsi,ysi),i=1,2,3,...,N,N为监测区域内布设的角反射器个数;在DEM信息中,提取出监测区域内每个角反射器在对应坐标系下的坐标,记为i=1,2,3,...,N,N为监测区域内布设的角反射器个数。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S5中:分别将坐标S(xsi,ysi)、与GPS接收机测量出的角反射器真实坐标进行一一对应,通过以上一一对应的关系,分别得到地基SAR、三维激光扫描仪的自身坐标系统与真实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而分别通过上述转换关系将地基SAR、三维激光扫描仪的自身坐标系统统一到真实坐标系统中。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S6中:将已统一到真实大地坐标系统中的所述形变量信息投影到已统一到真实大地坐标系统中的所述DEM信息中,得到地基SAR位移图与三维激光扫描仪DEM图的融合效果图。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S5中,在x方向上和y方向上分别设定一个范围阈值,在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中寻找与地基SAR采集监测区域数据的二维坐标(x,y)最接近的点,此时该最接近的点在所述点云数据中的z坐标即为SAR采集监测区域数据的二维坐标(x,y)对应的z坐标。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真实坐标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大地坐标系或UTM坐标系中的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S1中,角反射器等间距布设;控制地基SAR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监测区域保持一致。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地基SAR获取的形变量投影到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DEM图上,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SAR位移图中形变量较大点对应的实际位置,及时做出危险区域的灾害预报,突破了地基SAR本身二维平面的限制,使得形变监测结果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2)本专利技术中,用地基SAR获取监测区域内亚毫米级精度的形变量信息,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监测区DEM信息,然后将地基SAR获取的形变量数据与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的DEM数据进行融合,属于数据融合领域,数据融合的过程是将两种类型的坐标都转换成真实坐标,统一为真实坐标系后进行融合,坐标转换过程中使用了角反射器的坐标以及转换函数,目的是将SAR位移图投影到DEM图上,实现两者数据的融合,使监测区域的形变信息更加直观的显示在被监测区域的DEM地形图上,从而更加容易辨别地基SAR数据中形变量较大点对应的真实位置,进而快速、准确地做出危害区域报告。(3)本专利技术中,坐标转换过程中,坐标S(xsi,ysi)是二维坐标,坐标是三维坐标,在将地基SAR、三维激光扫描仪的自身坐标系统统一到真实坐标系统后,需要解决地基SAR的z坐标如何获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在x方向上和y方向上分别设定一个范围阈值,在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中寻找与地基SAR采集监测区域数据的二维坐标(x,y)最接近的点,此时该最接近的点在所述点云数据中的z坐标即为SAR采集监测区域数据的二维坐标(x,y)对应的z坐标,这样就获得了地基SAR数据对应的三维坐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的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1中地基SAR位移图与三维激光扫描仪DEM图的融合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备安装;S2:标记角反射器;S3:获得形变量信息和DEM信息;S4:形变量信息及DEM信息中角反射器的坐标提取;S5:统一地基SAR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坐标系统;S6:SAR位移图与三维激光扫描仪DEM图的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备安装;S2:标记角反射器;S3:获得形变量信息和DEM信息;S4:形变量信息及DEM信息中角反射器的坐标提取;S5:统一地基SAR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坐标系统;S6:SAR位移图与三维激光扫描仪DEM图的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选择监测区域,并在监测区域内部署地基SAR、三维激光扫描仪和角反射器,并在角反射器上安装GPS接收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分别标记监测区域内每个角反射器,将每个角反射器的坐标记为为监测区域内布设的角反射器个数。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地基SAR和三维激光扫描仪同时对已选择的监测区域进行监测,分别获得监测区域的形变量信息和DEM信息;其中,地基SAR采集监测区域的数据后,通过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得到监测区域的形变量信息;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后,首先进行点云数据配准,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得到DEM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危险区域及时报警的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在形变量信息中,提取出监测区域内每个角反射器在对应坐标系下的坐标,记为S(xsi,ysi),i=1,2,3,...,N,N为监测区域内布设的角反射器个数;在DEM信息中,提取出监测区域内每个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窄秋苹张昊宇黄勇王佑实王超陈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威德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