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708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湿效果好的除湿机结构,包括除湿机本体、蒸发器、热交换器和热交换器调节部,所述除湿机本体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设有回风口,所述风道的另一端设有送风口;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相配合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的状态可调;当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回风口通过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蒸发器的进风区域的连通,所述送风口通过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区域的连通;当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不连通,和/或,所述送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不连通。

Dehumidifie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humidifier structure a good dehumidification effect, including dehumidifier body, evaporator,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adjusting part, the dehumidifi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duct, one end of the air duct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return port, the other end of the air duct is provided with air inlet; the evaporator is arranged in the air duct inside; the heat exchang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eat channel and with the first heat exchange channel is matched with the second heat channel; the heat exchanger of the adjustment state can be adjusted; when the heat exchanger of the adjustment in the first state, connected region of the return air inlet through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the channel and the evaporator of the air through the second heat channel and the evaporator connected wind area; when the heat exchanger of the adjustment in the second state, the return The mouth i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heat transfer channel, and / or, the air outlet i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heat transfer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湿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是涉及一种除湿机结构。
技术介绍
除湿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并冷却空气中的水汽,使之冷凝成水珠,从而干燥空气,并将干燥的空气排除机外。然而,传统的除湿机存在着除湿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除湿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除湿效果好的除湿机结构。一种除湿机结构,包括除湿机本体、蒸发器、热交换器和热交换器调节部,所述除湿机本体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设有回风口,所述风道的另一端设有送风口;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相配合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的状态可调;当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回风口通过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蒸发器的进风区域的连通,所述送风口通过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区域的连通;当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不连通,和/或,所述送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不连通。上述除湿机结构中,潮湿空气从回风口进入风道。设置于风道内的蒸发器将空气中的水汽冷凝成水珠,从而实现对空气除湿。除湿后的空气从送风口离开风道。因此,除湿后的空气比除湿前的空气温度低。热交换器调节部用于控制热交换器启用或停用。当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一状态时,热交换器启用。此时,除湿前的空气通过第一换热通道进入蒸发器的进风区域,除湿后的空气从蒸发器的出风区域进入第二换热通道。除湿前的空气在第一换热通道与除湿后的空气在第二换热通道进行换热。对于环境温度高的时候,除湿前的空气与除湿后的空气换热,从而除湿前的空气温度降低。在空气经过蒸发器时,空气中的水汽更快速地凝结成水珠,从而提高了除湿效率,提高了除湿效果。当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二状态时,热交换器停用。对于环境温度低的时候,除湿前的空气不与除湿后的空气换热,避免除湿前的空气温度过低,避免空气经过蒸发器时水汽在蒸发器上结霜,从而避免上述除湿机结构的性能下降,进而有利于提高上述除湿机结构的除湿效果。综上,上述除湿机结构除湿效果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包括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当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挡件设置于所述回风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进风区域之间,以使所述回风口通过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蒸发器的进风区域的连通,所述第二挡件设置于所述送风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区域之间,以使所述送风口通过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区域的连通;当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挡件遮挡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入口,以使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不连通,和/或,所述第二挡件遮挡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入口,以使所述送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不连通。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用于分隔除湿机本体的风道,从而改变空气流动的路线。当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挡件中断回风口与蒸发器的进风区域的直接连通,第二挡件中断送风口与蒸发器的出风区域的直接连通,除湿前的空气需通过第一换热通道才能进入蒸发器的进风区域,除湿后的空气需通过第二换热通道才能到达送风口,使得除湿前的空气与除湿后的空气能够在热交换器中换热,从而提高了除湿效率,提高了除湿效果。当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挡件遮挡第一换热通道的入口,和/或,第二挡件遮挡第二换热通道的入口,因此,除湿前的空气与除湿后的空气之间不能换热,从而避免蒸发器结霜,避免上述除湿机结构的性能下降,进而有利于提高上述除湿机结构的除湿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为显热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交叉设置。显热换热器具有换热器芯体。除湿前的空气和除湿后的空气分别呈交叉方式流经换热器芯体时,由于除湿前的空气和除湿后的空气存在着温差,除湿前的空气和除湿后的空气通过分隔板时呈现传热现象,引起显热交换过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机本体包括回风模块、送风模块、热交换模块和蒸发器模块,所述回风模块设有所述回风口,所述回风模块与所述送风模块连接,所述送风模块设有所述送风口,所述送风模块与所述热交换模块连接,所述热交换模块安装有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模块与所述蒸发器模块连接,所述蒸发器模块安装有所述蒸发器。如此,除湿机本体实现模块化设计,便于除湿机本体的制造与维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风模块与所述送风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送风模块与所述热交换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热交换模块与所述蒸发器模块可拆卸连接。如此,除湿机本体便于组装,便于安装与运输。尤其是当安装的空间有限时,回风模块、送风模块、热交换模块和蒸发器模块能够根据现场的安装空间进行装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除湿机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所述第一折弯板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折弯板与所述第二折弯板连接,所述第二折弯板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回风模块、所述送风模块和/或所述热交换模块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应设置的第三连接孔,所述送风模块、所述热交换模块和/或所述蒸发器模块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应设置的第四连接孔。如此,回风模块与送风模块、送风模块与热交换模块和/或热交换模块与蒸发器模块可通过第一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除湿机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转动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如此,回风模块与送风模块、送风模块与热交换模块和/或热交换模块与蒸发器模块可通过第二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机本体还包括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与所述送风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新风模块与所述热交换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新风模块设有新风口,所述回风模块设有排风口。新鲜的空气能够通过新风模块的新风口进入风道中,从而能够更换室内的空气,有利于保护人的健康。相应地,部分回风通过回风模块的排风口排除室外,起到平衡风压的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设有冷凝器和表冷器,所述表冷器的出风区域与所述冷凝器的进风区域相连通。当环境温度高时,表冷器的换热管通入冷水,将除湿后的空气冷却,从而使得除湿后的空气温度适宜。当环境温度低时,表冷器的换热管通入热水,将除湿后的空气升温,从而使得除湿后的空气温度适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一状态时除湿机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二状态时除湿机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除湿机结构的立体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热交换模块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110、风道,111、回风口,112、送风口,120、回风模块,121、排风口,130、送风模块,140、热交换模块,150、蒸发器模块,160、新风模块,161、新风口,162、冷凝器,163、表冷器,200、蒸发器,300、热交换器,310、第一换热通道,320、第二换热风道,330、第一棱边,340、第二棱边,400、热交换器调节部,410、第一挡件,420、第二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除湿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湿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机本体,所述除湿机本体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设有回风口,所述风道的另一端设有送风口;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风道内;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相配合的第二换热通道;及热交换器调节部,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的状态可调;当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回风口通过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蒸发器的进风区域的连通,所述送风口通过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区域的连通;当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不连通,和/或,所述送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不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机本体,所述除湿机本体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设有回风口,所述风道的另一端设有送风口;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风道内;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相配合的第二换热通道;及热交换器调节部,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的状态可调;当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回风口通过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蒸发器的进风区域的连通,所述送风口通过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区域的连通;当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不连通,和/或,所述送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不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包括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当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挡件设置于所述回风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进风区域之间,以使所述回风口通过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蒸发器的进风区域的连通,所述第二挡件设置于所述送风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区域之间,以使所述送风口通过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区域的连通;当所述热交换器调节部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挡件遮挡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入口,以使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不连通,和/或,所述第二挡件遮挡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入口,以使所述送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不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为显热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交叉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本体包括回风模块、送风模块、热交换模块和蒸发器模块,所述回风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中高翔刘远辉李垒王润棠张铸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