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作林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节能蜂窝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90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节能蜂窝煤,属于民用燃煤领域,其内容:一是在圆柱形煤体上端面中间部分设置一个“铁锅形”凹坑,即能起到“玄虚助燃”作用,又能节约原煤;二是在煤体上设置两种大小不同的通风孔,同时在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中心孔,以调整最合理的通风供氧,达到燃烧均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克服现有蜂窝煤上火慢、燃烧不同步、火力不集中、烧不透、降低热效、浪费煤源及造成污染等缺陷,是一种高效节能燃料,可广泛应用于民用燃煤领域。(*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民用燃煤
的蜂窝煤。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广泛使用的蜂窝煤(无论通风孔设置多少,其排列方式不管是扇形的或是四花形的)普遍存在着上火慢,不能同步燃烧,火力不集中,烧不透,有黑心,燃烧不充分,降低热效,延长做饭时间,浪费煤源及造成污染等缺陷,这些缺陷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目前的蜂窝煤上端面均为平面形不合理。2、蜂窝煤的中间部分和周围部分所设置的通风孔大小一样不合理。3、蜂窝煤的中间部分和周围部分开孔率完全一致不合理(开孔率即通风孔总面积与蜂窝煤的上端面面积之比的百分率)。当蜂窝煤放人炉内燃烧时,因煤体周围与炉膛有一定的间隙,通风供氧充足,火势较旺,燃烧充分。而煤体中间部分通风量较少,供氧不足,燃烧迟缓,使一块煤不能同步燃烧,放热错位,火力不能集中,降低效能,而且烧不透、有黑心,浪费了煤源。
技术实现思路
(以直径12厘米的蜂窝煤为例)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三种最科学的方法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1、本技术是在圆柱形煤体的上端面的中间部分设置一个“铁锅形”凹坑(直径为6厘米),凹坑的中心深度1.8厘米,这样两块蜂窝煤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空隙,即能起到“玄虚助燃”作用,又能减少用煤量(每块直径12厘米的蜂窝煤可节约原煤100克左右)。2、本技术第二个目的是在一块蜂窝煤上设置两种大小不同的通风孔(1)周围部分孔径为1.6厘米。(2)中间部分孔径为1厘米并增设一个中心孔,形成孔密、距离近,来调整最合理的通风供氧,达到燃烧均衡。3、本技术第三个目的是参照《GB/T13593民用蜂窝煤国家标准》规定的“开孔率25-18%”这一标准,在一块蜂窝煤上采用两种不同的开孔率煤体周围部分开孔率限定为19%左右。而中间部分开孔率大一些,限定为29%左右。这样,对煤体的中间燃烧迟缓部分起到一个通风“照顾”作用,以达到同步燃烧、火力集中、提高热效。同时由于煤体中间部分开孔率大于一般标准,每块蜂窝煤又可节约原煤60克。附图说明是本技术在煤体的上端面所设置的通风孔示意图。实施方式(以直径12厘米的蜂窝煤为例)1、在煤体上端面的中间部分设置一个“铁锅形”凹坑(直径为6厘米)坑的中心深度为1.8厘米。2、在煤体上端面的中间部分(凹坑中)设置8个直径1厘米的通风孔和一个直径1.6厘米的中心孔形成孔密、距离近,以适当增加开孔率,限定为29%左右。3、在煤体周围部分设置8个直径1.6厘米的通风孔,开孔率仍为《标准》范围之内,即19%左右。本技术蜂窝煤,一改过去蜂窝煤上端面的平面化。打破传统蜂窝煤生产时在一块煤上所设置的平均开孔率,并采用大小不同的通风孔。实践证明,其排列设置科学合理,达到最佳匹配关系,取得最好的燃烧效果,并可节约原煤15%左右。该技术的推广,将对节约煤源减少污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千家万户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用煤。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节能蜂窝煤,由煤体和通风孔组成,其特征是在圆柱形煤体上端面中间部分设置有一个“铁锅形”凹坑,并设有通风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煤,其特征是周围部分通风孔直径和中间部分通风孔直径大小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煤,其特征是在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中心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新型节能蜂窝煤,属于民用燃煤领域,其内容一是在圆柱形煤体上端面中间部分设置一个“铁锅形”凹坑,即能起到“玄虚助燃”作用,又能节约原煤;二是在煤体上设置两种大小不同的通风孔,同时在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中心孔,以调整最合理的通风供氧,达到燃烧均衡。本技术能有效克服现有蜂窝煤上火慢、燃烧不同步、火力不集中、烧不透、降低热效、浪费煤源及造成污染等缺陷,是一种高效节能燃料,可广泛应用于民用燃煤领域。文档编号C10L5/36GK2806474SQ20042011641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闫作林 申请人:闫作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节能蜂窝煤,由煤体和通风孔组成,其特征是:在圆柱形煤体上端面中间部分设置有一个“铁锅形”凹坑,并设有通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作林
申请(专利权)人:闫作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