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伟专利>正文

蜂窝煤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867 阅读:4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煤球,它包括带有燃烧孔的圆台形煤球体,所述圆台形煤球体的高度h为4.1cm-6.5cm。在所述圆台形煤球体外周面上沿纵向均布开设有导火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煤球的高度设置为4.1cm-6.5cm,并沿煤球体外周面纵向均布开设有导火槽,这样,人们可根据自己需要随时调整燃煤炉中每块煤球的高度,如家中无人需压火时可将炉中上层煤球换为厚度较厚的煤球;而当短时间内煮饭需用大火时,将上层煤球换为较薄的煤球,从而满足了人们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同时也使蜂窝煤球得以充分燃烧,提高了煤球的燃烧效率,节约了能源。(*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庭用燃煤,尤其是涉及一种蜂窝煤球
技术介绍
蜂窝煤作为一种民用生活、采暖能源,应用于广大城镇和农村,目前常用的蜂窝煤多为圆台结构,高度在90cm,其中心部位及周边不能得到充分燃烧,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燃煤能源,同时也增加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开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得以充分燃烧的蜂窝煤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蜂窝煤球,它包括带有燃烧孔的圆台形煤球体,所述圆台形煤球体的高度h为4.1cm-6.5cm,在所述圆台形煤球体外周面上沿纵向均布开设有导火槽。所述圆台形煤球体的高度h为6.0cm。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煤球的高度设置为4.1cm-6.5cm,并沿煤球体外周面纵向均布开设有导火槽,这样,人们可根据自己需要随时调整燃煤炉中每块煤球的高度,如家中无人需压火时可将炉中上层煤球换为厚度较厚的煤球;而当短时间内煮饭需用大火时,将上层煤球换为较薄的煤球,从而满足了人们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同时也使蜂窝煤球得以充分燃烧,提高了煤球的燃烧效率,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蜂窝煤球,它包括带有燃烧孔1的圆台形煤球体2,所述煤球体2的高度h为6cm。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蜂窝煤球,它包括带有燃烧孔1的圆台形煤球体2,所述煤球体2的高度h为6.5cm。在圆台形煤球体2外周面上沿纵向均布开设有导火槽3。权利要求1.一种蜂窝煤球,它包括带有燃烧孔(1)的圆台形煤球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形煤球体(2)的高度h为4.1cm-6.5cm,在所述圆台形煤球体(2)外周面上沿纵向均布开设有导火槽(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煤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形煤球体(2)的高度h为6.0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煤球,它包括带有燃烧孔的圆台形煤球体,所述圆台形煤球体的高度h为4.1cm-6.5cm。在所述圆台形煤球体外周面上沿纵向均布开设有导火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煤球的高度设置为4.1cm-6.5cm,并沿煤球体外周面纵向均布开设有导火槽,这样,人们可根据自己需要随时调整燃煤炉中每块煤球的高度,如家中无人需压火时可将炉中上层煤球换为厚度较厚的煤球;而当短时间内煮饭需用大火时,将上层煤球换为较薄的煤球,从而满足了人们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同时也使蜂窝煤球得以充分燃烧,提高了煤球的燃烧效率,节约了能源。文档编号C10L5/36GK2797371SQ200520030339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志伟 申请人:刘志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窝煤球,它包括带有燃烧孔(1)的圆台形煤球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形煤球体(2)的高度h为4.1cm-6.5cm,在所述圆台形煤球体(2)外周面上沿纵向均布开设有导火槽(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