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地雨水调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679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坡地雨水调控系统,包括进水系统、调蓄系统和补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口、过滤网筛、出水口和种植槽;所述调蓄系统包括湿塘、跌水、陡坡和雨水湿地;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水泵和水压力感应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过滤网筛过滤初期雨水杂质,可有效减少湿塘内的杂物,保护湿塘与雨水湿地的生态系统,减少管理周期,只需不定期对网筛进行简单清理,延长湿塘与雨水湿地的清理周期;自动补水系统的设计减少了管护时间,系统正常运行下几乎不用耗费人力管理,极大地减少了管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地雨水调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资源保护、雨水调蓄
,具体为一种坡地雨水调控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相关技术得到很大提高。其中湿塘、雨水湿地生态效应显著,景观效果好,并可有效削减较大区域的径流总量、径流污染和峰值流量,是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对场地要求较严格,通常需要较大面积的土地。同时,由于湿塘、雨水湿地等对环境敏感,极易受到污染,因此在建设时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对建设者的建设水平要求较高。在后期维护方面,因其极易受到污染,因此要投入巨大的成本与精力进行后期维护管理。鉴于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低建设费用、低管护费用、管护周期长的雨水调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与技术提供一种坡地雨水调控系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坡地雨水调控系统,包括进水系统、调蓄系统和补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口、过滤网筛、出水口和种植槽;所述调蓄系统包括湿塘、跌水、陡坡和雨水湿地;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水泵和水压力感应器;所述的进水口位于湿塘上方与坡地上部连接,且沿坡地等高线布置,接收雨水;所述进水口位于进水系统上部,所述进水口处设有滤网筛,过滤初期雨水杂物;所述种植槽位于进水口旁边一侧,所述出水口位于进水系统的下方;所述湿塘位于出水口下方,雨水经初期处理后由出水口流入湿塘;所述湿塘设有若干个,所述相邻湿塘之间设有跌水和陡坡,所述跌水与位于上方的湿塘相连,所述陡坡与位于下方的湿塘相连,位于最下方的湿塘为雨水湿地;所述雨水湿地与进水系统之间通过补水管连接,所述补水管上连接有水压力感应器和水泵,所述水压力感应器位于湿塘底部,同时在湿塘内部四周及底部铺设有防渗薄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种植槽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陶粒、植被种植土层、土工布、生物炭改良土壤层、砾石排水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湿塘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碎石覆盖层、植被种植土层、生物炭改良土壤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跌水和陡坡由混凝土筑成,所述跌水高度为70cm~120cm,当湿塘内水位过高时,水溢过跌水经陡坡流入雨水湿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水系统整体由钢材制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水系统的过滤网筛为单独可更换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补水管最上方为倒U型管,防止初期雨水流入雨水湿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补水管管道整体采用pvc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调蓄系统的陡坡坡面采用波纹处理形成陡坡波纹,雨水流经时增加雨水载氧量,陡坡上方还设有木栈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雨水湿地面积大于坡地上设置的湿塘,是大型储水区域,干旱时为上部湿塘供水,此外,雨水湿地设置有应急补水(排水)装置,通过管道接至市政给水(排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管护费用低,管护周期长。本专利技术通过过滤网筛过滤初期雨水杂质,可有效减少湿塘内的杂物,保护湿塘与雨水湿地的生态系统,减少管理周期,只需不定期对网筛进行简单清理,延长湿塘与雨水湿地的清理周期;自动补水系统的设计减少了管护时间,系统正常运行下几乎不用耗费人力管理,极大地减少了管护成本。2、建设简单。系统均应用现有的海绵城市技术进行建设,通过分化雨水径流量,从而减小雨水冲刷力度,因此不需进行大量的护坡、挡墙建设,只需建设湿塘所需蓄水要求高度的混凝土墙体,建设简单。3、生态与景观效果更佳。系统将雨水进行多级处理,初期雨水经过网筛进行初步处理,再通过湿塘进行沉淀、净化,最后通过特殊设计的陡坡进行水体增氧处理,从而保证雨水湿地内的水质优良,使雨水湿地长期保持极佳的生态环境,适宜植物、微生物生长繁衍,达到最佳且持续的景观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雨水调控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进水系统正立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进水系统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补水管道系统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跌水、陡坡示意图;图中,1-坡地;2-进水口;3-过滤网筛;4-出水口;5-种植槽;6-补水管;7-湿塘;8-碎石;9-跌水;10-陡坡;11-水压力感应器;12-水泵;13-过滤网;14-雨水湿地;15-倒U型管;16-电缆;17-陡坡波纹;18-木栈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坡地雨水调控系统,包括进水系统、调蓄系统和补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口2、过滤网13筛3、出水口4和种植槽5;所述调蓄系统包括湿塘7、跌水9、陡坡10和雨水湿地14;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6、水泵12和水压力感应器11;所述的进水口2位于湿塘7上方与坡地1上部连接,且沿坡地1等高线布置,接收雨水;所述进水口2位于进水系统上部,所述进水口2处设有滤网筛,过滤初期雨水杂物;所述种植槽5位于进水口2旁边一侧,所述出水口4位于进水系统的下方;所述湿塘7位于出水口4下方,雨水经初期处理后由出水口4流入湿塘7;所述湿塘7设有若干个,所述相邻湿塘7之间设有跌水9和陡坡10,所述跌水9与位于上方的湿塘7相连,所述陡坡10与位于下方的湿塘7相连,位于最下方的湿塘7为雨水湿地14;所述雨水湿地14与进水系统之间通过补水管6连接,所述补水管6上连接有水压力感应器11和水泵12,所述水压力感应器11位于湿塘7底部,同时在湿塘7内部四周及底部铺设有防渗薄膜。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优化技术方案:一种坡地雨水调控系统,包括进水系统、调蓄系统和补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口2、过滤网13筛3、出水口4和种植槽5;所述调蓄系统包括湿塘7、跌水9、陡坡10和雨水湿地14;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6、水泵12和水压力感应器11;所述的进水口2位于湿塘7上方与坡地1上部连接,且沿坡地1等高线布置,接收雨水;所述进水口2位于进水系统上部,所述进水口2处设有滤网筛,过滤初期雨水杂物;所述种植槽5位于进水口2旁边一侧,所述出水口4位于进水系统的下方;所述湿塘7位于出水口4下方,雨水经初期处理后由出水口4流入湿塘7;所述湿塘7设有若干个,所述相邻湿塘7之间设有跌水9和陡坡10,所述跌水9与位于上方的湿塘7相连,所述陡坡10与位于下方的湿塘7相连,位于最下方的湿塘7为雨水湿地14;所述雨水湿地14与进水系统之间通过补水管6连接,所述补水管6上连接有水压力感应器11和水泵12,所述水压力感应器11位于湿塘7底部,同时在湿塘7内部四周及底部铺设有防渗薄膜。所述种植槽5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陶粒、植被种植土层、土工布、生物炭改良土壤层、砾石排水层;所述湿塘7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碎石8覆盖层、植被种植土层、生物炭改良土壤层。所述跌水9和陡坡10由混凝土筑成,所述跌水9高度为70cm~120cm,当湿塘7内水位过高时,水溢过跌水9经陡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坡地雨水调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坡地雨水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系统、调蓄系统和补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口、过滤网筛、出水口和种植槽;所述调蓄系统包括湿塘、跌水、陡坡和雨水湿地;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水泵和水压力感应器;所述的进水口位于湿塘上方与坡地上部连接,且沿坡地等高线布置,接收雨水;所述进水口位于进水系统上部,所述进水口处设有滤网筛,过滤初期雨水杂物;所述种植槽位于进水口旁边一侧,所述出水口位于进水系统的下方;所述湿塘位于出水口下方,雨水经初期处理后由出水口流入湿塘;所述湿塘设有若干个,所述相邻湿塘之间设有跌水和陡坡,所述跌水与位于上方的湿塘相连,所述陡坡与位于下方的湿塘相连,位于最下方的湿塘为雨水湿地;所述雨水湿地与进水系统之间通过补水管连接,所述补水管上连接有水压力感应器和水泵,所述水压力感应器位于湿塘底部,同时在湿塘内部四周及底部铺设有防渗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地雨水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系统、调蓄系统和补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口、过滤网筛、出水口和种植槽;所述调蓄系统包括湿塘、跌水、陡坡和雨水湿地;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水泵和水压力感应器;所述的进水口位于湿塘上方与坡地上部连接,且沿坡地等高线布置,接收雨水;所述进水口位于进水系统上部,所述进水口处设有滤网筛,过滤初期雨水杂物;所述种植槽位于进水口旁边一侧,所述出水口位于进水系统的下方;所述湿塘位于出水口下方,雨水经初期处理后由出水口流入湿塘;所述湿塘设有若干个,所述相邻湿塘之间设有跌水和陡坡,所述跌水与位于上方的湿塘相连,所述陡坡与位于下方的湿塘相连,位于最下方的湿塘为雨水湿地;所述雨水湿地与进水系统之间通过补水管连接,所述补水管上连接有水压力感应器和水泵,所述水压力感应器位于湿塘底部,同时在湿塘内部四周及底部铺设有防渗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雨水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陶粒、植被种植土层、土工布、生物炭改良土壤层、砾石排水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雨水调控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