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751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包括门框、位于所述门框内的第一门扇以及与所述第一门扇相配合的第二门扇,且所述门框通过铰链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连接,所述门框上方的墙体上设有红外线感应探头,所述门框的上端设有第一执行电机和第二执行电机,所述第一执行电机和所述第二执行电机均与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相连,且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执行电机和所述第二执行电机之间的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人为手动推拉,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拥挤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
本技术涉及平开门的
,尤其是指一种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
技术介绍
在医院的工作环境下,尤其是手术室这种每天都有大量的病人、医护人员以及手术室器械、病床的进出,关键部位的门使用的非常频繁。现有的手术室手推门常见的为手动平开门,所述平开门上设有门把手,通过所述门把手实现对门的推拉动作。现有的平开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通过所述门把手人为推拉,费时费力,不但容易传染细菌,而且所述平开门两边经常会有病床或者器械同时进出,因此容易形成拥挤的形象;另外,所述平开门的上端设有观察窗,且所述观察窗上通常安装普通透明玻璃,通过所述观察窗可以供人们查看手术室的情况,在实际使用中,医护工作人员先走到门口靠近观察窗,通过所述观察窗了解到手术室内的情况后再判断自己是否能够进入至所述手术室内,现有的查看方式不利于医护人员的观察,导致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人为推拉门时费力费时且容易形成拥挤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自动开启能有效避免拥挤的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包括门框、位于所述门框内的第一门扇以及与所述第一门扇相配合的第二门扇,且所述门框通过铰链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连接,所述门框上方的墙体上设有红外线感应探头,所述门框的上端设有第一执行电机和第二执行电机,所述第一执行电机和所述第二执行电机均与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相连,且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执行电机和所述第二执行电机之间的中心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扇上设有第一电子雾化窗。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框的第一端固定在过道的第一墙体上,且所述第一墙体上设有第一电子雾化窗感应探头,所述第一电子雾化窗感应探头和控制器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门扇上设有第二电子雾化窗。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框的第二端固定在过道的第二墙体上,且所述第二墙体上设有第二电子雾化窗感应探头,所述第二电子雾化窗感应探头和控制器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执行电机通过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一门扇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执行电机上的第一拉伸杆以及与所述第一拉伸杆相铰接的第一连接杆,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第一门扇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执行电机通过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二门扇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执行电机上的第二拉伸杆以及与所述第二拉伸杆相铰接的第二连接杆,且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第二门扇上。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述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通过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检测到信号后,则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自动开启,工作人员可以直接进入,避免了人为手动推拉,从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拥挤现象;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执行电机和所述第二执行电机之间的中心位置,从而有利于准确的扑捉所述感应信号的位置,保证感应信号的强度。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包括门框10、位于所述门框10内的第一门扇21以及与所述第一门扇21相配合的第二门扇22,且所述门框10通过铰链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21所述第二门扇22连接,所述门框10上方的墙体上设有红外线感应探头30,所述门框10的上端设有第一执行电机31和第二执行电机32,所述第一执行电机31和所述第二执行电机32均与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30相连,且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30设置在所述第一执行电机31和所述第二执行电机32之间的中心位置。上述是本技术所述的核心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包括门框10、位于所述门框10内的第一门扇21以及与所述第一门扇21相配合的第二门扇22,且所述门框10通过铰链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21和所述第二门扇22连接,从而使所述第一门扇21和所述第二门扇22可以分别绕所述门框10旋转,实现所述平开门的开启或者闭合,所述门框10上方的墙体上设有红外线感应探头30,通过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30可以感测是否有感应信号,所述门框10的上端设有第一执行电机31和第二执行电机32,所述第一执行电机31和所述第二执行电机32均与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30相连,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30侦测到感应信号后,将所述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执行电机31和所述第二执行电机32,从而控制所述第一门扇21和所述第二门扇22的开启,因此,一旦通过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30检测到信号,则所述第一门扇21和所述第二门扇22自动开启,工作人员可以直接进入,避免了人为手动推拉,从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拥挤现象;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30设置在所述第一执行电机31和所述第二执行电机32之间的中心位置,从而有利于准确的扑捉所述感应信号的位置,保证感应信号的强度。所述第一门扇21上设有第一电子雾化窗41,所述第二门扇22上设有第二电子雾化窗42,所述电子雾化窗不仅仅具有透光的功能,还可以保护隐私,因此更适合在手术室内采用。所述门框10的第一端固定在过道的第一墙体51上,且所述第一墙体51上设有第一电子雾化窗感应探头61,通过所述第一电子雾化感应探头61检测信号,所述第一电子雾化窗感应探头61和控制器相连,一旦检测到有信号,则将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作用使所述第一电子雾化窗41上的雾化状态转变成通透状态,方便巡视人员透过玻璃观察到房间内的情况。所述门框10的第二端固定在过道的第二墙体52上,且所述第二墙体52上设有第二电子雾化窗感应探头62,所述第二电子雾化窗感应探头62也和控制器相连,通过所述第二电子雾化感应探头62检测信号,所述第二电子雾化窗感应探头62也和控制器相连,一旦检测到有信号,则将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作用使所述第二电子雾化窗42上的雾化状态转变成通透状态,方便巡视人员透过玻璃观察到房间内的情况。所述第一执行电机31通过第一支撑杆71和所述第一门扇21相连,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71可以对所述第一门扇21开启时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支撑杆71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执行电机31上的第一拉伸杆以及与所述第一拉伸杆相铰接的第一连接杆,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第一门扇21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在所述第一门扇21的带动下旋转,所述第一拉伸杆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带动下运动。所述第二执行电机32通过第二支撑杆72和所述第二门扇22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72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执行电机32上的第二拉伸杆以及与所述第二拉伸杆相铰接的第二连接杆,且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第二门扇22上,所述第二连接杆在所述第二门扇22的带动下旋转,所述第二拉伸杆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带动下运动。综上,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包括门框、位于所述门框内的第一门扇以及与所述第一门扇相配合的第二门扇,且所述门框通过铰链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上方的墙体上设有红外线感应探头,所述门框的上端设有第一执行电机和第二执行电机,所述第一执行电机和所述第二执行电机均与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相连,且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执行电机和所述第二执行电机之间的中心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包括门框、位于所述门框内的第一门扇以及与所述第一门扇相配合的第二门扇,且所述门框通过铰链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上方的墙体上设有红外线感应探头,所述门框的上端设有第一执行电机和第二执行电机,所述第一执行电机和所述第二执行电机均与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相连,且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执行电机和所述第二执行电机之间的中心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扇上设有第一电子雾化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的第一端固定在过道的第一墙体上,且所述第一墙体上设有第一电子雾化窗感应探头,所述第一电子雾化窗感应探头和控制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室电子雾化感应电动平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扇上设有第二电子雾化窗。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俊煜韦玮赵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盈通建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