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去污双功能织物助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6743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抑菌去污双功能织物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双酶制剂修饰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将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与海藻酸钠预先混合形成混合液A,将混合液A加入到CaC12溶液中得到混合液B,再将壳聚糖溶液滴加到混合液B中,最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得到双酶制剂修饰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2)银纳米粒子在双酶制剂修饰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表面沉积:向制得的微球中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还原剂将AgNO3进行还原,制得沉积在微球表面的银纳米粒子,即得抑菌去污双功能织物助剂。该助剂可以同时发挥抑菌和去污的双重功效,抑菌去污效果好,原料安全环保,具有广泛的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去污双功能织物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抑菌去污双功能织物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壳聚糖是一种由甲壳素部分脱乙酰后的产物,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具有无毒性、无刺激性、无免疫杭原性、无热原反应、不溶血等特性,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天然生物活性多糖,其可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膜性,以及本身具有一定的疗效等特点,使之成为一种理想的载体辅料。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抗菌材料,其研究和应用由来已久,通常认为,壳聚糖的抗菌活性来自于其分子中所含的氨基(NH2),其在酸性条件下可形成带正电荷的NH3+,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然而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证明,单纯壳聚糖整理难以满足在诸如织物抗菌方面的应用,这一方面与其抗菌活性受制于表面氨基数量、壳聚糖分子量等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其较大的分子量常常会造成织物手感变差;当提高用量时,还会带来织物发黄变色的问题。海藻酸钠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碘和甘露醇之后的副产物,其分子由β-D-甘露糖醛酸(β-D-mannuronic,M)和α-L-古洛糖醛酸(α-L-guluronic,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菌去污双功能织物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双酶制剂修饰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首先将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与海藻酸钠预先混合形成混合液A,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磁力搅拌10min使溶液均匀混合,混合液A中碱性蛋白酶的浓度为0.3‑1mg/mL、碱性脂肪酶的浓度为0.3‑1mg/mL、海藻酸钠的浓度为1‑3mg/mL,然后将混合液通过恒流泵以1mL/min的速度滴加到浓度为0.1‑1mg/mL的CaC12溶液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得到混合液B;然后使用恒流泵以1mL/min的速度将1‑3mg/mL的壳聚糖溶液滴加到混合液B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然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去污双功能织物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双酶制剂修饰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首先将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与海藻酸钠预先混合形成混合液A,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磁力搅拌10min使溶液均匀混合,混合液A中碱性蛋白酶的浓度为0.3-1mg/mL、碱性脂肪酶的浓度为0.3-1mg/mL、海藻酸钠的浓度为1-3mg/mL,然后将混合液通过恒流泵以1mL/min的速度滴加到浓度为0.1-1mg/mL的CaC12溶液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得到混合液B;然后使用恒流泵以1mL/min的速度将1-3mg/mL的壳聚糖溶液滴加到混合液B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然后再向溶液中加入终浓度为3-8%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室温振荡20-60min混合均匀,得到双酶制剂修饰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2)银纳米粒子在双酶制剂修饰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表面沉积将步骤(1)得到的微球溶液的pH调节成7.4-7.8,向微球中加入终浓度为1mM的AgNO3溶液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磊张蓉陶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