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理疗旅行垫的远红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6713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纤维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理疗旅行垫的远红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理疗旅行垫的远红外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壳聚糖脱乙酰化;S2季铵盐改性壳聚糖的制备;S3纺丝原液的制备;S4纳米粉末分散液的制备;S5可纺溶液的制备;S6湿法纺丝。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远红外纤维具有较好远红外性能、抗菌性和耐洗涤性,耐久性强,且舒适保温,环保安全,清爽消炎,促进伤口愈合,有效缓解人体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理疗旅行垫的远红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理疗旅行垫的远红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理疗旅行垫包括旅行垫本体、电池槽、石墨烯发热层、导线,其中旅行垫本体含有远红外发射层,且导线连接着远红外发射层和石墨烯发热层,故造成了清洗困难。但是长期使用不清洗,人体产生的皮屑会附着在理疗垫上,容易导致细菌、螨虫等滋生,对人体不利,且导致远红外性能降低,使用寿命变短。目前抗菌性远红外纤维一般通过加入抗菌剂及远红外粉末制得,但是其抗菌及红外性能效果不佳,因此,开发一种安全环保、抗菌耐久的远红外纤维很有必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纺织品越来越追求舒适、健康和环保。棉等天然纤维吸汗导湿,保暖舒适,健康环保,但天然纤维易受微生物的侵害,导致纤维理化性能的劣化,并成为致病菌繁殖和产生过程中的重要媒介。远红外纤维是在纤维加工过程中添加了能吸收不同波长的远红外线,进而又能辐射远红外线的远红外吸收剂而制得的一种功能纤维。远红外纤维的远红外辐射不但具有保温功效,辐射的远红外线还具有活化细胞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及抑菌防臭的功效,是兼具保温、保健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理疗旅行垫的远红外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壳聚糖加入至250mL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至100‑130℃,搅拌反应2‑3h,离心,水洗,直到溶液呈中性,得脱乙酰化壳聚糖;S2将步骤S1所得脱乙酰化壳聚糖加入至50mL异丙醇中,搅拌,逐渐加热至70‑90℃,再加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搅拌反应8‑14h,反应结束后加入150mL丙酮沉淀,分离,洗涤,干燥,得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S3将硫氰酸钠水溶液加热至70‑90℃,搅拌加入步骤S2所得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与聚丙烯腈,反应3‑5h,得纺丝原液;S4将氧化锆、二氧化钛和电石气按质量比2:1:3加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理疗旅行垫的远红外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壳聚糖加入至250mL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至100-130℃,搅拌反应2-3h,离心,水洗,直到溶液呈中性,得脱乙酰化壳聚糖;S2将步骤S1所得脱乙酰化壳聚糖加入至50mL异丙醇中,搅拌,逐渐加热至70-90℃,再加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搅拌反应8-14h,反应结束后加入150mL丙酮沉淀,分离,洗涤,干燥,得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S3将硫氰酸钠水溶液加热至70-90℃,搅拌加入步骤S2所得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与聚丙烯腈,反应3-5h,得纺丝原液;S4将氧化锆、二氧化钛和电石气按质量比2:1:3加入至纳米级分散研磨机内,研磨1h,得纳米粉末;向纳米粉末中加入乙二醇和分散剂,搅拌,得纳米粉末分散液;S5将步骤S3所得纺丝原液降温至50-60℃,加入步骤S4所得纳米粉末分散液、过硫酸铵、乙二醇和乙二醛,加入量分别为纺丝原液质量的4-6%、0.05-0.1%、0.1-0.5%和3-5%,搅拌30-50min,得可纺溶液;S6将步骤S5所得可纺溶液进行湿法纺丝,并经过卷绕、拉伸、卷曲、松弛热定型后切断,打包入库,其中纺丝温度为40℃,纺丝线速为4.5m/min,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秀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富琳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