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清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577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清污机,包括多个清污单体,每个清污单体包括竖直设置的门架、第一收集舱、第二收集舱及第三收集舱,所述门架包括左、右两立柱及插接在左、右两立柱上端的横架,所述立柱上端分别设有电机及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盘,所述第一收集舱和第二收集舱可依靠滑轮与所述传动盘传动连接,从而在立柱内上下滑行,所述第三收集舱内设有用于抽取河道淤泥的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传统河道清理机械手只能捕捞一部分污染物而无法全面清理河道污染物的问题,同时还用于解决传统河道清理设备更无法分类清理河道污染物的问题,另外,所述河道清污机还可清理河道淤积的污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清污机
本技术涉及清污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清污机。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农业及旅游业的发展,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清除河道污染物是治理污染的必要程序,内河道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且内河道污染也最为严重,内河道流向外河道的出口通常设置有污染物清除装置,即通过设置栅栏,将垃圾阻挡与栅栏前,栅栏前的垃圾堆积到一定程度,再通过机械手清除栅栏前的垃圾,但是由于垃圾漂浮在河水中而不易聚拢,清除较为费时费力。另外,所述机械手只能捕捞一部分体型较大的污染物,对于较小的污染物则需要另外设法捕捞,而且对于河道口淤积的污泥也无法进行有效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清污机,用于解决传统河道清理机械手只能捕捞一部分污染物而无法全面清理河道污染物的问题,同时还用于解决传统河道清理设备更无法分类清理河道污染物的问题,另外,所述河道清污机还可清理河道淤积的污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道清污机,包括多个并列的清污单元,每个清污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门架、第一收集舱、第二收集舱及第三收集舱,所述门架包括左、右两立柱及插接在左、右两立柱上端的横架,所述立柱上端分别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河道清污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道清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列的清污单元,每个清污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门架、第一收集舱、第二收集舱及第三收集舱,所述门架包括左、右两立柱及插接在左、右两立柱上端的横架,所述立柱上端分别设有电机及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盘,立柱内与所述传动盘相对应的竖直方向上开设有滑槽,立柱前侧为第一收集舱和第二收集舱,所述第一收集舱和第二收集舱均为长方体型的盒体,且第一收集舱设在第二收集舱下部,第一收集舱的底板与河底相接处,第二收集舱的底板与第一收集舱的顶板相邻,所述盒体与所述立柱相背离的一面均设有开口,盒体靠近立柱的一侧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后端的盒体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传动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清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列的清污单元,每个清污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门架、第一收集舱、第二收集舱及第三收集舱,所述门架包括左、右两立柱及插接在左、右两立柱上端的横架,所述立柱上端分别设有电机及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盘,立柱内与所述传动盘相对应的竖直方向上开设有滑槽,立柱前侧为第一收集舱和第二收集舱,所述第一收集舱和第二收集舱均为长方体型的盒体,且第一收集舱设在第二收集舱下部,第一收集舱的底板与河底相接处,第二收集舱的底板与第一收集舱的顶板相邻,所述盒体与所述立柱相背离的一面均设有开口,盒体靠近立柱的一侧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后端的盒体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传动盘通过卷扬钢丝绳实现传动连接,所述第三收集舱设在立柱的后侧且与第一收集舱前后相对应,第三收集舱为开口朝向第一收集舱滤网的长方体型结构,在第三收集舱的底面设有用于抽取污泥的泵机,所述泵机连接有通往外部的泵泥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舱开口处的底板向外延伸设有梯形的第一活动网板,所述第二收集舱开口处的底板向外延伸设有梯形的第二活动网板,所述梯形的第一活动网板与第一收集舱的底板之间通过设置第一铰链轮实现活动连接,所述梯形的第二活动网板与第二收集舱的底板之间通过设置第二铰链轮实现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轮、第二铰链轮均通过卷扬钢丝绳与传动盘实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先彭彦生杨良山蒋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商禹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