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49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碳酸酯30‑60份、聚氨酯5‑25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1‑5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1‑2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0.3‑1份、双丁香酚封端聚硅氧烷2‑10份、芳砜纶1‑5份、抗菌剂2‑8份、硬脂酸丁酯0.5‑1.8份、抗氧剂0.1‑0.8份、改性蒙脱土2‑8份、纳米氧化铝1‑5份、纳米碳酸钙1‑5份、氧化石墨烯0.3‑1.5份、3,4‑乙烯二氧噻吩0.5‑2份、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0.1‑0.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抗菌性、抗静电性能优异,耐热性和耐老化性好。

Antistatic antistat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e material for a mobile phone shel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bile phone shell with antistat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e materials, its raw materials according to parts by weight: 30 polycarbonate including 60 copies, 25 copies, 5 polyurethane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1 5, styrene 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1 2 copies, 0.3 CTBN 1 eugenol and double terminated polysiloxane 2 10, PSA 1 5 copies, 8 copies, 2 antibacterial agent butyl stearate 0.5 1.8 copies, 0.8 copies, antioxidant 0.1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2 8 copies, 5 copies, 1 nano alumina nano calcium carbonate 5, 1 the oxidation of graphene 0.3 1.5, 3,4 two ethylene oxygen 0.5 2 thiophene phosphite three (2, 4 Di tert butyl phenyl ester) 0.1 0.8. The mobile phone shell of the invention has antibacterial and antistat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excellent antistatic and antistatic properties, and good heat resistance and aging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壳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已经经过了数次升级换代,直至现在,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并逐渐向功能多样化发展。手机外壳是手机强力的防护伞,能保护手机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同时能有效减少灰尘的侵袭,增强手机的使用寿命。常规的手机外壳材料主要有PC、ABS以及PC和ABS复合三种类型的外壳材料。PC学名聚碳酸酯,其具有强度高、抗拉伸强度和抗弯曲强度较高、耐高温、长期使用可耐130摄氏度温度环境、透明性好、无毒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手机外壳的重要材料。但是现有的聚碳酸酯其抗菌性和抗静电性不是很好,在手机使用的过程中,人的双手在手机外壳沾着的细菌会在握持的物品上广泛传播,形成污染源,同时手机外壳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静电,更严重的会带来人身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抗菌性、抗静电性能优异,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能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碳酸酯30-60份、聚氨酯5-25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1-5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1-2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0.3-1份、双丁香酚封端聚硅氧烷2-10份、芳砜纶1-5份、抗菌剂2-8份、硬脂酸丁酯0.5-1.8份、抗氧剂0.1-0.8份、改性蒙脱土2-8份、纳米氧化铝1-5份、纳米碳酸钙1-5份、氧化石墨烯0.3-1.5份、3,4-乙烯二氧噻吩0.5-2份、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0.1-0.8份。优选地,所述抗菌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油茶果壳粉碎后过筛,然后加入蒸馏水和戊二醛,搅拌均匀后加入盐酸,室温下反应3-5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A;将硝酸银、硝酸钇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物料A,在40-50℃下搅拌反应2-5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抗菌剂。优选地,在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中,油茶果壳、戊二醛、盐酸中氯化氢的重量比为20-35:0.1-1:0.3-1.5。优选地,在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中,硝酸银、硝酸钇、物料A的重量比为20-30:10-35:1。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264、抗氧剂2921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改性蒙脱土的改性剂为单宁酸、聚乙烯醇、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铝为改性纳米氧化铝;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铝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二乙醇胺、甲醛溶液加入水中,在55-60℃下搅拌反应3-5h,反应结束升温至85-90℃减压抽真空除去生成的水,降温至55-60℃后加入亚磷酸二苯酯,搅拌反应3-5h得到物料A;将物料A、二甲基二氯硅烷和三乙胺加入二氯甲烷中,搅拌均匀后反应2-5h,然后加入纳米氧化铝,搅拌反应1-3h,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得到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铝。优选地,在改性纳米氧化铝的制备过程中,二乙醇胺、甲醛溶液、亚磷酸二苯酯的重量比为0.5-1.5:0.3-1:1.5-3。优选地,在改性纳米氧化铝的制备过程中,物料A、二甲基二氯硅烷、纳米氧化铝的重量比为20-35:2-8:5-15。本专利技术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以聚碳酸酯为主料,同时加入了聚氨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对其进行改性,体系的相容性好,赋予体系优异的韧性;双丁香酚封端聚硅氧烷加入体系中,其能以醚键与聚碳酸酯进行连接,在保持其他力学性能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低温抗冲击性能、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热分解温度,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热稳定性;硬脂酸丁酯加入体系中,与纳米碳酸钙具有协同作用,在保持材料拉伸强度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抗静电性;氧化石墨烯加入体系中,其中的3,4-乙烯二氧噻吩能原位聚合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提高了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与改性蒙脱土、纳米氧化铝、纳米碳酸钙配合后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抗静电性、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优选方式中,在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中,油茶果壳对银离子和钇离子进行了吸附,将其加入体系中,在体系中分散均匀,显著提高了体系的抗菌性,同时提高了体系的耐热性,改善了聚碳酸酯耐热性欠佳的缺陷;优选方式中,在改性氧化铝的制备过程中,首先以二乙醇胺、甲醛和亚磷酸二苯酯为原料,使三者发生了反应,得到了含磷和氮的羟基化合物物料A,将物料A、二甲基二氯硅烷与纳米氧化铝混合后,二甲基二氯硅烷中的氯分别与物料A和纳米氧化铝表面的羟基发生了反应,从而将三者结合为一体,从而将磷、氮和硅原子引入到了纳米氧化铝的表面,将其加入体系中,显著提高了材料的耐热性和阻燃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碳酸酯60份、聚氨酯5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5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1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1份、双丁香酚封端聚硅氧烷2份、芳砜纶5份、抗菌剂2份、硬脂酸丁酯1.8份、抗氧剂0.1份、改性蒙脱土8份、纳米氧化铝1份、纳米碳酸钙5份、氧化石墨烯0.3份、3,4-乙烯二氧噻吩2份、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0.1份。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碳酸酯30份、聚氨酯25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1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2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0.3份、双丁香酚封端聚硅氧烷10份、芳砜纶1份、抗菌剂8份、硬脂酸丁酯0.5份、抗氧剂0.8份、改性蒙脱土2份、纳米氧化铝5份、纳米碳酸钙1份、氧化石墨烯1.5份、3,4-乙烯二氧噻吩0.5份、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0.8份。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碳酸酯38份、聚氨酯2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2.6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1.8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0.5份、双丁香酚封端聚硅氧烷9份、芳砜纶1.8份、抗菌剂6份、硬脂酸丁酯0.7份、抗氧剂10100.7份、改性蒙脱土3份、纳米氧化铝4份、纳米碳酸钙2.6份、氧化石墨烯1.3份、3,4-乙烯二氧噻吩1份、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0.6份;其中,所述抗菌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油茶果壳粉碎后过筛,然后加入蒸馏水和戊二醛,搅拌均匀后加入盐酸,其中,油茶果壳、戊二醛、盐酸中氯化氢的重量比为35:0.1:1.5,室温下反应3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A;将硝酸银、硝酸钇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物料A,其中,硝酸银、硝酸钇、物料A的重量比为20:35:1,在40℃下搅拌反应5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抗菌剂;所述改性蒙脱土的改性剂为单宁酸;所述纳米氧化铝为改性纳米氧化铝;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铝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二乙醇胺、甲醛溶液加入水中,在60℃下搅拌反应3h,反应结束升温至90℃减压抽真空除去生成的水,降温至55℃后加入亚磷酸二苯酯,其中,二乙醇胺、甲醛溶液、亚磷酸二苯酯的重量比为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碳酸酯30‑60份、聚氨酯5‑25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1‑5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1‑2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0.3‑1份、双丁香酚封端聚硅氧烷2‑10份、芳砜纶1‑5份、抗菌剂2‑8份、硬脂酸丁酯0.5‑1.8份、抗氧剂0.1‑0.8份、改性蒙脱土2‑8份、纳米氧化铝1‑5份、纳米碳酸钙1‑5份、氧化石墨烯0.3‑1.5份、3,4‑乙烯二氧噻吩0.5‑2份、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0.1‑0.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碳酸酯30-60份、聚氨酯5-25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1-5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1-2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0.3-1份、双丁香酚封端聚硅氧烷2-10份、芳砜纶1-5份、抗菌剂2-8份、硬脂酸丁酯0.5-1.8份、抗氧剂0.1-0.8份、改性蒙脱土2-8份、纳米氧化铝1-5份、纳米碳酸钙1-5份、氧化石墨烯0.3-1.5份、3,4-乙烯二氧噻吩0.5-2份、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0.1-0.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油茶果壳粉碎后过筛,然后加入蒸馏水和戊二醛,搅拌均匀后加入盐酸,室温下反应3-5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A;将硝酸银、硝酸钇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物料A,在40-50℃下搅拌反应2-5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抗菌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中,油茶果壳、戊二醛、盐酸中氯化氢的重量比为20-35:0.1-1:0.3-1.5。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手机外壳用抗菌抗静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中,硝酸银、硝酸钇、物料A的重量比为20-30:10-3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佩金红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酷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