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全善专利>正文

吊式起重机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6326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4:54
一种吊式起重机械装置,包含:一基座单元,具有一第一板体;一第二板体,位于该第一板体一端底面处;与一第三板体,位于该第二板体一端底面处;一承载单元,具有一定位座,位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二板体前端处;与二叉板,组装于该定位座前端处;一平衡单元,位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三板体处而呈连结状态;一伺服单元,设置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一板体处;及一吊挂单元,设置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一板体处;借此,利用该伺服单元感应该承载单元所承载外物时,马上计算整体达到平衡配重所需数值并传递指令,并于该平衡单元供外来的配重块进行吊挂,借以保持吊挂过程中的平衡稳定性及提升安全性的目的。

Lifting lifting machine

A hanging type lifting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unit having a first plate body; a second plate,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plate body at the bottom; and a third plate body,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plate at the bottom; a bearing unit has a front seat, a second the body is located in the base unit; and the two fork plate assembled on the positioning seat at the front end; a balance unit, the third body located in the base unit and a link state; a servo unit, a first plat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unit; and a hang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first unit. On the base unit; thereby, the servo unit senses the bearing unit for carrying objects, immediately calculated overall reach the required values and balance weight transfer instructions, and to the balance of the unit for the counterweight hanging outsid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urpose of holding the balance stability and improving safety during the hang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式起重机械装置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吊式起重机械装置,尤指一种应用于吊挂设备(例如:天车)时,能保持吊挂过程中的平衡稳定性及提升安全性的目的。
技术介绍
目前堆高机主要是用来针对成件或大量堆栈的货物进行装卸、堆栈或运输作业的工业车辆,由于可提供货物的垂直升降及水平移动功能,故能将搬运及运输过程机械化,借以减少人力使用,减少货物损坏,并提高装卸效率。由此可知,无论是运送货物或执行工程,都需要仰赖堆高机,而现今工厂或企业大多都设有仓库或仓储方便管理物料及货物,当人力去搬运时,而有些货物可能因重量很重造成搬运人员受伤,又可能因重量很重而无法依靠人力去搬运,因此有些企业会购入堆高机进行搬运作业,而堆高机又称叉架起货机或叉式起重机,是指工厂、仓储等地方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栈及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借此堆高机可以大幅缩短搬运时间及搬运各种物品,更能将物品轻松堆至高处,又能防止人员受伤。再者,有些企业在于工厂会在室内架设天车,用来搬运货物至堆高机无法行经的场地,甚至能用于吊挂模具及器械并直接移动到机台上进行作业,而使用完的模具及器械,更能借由天车来搬运收纳。因此,不论是在传统或高科技工业都是很常见的物品搬运工具,堆高机主要是以水平搬运为主,机动性高,而天车则是主要以垂直搬运为主,机动性较低,但是两者各有互相取代之处。依上述而言,堆高机在于搬运时尽管机动性高,但可能遇到场地限制而无法进入,而堆高机移动转弯时需要较大的空间,因此货架就需要配合堆高机而放置,进而降低空间及场地的利用性,而天车在于使用时虽然较无场地限制,但无法具有像堆高机一样可连同栈板托起搬运及堆栈,且更因为天车是由上往下吊置搬运,因此一遇到需要放置架子中时需要人力去推至放置处,而架子不固定也有可能使其倾倒,不仅于运作上不方便更有可能导致工安意外,实为一大弊端问题,而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吊挂设备(例如:天车)时,能保持使用过程中的平衡稳定性及提升安全性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吊式起重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座单元,具有一第一板体,其顶端面设有至少一呈纵向贯穿状而形成的嵌设孔与一呈凹陷状而形成的枢设槽;一第二板体,位于该第一板体一端底面处,该第二板体其整体呈L状而界定出一垂直段以及一水平段,其中该垂直段一端面形成有二由下而上呈延伸状的纵向接合部,该水平段一端面形成有二由下而上呈适当延伸状的纵向接合部;与一第三板体,其一端形成有二由下而上呈适当延伸状的纵向接合部;该第三板体的各纵向接合部则对应于该第二板体的水平段的各纵向接合部而呈组配型态,并于该第三板体其顶端面设有至少一呈纵向贯穿状而形成的轴孔;一承载单元,具有一定位座,其后端面设有二由下而上呈适当延伸状的纵向接合部,该定位座的二纵向接合部则对应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二板体的垂直段所设的二纵向接合部而呈组配型态,使该承载单元固定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二板体前端处;又该定位座其前端面则设有二由左而右呈贯穿延伸状的横向接合部;与二叉板,其各整体呈L状而界定出一垂直段及一水平段;并于该垂直段后端面处设有二由左而右呈延伸状的横向接合部,该二叉板的各垂直段的二横向接合部则对应于该定位座的二横向接合部而呈组配型态,使该二叉板组装于该定位座前端处,而借以调整该二叉板间的距离位置;一平衡单元,具有至少一配重杆,各其前端处设有二枢耳,令该基座单元的第三板体设于该各配重杆的二枢耳间而呈组配型态,并于该各配重杆其前端顶面处设有一呈纵向贯穿于该二枢耳而形成的轴孔,该各配重杆的轴孔则分别对应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三板体的各轴孔处;又该各配重杆其后段顶面处则设有至少一凹陷区;与至少一致动轴,各为一水平段及一垂直段而形成,该垂直段位于该水平段一端下方处呈延伸状且插设于该配重杆的二枢耳与该基座单元的第三板体的各轴孔处,而该水平段则贴置于该配重杆顶端面处,使该平衡单元与该基座单元呈连结状态;并于该各致动轴的垂直段顶端面处设有一呈凹陷状的传动轴孔;一伺服单元,具有至少一机体,设置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一板体的各嵌设孔处;至少一平衡感应装置,设置于该各机体内,用以感应该承载单元所承载外物时,马上计算整体达到平衡配重所需数值并传递指令;以及至少一动力输出轴,凸伸于该各机体底端面且枢接于该平衡单元的致动轴的垂直段所设的传动轴孔处,该各动力输出轴接收到该各平衡感应装置所传递指令时,借以传递动力而带动该平衡单元呈左右摆动展开状态以达到平衡状态;及一吊挂单元,具有一吊挂座,设置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一板体的枢设槽呈固定状态,该吊挂座设有一呈纵向贯穿状的鱼眼孔;与一吊挂杆,其顶端形成有一吊挂孔,而其底端则形成有一万向球轴,借由该吊挂杆的万向球轴设置于该吊挂座的鱼眼孔处呈活动状态,使该吊挂杆具有调整任何角度的效果。由于本技术的吊式起重机械装置,其功效在于:搭配一吊挂设备(例如:天车)用以承载货物而进行吊挂搬移动作,利用该吊挂单元的吊挂杆供该吊挂设备的吊具勾住,当该承载单元的二叉板的各水平段插入于一栈板的插口处;当该吊挂设备的吊具对该吊挂单元的吊挂杆进行吊起而缓缓上升时,该伺服单元的各机体内的平衡感应装置则马上感应计算该承载单元所承载于该栈板上的货物其整体重量,进而马上计算整体达到平衡配重所需数值并传递指令至该动力输出轴,由于该各动力输出轴枢接于该平衡单元的各致动轴的垂直段所设的传动轴孔处;因此,该动力输出轴接收到该平衡感应装置所传递指令时,借以传递动力而带动该平衡单元的各配重杆呈左右摆动展开状态以达到平衡状态;并于该配重杆其后段顶面处所设的各凹陷区供外来的配重块进行吊挂,借以达到平衡状态而防止晃动甚至偏移,当该基座单元受到该吊挂设备的吊具吊挂搬移过程中,由于该吊挂杆的万向球轴设置于该吊挂座的鱼眼孔处而呈活动状态,使用者可推动该基座单元以适时改变角度,而运至预定的卸物区后再将该基座单元缓缓下降静止,借以完成搬移动作,借此,进而达到应用于吊挂设备(例如:天车)时,能保持吊挂过程中的平衡稳定性及提升安全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该基座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该承载单元与该基座单元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该平衡单元与该基座单元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该基座单元、该平衡单元、该伺服单元与该吊挂单元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吊式起重机械装置,包含:一基座单元1、一承载单元2、一平衡单元3、一伺服单元4及一吊挂单元5;其中:该基座单元1,具有一第一板体11,选自钢材或铁材的任一者金属材质,该基座单元1其顶端面设有至少一呈纵向贯穿状而形成的嵌设孔111与一呈凹陷状而形成的枢设槽112;一第二板体12,选自钢材或铁材的任一者金属材质,位于该第一板体11一端底面处,该第二板体12其整体呈L状而界定出一垂直段121以及一水平段122,其中该垂直段121一端面形成有二由下而上呈延伸状的纵向接合部1211,该水平段122一端面形成有二由下而上呈适当延伸状的纵向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吊式起重机械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式起重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座单元,具有一第一板体,其顶端面设有至少一呈纵向贯穿状而形成的嵌设孔与一呈凹陷状而形成的枢设槽;一第二板体,位于该第一板体一端底面处,该第二板体其整体呈L状而界定出一垂直段以及一水平段,其中该垂直段一端面形成有二由下而上呈延伸状的纵向接合部,该水平段一端面形成有二由下而上呈适当延伸状的纵向接合部;与一第三板体,其一端形成有二由下而上呈适当延伸状的纵向接合部;该第三板体的各纵向接合部则对应于该第二板体的水平段的各纵向接合部而呈组配型态,并于该第三板体其顶端面设有至少一呈纵向贯穿状而形成的轴孔;一承载单元,具有一定位座,其后端面设有二由下而上呈适当延伸状的纵向接合部,该定位座的二纵向接合部则对应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二板体的垂直段所设的二纵向接合部而呈组配型态,使该承载单元固定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二板体前端处;又该定位座其前端面则设有二由左而右呈贯穿延伸状的横向接合部;与二叉板,其各整体呈L状而界定出一垂直段及一水平段;并于该垂直段后端面处设有二由左而右呈延伸状的横向接合部,该二叉板的各垂直段的二横向接合部则对应于该定位座的二横向接合部而呈组配型态,使该二叉板组装于该定位座前端处,而借以调整该二叉板间的距离位置;一平衡单元,具有至少一配重杆,各其前端处设有二枢耳,令该基座单元的第三板体设于该各配重杆的二枢耳间而呈组配型态,并于该各配重杆其前端顶面处设有一呈纵向贯穿于该二枢耳而形成的轴孔,该各配重杆的轴孔则分别对应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三板体的各轴孔处;又该各配重杆其后段顶面处则设有至少一凹陷区;与至少一致动轴,各为一水平段及一垂直段而形成,该垂直段位于该水平段一端下方处呈延伸状且插设于该配重杆的二枢耳与该基座单元的第三板体的各轴孔处,而该水平段则贴置于该配重杆顶端面处,使该平衡单元与该基座单元呈连结状态;并于该各致动轴的垂直段顶端面处设有一呈凹陷状的传动轴孔;一伺服单元,具有至少一机体,设置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一板体的各嵌设孔处;至少一平衡感应装置,设置于该各机体内,用以感应该承载单元所承载外物时,马上计算整体达到平衡配重所需数值并传递指令;以及至少一动力输出轴,凸伸于该各机体底端面且枢接于该平衡单元的致动轴的垂直段所设的传动轴孔处,该各动力输出轴接收到该各平衡感应装置所传递指令时,借以传递动力而带动该平衡单元呈左右摆动展开状态以达到平衡状态;及一吊挂单元,具有一吊挂座,设置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一板体的枢设槽呈固定状态,该吊挂座设有一呈纵向贯穿状的鱼眼孔;与一吊挂杆,其顶端形成有一吊挂孔,而其底端则形成有一万向球轴,借由该吊挂杆的万向球轴设置于该吊挂座的鱼眼孔处呈活动状态,使该吊挂杆具有调整任何角度的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式起重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座单元,具有一第一板体,其顶端面设有至少一呈纵向贯穿状而形成的嵌设孔与一呈凹陷状而形成的枢设槽;一第二板体,位于该第一板体一端底面处,该第二板体其整体呈L状而界定出一垂直段以及一水平段,其中该垂直段一端面形成有二由下而上呈延伸状的纵向接合部,该水平段一端面形成有二由下而上呈适当延伸状的纵向接合部;与一第三板体,其一端形成有二由下而上呈适当延伸状的纵向接合部;该第三板体的各纵向接合部则对应于该第二板体的水平段的各纵向接合部而呈组配型态,并于该第三板体其顶端面设有至少一呈纵向贯穿状而形成的轴孔;一承载单元,具有一定位座,其后端面设有二由下而上呈适当延伸状的纵向接合部,该定位座的二纵向接合部则对应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二板体的垂直段所设的二纵向接合部而呈组配型态,使该承载单元固定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二板体前端处;又该定位座其前端面则设有二由左而右呈贯穿延伸状的横向接合部;与二叉板,其各整体呈L状而界定出一垂直段及一水平段;并于该垂直段后端面处设有二由左而右呈延伸状的横向接合部,该二叉板的各垂直段的二横向接合部则对应于该定位座的二横向接合部而呈组配型态,使该二叉板组装于该定位座前端处,而借以调整该二叉板间的距离位置;一平衡单元,具有至少一配重杆,各其前端处设有二枢耳,令该基座单元的第三板体设于该各配重杆的二枢耳间而呈组配型态,并于该各配重杆其前端顶面处设有一呈纵向贯穿于该二枢耳而形成的轴孔,该各配重杆的轴孔则分别对应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三板体的各轴孔处;又该各配重杆其后段顶面处则设有至少一凹陷区;与至少一致动轴,各为一水平段及一垂直段而形成,该垂直段位于该水平段一端下方处呈延伸状且插设于该配重杆的二枢耳与该基座单元的第三板体的各轴孔处,而该水平段则贴置于该配重杆顶端面处,使该平衡单元与该基座单元呈连结状态;并于该各致动轴的垂直段顶端面处设有一呈凹陷状的传动轴孔;一伺服单元,具有至少一机体,设置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一板体的各嵌设孔处;至少一平衡感应装置,设置于该各机体内,用以感应该承载单元所承载外物时,马上计算整体达到平衡配重所需数值并传递指令;以及至少一动力输出轴,凸伸于该各机体底端面且枢接于该平衡单元的致动轴的垂直段所设的传动轴孔处,该各动力输出轴接收到该各平衡感应装置所传递指令时,借以传递动力而带动该平衡单元呈左右摆动展开状态以达到平衡状态;及一吊挂单元,具有一吊挂座,设置于该基座单元的第一板体的枢设槽呈固定状态,该吊挂座设有一呈纵向贯穿状的鱼眼孔;与一吊挂杆,其顶端形成有一吊挂孔,而其底端则形成有一万向球轴,借由该吊挂杆的万向球轴设置于该吊挂座的鱼眼孔处呈活动状态,使该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全善
申请(专利权)人:黄全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