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智能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624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智能上料装置,包括传送装置、储存仓,传送装置处于储存仓的下端,储存仓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原料输送到传送装置上的输料机构,输料机构包括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第三出料管,第一出料管上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启闭器,第二出料管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启闭器,第三出料管上设置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三启闭器;依次与三个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的触发电路,并根据三个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值输出相应的输出触发信号;执行电路与触发电路耦接,根据触发信号输出值进行逻辑运算后使三个启闭器按顺序依次开启。以上方案解决了由于储存仓内剩余大量的原料未被充分利用,上料装置的原料输出率低的问题。

A kind of concrete intelligent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crete intelligent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device, storage, transfer device in the storage bin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torage bin for the raw materials into a material transport mechanism on the conveyor, conve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discharge tube, second discharging pipe, third discharge pipes first, the discharg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ressure sensor, the first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second discharging tub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pressure sensors and second hoist device, third discharging tube is provided with third pressure sensors and third hoist device; in turn with three pressure sensor output end is coupled to the trigger circuit, and according to the three pressure sensors output output the corresponding output trigger signal; the executive circuit and trigger circuit are coupled according to the trigger signal output value of the three logical operation after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are sequentially opened Rev. The above scheme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raw material output rate of the feeding device is low because the remaining large amount of raw materials in the storage bin are not fully uti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智能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智能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搅拌站主要用于混凝土工程,主要用途为搅拌混合混凝土,也叫砼搅拌站。搅拌站的分类有多种,如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等。在大型的施工现场经常可以见到混凝土搅拌站,这种搅拌站通过将水泥、砂子、石子、水等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放置到搅拌室内,并进行充分地混合搅拌。水泥、沙子、石子等原料在输送到搅拌室内搅拌之前,通常是放置于储存仓内。储存仓的底部设置一个出料管,并在出料管的底部设置传送装置,需要给搅拌室上料时,通过传送装置将待搅拌原料从储存仓内输送到搅拌室内。为了使储存仓能堆积了大量的搅拌原料,会增大储存仓的体积,使储存仓的底部面积增大。这样会使处于出料管上部的原料先于出料管四周的原料输出,并且会导致储存仓内剩余大量的原料未被充分利用,降低上料装置的原料输出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智能上料装置,解决了由于储存仓内剩余大量的原料未被充分利用,上料装置的原料输出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智能上料装置,包括传送装置、储存仓,传送装置处于储存仓的下端,所述储存仓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原料输送到传送装置上的输料机构,输料机构包括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以及第三出料管;第一出料管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出料管的底部设有第一启闭器;第二出料管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出料管的底部设有第二启闭器;第三出料管内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三出料管的底部设有第三启闭器;输料机构还包括触发电路、执行电路;触发电路依次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并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值输出相应的输出触发信号;执行电路与触发电路耦接,根据触发信号输出值进行逻辑运算后使第一启闭器、第二启闭器、第三启闭器按顺序依次开启。通过采用上书技术方案:输料机构通过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与第三出料管将储存仓内的原料通过传送装置输送到搅拌室内。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将第一出料管上端负重大小转换成相应电压值的作用;第二压力传感器将第二出料管上端负重大小转换成相应电压值的作用;第三压力传感器将第三出料管上端负重大小转换成相应电压值的作用;首先,触发电路起到根据三组电压值,依次对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第三出料管上是否有原料进行判断的作用;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第三出料管上都有原料时,触发电路具有使第一启闭器优于第二启闭器、第二启闭器优于第三启闭器开启的作用;执行电路起到根据触发电路输出的触发信号依次开启第一启闭器、第二启闭器、第三启闭器的作用。储存仓输出原料时,通过触发电路、执行电路使储存仓底部的出料管依次开启,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储存仓内剩余大量的原料未被充分利用,上料装置的原料输出率低的问题。优选的,所述触发电路包括检测电路、逻辑电路;检测电路依次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连接,并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值输出相应的逻辑值;逻辑电路与检测电路耦接,根据逻辑值输出相应的触发信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电路具有检测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第三出料管上端是否有原料并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的作用;触发电路根据检测电路输出的检测值,通过逻辑运算后向执行电路输出使第一启闭器、第二启闭器、第三启闭器依次开启的触发信号。优选的,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输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一稳定电压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二稳定电压连接;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三稳定电压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运算放大器具有检测第一出料管上是否有原料的作用,当第一出料管上有原料时,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大于第一稳定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高电压,反之输出低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具有检测第二出料管上是否有原料的作用,当第二出料管上有原料时,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大于第二稳定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高电压,反之输出低电压;第三运算放大器具有检测第三出料管上是否有原料的作用,当第三出料管上有原料时,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大于第三稳定电压,第三运算放大器输出高电压,反之输出低电压。优选的,所述逻辑电路包括第一非门、第一或门、第二非门、第二或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非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与门的两输入端分别与第一非门的输出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非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与门的两输入端分别与第二非门的输出端、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始时储存仓储存大量原料,从而使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元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均输出高电压;当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值为高电压时,通过第一非门与第一与门输入端连接,从而使第一与门的输出端低电压,从而达到抑制第二启闭器开启的目的;当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值为低电压时,第二启闭器开启;当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值为高电压时,通过第二非门与第二与门输入端连接,从而使第二与门的输出端低电压,从而达到抑制第三启闭器开启的目的;当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值为低电压时,第三启闭器开启。优选的,所述执行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控制元件、第二控制元件、第三控制元件;第一控制元件与第一启闭器串联连接,第一控制元件具有第一触发门,第一触发门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控制元件与第二启闭器串联连接,第二控制元件具有第二触发门,第二触发门与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控制元件与第三启闭器串联连接,第三控制元件具有第三触发门,第三触发门与所述第二与的输出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触发门具有控制第一启闭器通断的作用,第一控制元件与第一启闭器串联连接,具有控制第一启闭器开启或关闭的作用;第二触发门具有控制第二启闭器通断的作用,第二控制元件与第二启闭器串联连接,具有控制第二启闭器开启或关闭的作用;第三触发门具有控制第三启闭器通断的作用,第三控制元件与第三启闭器串联连接,具有控制第三启闭器开启或关闭的作用。优选的,所述输料机构还包括使第一启闭器、第二启闭器、第三启闭器关闭电路;第一启闭器、第二启闭器、第三启闭器并联连接于闭合电路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闭合电路通过使第一启闭器或第二启闭器或第三启闭器关闭,进而达到使第一出料管或第二出料管或第三出料管闭合的目的。优选的,所述闭合电路包括复合开关,关闭电路通过复合开关与执行电路耦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合开关具有同时控制执行电路与闭合电路作用,通过复合开会起到选通执行电路或闭合电路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解决了由于储存仓内剩余大量的原料未被充分利用,上料装置的原料输出率低的问题;2.提高了储存仓的利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电路图。图中:1、传送装置;2、储存仓;3、第一出料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凝土智能上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智能上料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储存仓(2),传送装置(1)处于储存仓(2)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仓(2)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原料输送到传送装置(1)上的输料机构,输料机构包括第一出料管(3)、第二出料管(4)以及第三出料管(5);第一出料管(3)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出料管(3)的底部设有第一启闭器(6);第二出料管(4)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出料管(4)的底部设有第二启闭器(7);第三出料管(5)内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三出料管(5)的底部设有第三启闭器(8);输料机构还包括触发电路(9)、执行电路(10);触发电路(9)依次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并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值输出相应的输出触发信号;执行电路(10)与触发电路(9)耦接,根据触发信号输出值进行逻辑运算后使第一启闭器(6)、第二启闭器(7)、第三启闭器(8)按顺序依次开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智能上料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储存仓(2),传送装置(1)处于储存仓(2)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仓(2)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原料输送到传送装置(1)上的输料机构,输料机构包括第一出料管(3)、第二出料管(4)以及第三出料管(5);第一出料管(3)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出料管(3)的底部设有第一启闭器(6);第二出料管(4)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出料管(4)的底部设有第二启闭器(7);第三出料管(5)内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三出料管(5)的底部设有第三启闭器(8);输料机构还包括触发电路(9)、执行电路(10);触发电路(9)依次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并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值输出相应的输出触发信号;执行电路(10)与触发电路(9)耦接,根据触发信号输出值进行逻辑运算后使第一启闭器(6)、第二启闭器(7)、第三启闭器(8)按顺序依次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智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9)包括检测电路(11)、逻辑电路(12);检测电路(11)依次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连接,并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值输出相应的逻辑值;逻辑电路(12)与检测电路(11)耦接,根据逻辑值输出相应的触发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智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11)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输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一稳定电压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君雨虞泽都郭小平谭远龙虞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振惠通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