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绍舜专利>正文

旋推流淹没式好氧生物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201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4:07
一种旋推流淹没式好氧生物滤池,池体从前向后依次为导流区和旋推流反应区,两区通过隔板分隔,隔板与池底具有间隙;导流区中设有污水入口,隔板与池底的间隙为污水出口;旋推流反应区由下至上依次为曝气层、反应区填料层;曝气层的底部设有布气穿孔管,管体上开设有数个布气孔;反应区填料层中悬设有弹性填料,弹性填料上密集设有多根附着丝,附着丝的表面为附着表面,供好氧菌附着增殖后方为出水口。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产生异重流效应,使污水形成旋流态,水流犹如螺旋形推进反复通过反应区填料层接触反应,具有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双重功效,不仅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好,并且运行稳定,操作管理简单。

Swirling flow submerged aerobic biofilter

A rotary push flow submerged aerobic biological filter tank body from front to back were the diversion area and rotary plug flow reaction zone, two zone by partition, the partition and the bottom of the pool with a gap; the diversion area is arranged in a sewage entrance, baffles and bottom of pool for the sewage outlet; the reaction zone by rotating flow top layer, aeration reaction zone filler layer; aeration lay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gas distribution perforated pipe, pip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ir distribution holes; the reaction zone in the filler layer with suspended elastic filler, dense elastic fill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ttachment wires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silk for attachment surface for aerobic bacteria proliferation of rear attachment as the water outlet.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can produce current effect, make the sewage to form a rotary flow, flow like spiral propulsion repeatedly through the reaction zone filler layer contact reaction have dual effects of biofilm and activated sludge, not only on the sewage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and stable operation, simpl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推流淹没式好氧生物滤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推流淹没式好氧生物滤池,该滤池用于处理工业污水或生活污水。
技术介绍
淹没式生物滤池与其他生物滤池的主要不同在于:滤池内充满污水、滤料淹没在污水之中和采用人工供氧方式。具体地说,淹没式生物滤池具有以下特点:(1)供微生物固着生长的填料全部淹没在污水之中,相当于一种浸没在污水中的生物滤池,因此得名“淹没式生物滤池”;(2)采用与曝气池相似的鼓风曝气方法,提供微生物(好氧菌、好氧兼性菌)氧化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并具有一定的搅拌和混合作用,由于它相当于添加了供微生物栖息繁殖的填料的曝气池,所以又被称为接触鼓风曝气池;(3)净化污水主要依靠填料上的生物膜的作用,但池内尚存在一定浓度类似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处理构筑物,因此它综合了曝气池和生物滤池两者的作用。由于淹没式生物滤池具有上述特点,因此在我国小型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已获得应用。总的来说,淹没式生物滤池具有容积负荷高、停留时间短、有机物去除效果好、运行管理简单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如果设计或运行不当,容易引起滤料堵塞。综上,鼓风曝气淹没式生物滤池,具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双重作用与效果,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在污水处理时,水流自下而上近乎竖直地流动,污水在流经填料层后出水。这种传统的上流式处理存在水流形程短(通常仅3米多)、出水在池的一侧会产生短路的问题,给污水处理效果带来不利影响;二、鼓风曝气装置安装位置接近填料层下部,与池底的距离较大,易导致池底积泥的情况发生;三、上流式淹没生物滤池构造形式不够完善,仅能应用于小型有机性污水处理,在大中型规模的污水处理中难以推广。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专利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推流淹没式好氧生物滤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推流淹没式好氧生物滤池,包括至少一个水处理单元,所述水处理单元包括一池体,该池体所形成的内部空间沿其长度方向从前向后依次为导流区和旋推流反应区,两区之间通过一隔板分隔,且该隔板与所述池体的底部具有一间隙;其中,所述导流区中设有一污水入口,所述隔板与所述池体底部的间隙为该导流区的污水出口;污水通过所述污水入口进入导流区,经由所述污水出口向后推送进入所述旋推流反应区的下方;所述旋推流反应区沿池体的高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区分为曝气层以及反应区填料层;所述污水经推送,由所述导流区的污水出口向后流入所述旋推流反应区的曝气层,并在继续向后流动的同时向上流经所述反应区填料层,经处理后从池体后端上方的一出水口出水;其中,所述曝气层的底部沿池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至少一根布气穿孔管;所述布气穿孔管与一空气进口连通设置,用以将含有氧气的空气导入所述曝气层;并且所述布气穿孔管的管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数个布气孔,各所述布气孔朝向布气穿孔管侧部的斜下方开设;当所述布气穿孔管为一根时,布气穿孔管位于所述池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并距离池体的侧壁有一距离,用以形成一旋流态气水混合流;当所述布气穿孔管为多根时,各布气穿孔管平行且间隔设置,且两侧的布气穿孔管距离池体的侧壁有一距离,所述旋流态气水混合流形成于相邻两布气穿孔管之间以及布气穿孔管与池体的侧壁之间;在滤池的工作状态下,从所述池体的横截面角度观察,所述布气穿孔管的上方形成有上升的气水混合流,而相邻两布气穿孔管之间以及布气穿孔管与池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下降的气水混合流,上升的气水混合流与下降的气水混合流均贯穿于所述反应区填料层以及所述曝气层,两者共同构成所述旋流态气水混合流;所述反应区填料层中悬设有弹性填料,所述弹性填料密集填充于所述反应区填料层中,并相对所述池体定位;其中,所述弹性填料由多个便于菌类附着的条状填料组成,该条状填料包括一条状主体,该条状主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并朝向四周延伸密集设有多根附着丝,各所述附着丝的表面为附着表面,该附着表面供水流中的好氧菌附着增殖。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各所述布气孔朝向布气穿孔管侧部的斜下方开设”,构成各所述布气孔的出气气流对所述池底的水流产生扰动和水气混合。2.上述方案中,所述布气穿孔管的走向与池体长度方向一致,因此当池体内装满水后,通过开启鼓风机工作,使布气穿孔管开始出气,池体内的水由于异重流效应,将产生多个旋流态气水混合流;当池体正式开始污水处理工作,即,污水经由导流区进入旋推流反应区时,通过污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对原先的旋流态气水混合流产生推力,形成向后的旋推流态的气水混合流,直至末端出水。3.上述方案中,导流区和旋推流反应区之间的所述隔板距离池底有一间隙,通过该间隙的设计,用于对进入旋推流反应区的污水产生一推力,该推力有助于污水均匀地传递至整个旋推流反应区中;同时,由于该推力的作用,会对原先形成于旋推流反应区内的多个所述旋流态气水混合流起到向后推流作用,各所述旋流态气水混合流受其影响会在自身上下翻转的同时向后移动,从而形成一向后的旋推流态的气水混合流,从而有助于污水、空气与旋推流反应区内的弹性填料进行充分的接触、混合。4.上述方案中,所述曝气层向前延伸至所述导流区的底部。曝气层全池通畅,便于池底管道安装与维护。5.上述方案中,所述导流区沿池体的高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区分为所述曝气层、导流区填料层以及导流出水层;所述导流区填料层中悬设有所述弹性填料。气水对流通过导流区填料层时也有生物膜接触反应作用。导流区中的弹性填料可放置于活络填料框中,必要时可以吊起,使导流区作为竖向通道,便于滤池的抽水、管道安装与维护。6.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填料相对所述池体的定位方式可以是悬设于池体顶部,也可以是固设于池体侧部等。7.上述方案中,通过多根附着丝的设计,可大幅增加单个所述弹性填料的所述附着表面,有利于产生更密集的生物膜,提升生化反应效果。8.上述方案中,所述空气进口可以开设于池体的至少一侧壁上,也可以是从池体的上方接入的一布气供气管路的出气口。9.上述方案中,通过“各所述布气孔朝向布气穿孔管侧部的斜下方开设”,借此设计,空气喷出布气孔后可以扰动池体底部的水流,防止污泥沉淀积累;所述布气孔的斜设角度优选45°,且各布气孔交叉排列。10.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布气供气管路,该布气供气管路由一布气总管和多根布气支管连接构成;其中,所述布气总管连通所述空气进口,且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池体的上方;所述布气支管具有多根,各布气支管(通过配气控制阀)连通所述布气总管,且各布气支管均向下伸入所述池体的底部与所述布气穿孔管连通。11.上述方案中,包含两水处理单元,两所述水处理单元以池体的宽度方向水平且并排贴合,成为一整体;其中,两水处理单元的贴合面为一分隔壁,该分隔壁与所述池体的底部具有一间隙,构成两所述水处理单元池体的曝气层相互连通。12.上述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好氧生化属于污水处理的一个环节,所述污水处理全部环节包括:预处理、厌氧生化、好氧生化、物化处理以及末端深度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旋推流淹没式好氧生物滤池,利用好氧生化处理有机性污水,是污水处理工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好氧生化处理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类,不同类型,构造各异,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是构建了良好的微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旋推流淹没式好氧生物滤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推流淹没式好氧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水处理单元,所述水处理单元包括一池体,该池体所形成的内部空间沿其长度方向从前向后依次为导流区和旋推流反应区,两区之间通过一隔板分隔,且该隔板与所述池体的底部具有一间隙;其中,所述导流区中设有一污水入口,所述隔板与所述池体底部的间隙为该导流区的污水出口;污水通过所述污水入口进入导流区,经由所述污水出口向后推送进入所述旋推流反应区的下方;所述旋推流反应区沿池体的高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区分为曝气层以及反应区填料层;所述污水经推送,由所述导流区的污水出口向后流入所述旋推流反应区的曝气层,并在继续向后流动的同时向上流经所述反应区填料层,经处理后从池体后端上方的一出水口出水;其中,所述曝气层的底部沿池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至少一根布气穿孔管;所述布气穿孔管与一空气进口连通设置,用以将含有氧气的空气导入所述曝气层;并且所述布气穿孔管的管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数个布气孔,各所述布气孔朝向布气穿孔管侧部的斜下方开设;当所述布气穿孔管为一根时,布气穿孔管位于所述池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并距离池体的侧壁有一距离,用以形成一旋流态气水混合流;当所述布气穿孔管为多根时,各布气穿孔管平行且间隔设置,且两侧的布气穿孔管距离池体的侧壁有一距离,所述旋流态气水混合流形成于相邻两布气穿孔管之间以及布气穿孔管与池体的侧壁之间;在滤池的工作状态下,从所述池体的横截面角度观察,所述布气穿孔管的上方形成有上升的气水混合流,而相邻两布气穿孔管之间以及布气穿孔管与池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下降的气水混合流,上升的气水混合流与下降的气水混合流均贯穿于所述反应区填料层以及所述曝气层,两者共同构成所述旋流态气水混合流;所述反应区填料层中悬设有弹性填料,所述弹性填料密集填充于所述反应区填料层中,并相对所述池体定位;其中,所述弹性填料由多个便于菌类附着的条状填料组成,该条状填料包括一条状主体,该条状主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并朝向四周延伸密集设有多根附着丝,各所述附着丝的表面为附着表面,该附着表面供水流中的好氧菌附着增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推流淹没式好氧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水处理单元,所述水处理单元包括一池体,该池体所形成的内部空间沿其长度方向从前向后依次为导流区和旋推流反应区,两区之间通过一隔板分隔,且该隔板与所述池体的底部具有一间隙;其中,所述导流区中设有一污水入口,所述隔板与所述池体底部的间隙为该导流区的污水出口;污水通过所述污水入口进入导流区,经由所述污水出口向后推送进入所述旋推流反应区的下方;所述旋推流反应区沿池体的高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区分为曝气层以及反应区填料层;所述污水经推送,由所述导流区的污水出口向后流入所述旋推流反应区的曝气层,并在继续向后流动的同时向上流经所述反应区填料层,经处理后从池体后端上方的一出水口出水;其中,所述曝气层的底部沿池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至少一根布气穿孔管;所述布气穿孔管与一空气进口连通设置,用以将含有氧气的空气导入所述曝气层;并且所述布气穿孔管的管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数个布气孔,各所述布气孔朝向布气穿孔管侧部的斜下方开设;当所述布气穿孔管为一根时,布气穿孔管位于所述池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并距离池体的侧壁有一距离,用以形成一旋流态气水混合流;当所述布气穿孔管为多根时,各布气穿孔管平行且间隔设置,且两侧的布气穿孔管距离池体的侧壁有一距离,所述旋流态气水混合流形成于相邻两布气穿孔管之间以及布气穿孔管与池体的侧壁之间;在滤池的工作状态下,从所述池体的横截面角度观察,所述布气穿孔管的上方形成有上升的气水混合流,而相邻两布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绍舜谢奕民
申请(专利权)人:谢绍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