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篮和系留气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1093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篮和系留气球,属于特种设备领域。该吊篮包括多个承力框、地板组件、门、多个第一支架和多个第二支架,地板组件包括第一地板和第二地板,第一地板包括第一底板、第一背板和第一前板,第一底板与第一背板和第一前板一体成型,第二地板包括第二前板、第二底板和第二背板,第二前板、第二底板和第二背板一体成型,第二前板与第二背板平行,第一背板与第二背板通过所述承力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所述承力框可拆卸连接。通过将承力框与地板组件、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可以使得用户在不使用该吊篮时,能够将所述吊篮进行拆卸,以使用户不使用时,能够便于运输或者是便于收藏。

A basket of hanging baskets and tethered balloon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anging basket and a tethered balloon,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pecial equipment. The basket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bearing frame, floor, door assembly, a plurality of first support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stents, the floor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floor and a second floor, the first floor of the first floor, including the first backplane and the first front plate, forming one of the first floor and the first backplane and the first front plate, second floor includes second front plate the second and second floor, second back, front plate, second floor and second backplane integrated, second front plate and second parallel backplane, backplane first and second backboard through the bearing frame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first floor and the second floor bearing frame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by the. By dismounting the load-bearing frame with floor assemblies, doors, first supports and second supports, users can disassemble the hanging basket without using the hanging basket, so that users can easily transport or collect conveniently when they are not in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篮和系留气球
本技术涉及特种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篮和系留气球。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吊篮都是非常笨重的,并且在使用时,都是通过将吊篮整体运输到目的地后才能使用,从而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以及现有的地板与保护部件之间都是通过焊接等方式,从而留下了极大的隐患以及使得用户的体验度大幅度降低。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篮和系留气球,其能够改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吊篮,其包括多个承力框、地板组件、门、多个第一支架和多个第二支架,其中,所述多个承力框中的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设有所述门,除所述设有所述门以外的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均设有所述地板组件,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一支架,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地板组件包括第一地板和第二地板,所述第一地板设置在安装有所述门的两个所述承力框之间,所述第二地板设置在除所述设有所述门以外的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所述第一地板包括第一底板、第一背板和第一前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一前板一体成型,所述门与所述第一背板相对设置,所述门与所述第一前板连接,所述第二地板包括第二前板、第二底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二前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背板和所述第二前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二背板平行,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二背板通过所述承力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所述承力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前板或所述第一前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背板或所述第一背板位于同一平面。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前板和所述第二背板均与所述第二底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前板和所述第一背板均与所述第一底板垂直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多个第一护栏,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护栏,每个所述第一护栏位于所述第二前板和第一支架之间,所述第一护栏靠近所述第二前板。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多个第二护栏,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护栏,所述多个第二护栏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护栏位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除位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所述第二护栏以外的其他所述第二护栏位于所述第二背板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第二护栏靠近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所述第一护栏与所述第二护栏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护栏与所述第二护栏位于同一水平面。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护栏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罩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护栏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每个所述承力框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和第五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的一端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设有所述门,除所述设有所述门以外的每两个相邻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二前板,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背板,除所述设有所述第一背板以外的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二背板。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五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共同形成三角形。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防雨箱与电器柜,所述防雨箱与所述电器柜可拆卸连接,所述电器柜安装在任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多个轮子,一个所述轮子与一个所述承力框可拆卸连接。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系留气球,包括气囊、气囊连接件和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吊篮,所述气囊通过所述气囊连接件与所述吊篮连接。上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吊篮和系留气球,通过将承力框与地板组件、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可以使得用户在不使用该吊篮时,能够将所述吊篮进行拆卸,以使用户不使用时,能够便于运输或者是便于收藏,通过将所述第一前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背板一体成型以及所述第二前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一体成型,可以使得所述地板组件更加美观,以及更加牢固,使得用户踩在所述地板组件上时,更加安全。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吊篮的地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吊篮的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一种吊篮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一种吊篮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一种吊篮的承力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一种吊篮的第一护栏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一种吊篮的第二护栏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的一种吊篮的防雨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所示的一种吊篮的电器柜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所示的一种吊篮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留气球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吊篮;110-地板组件;120-门;130-第一支架;140-第二支架;150-承力框;160-第一护栏;170-第二护栏;180-防护罩;190-防雨箱;191-电器柜;192-轮子;193-顶板;194-第一侧板;195-第二侧板;196-挡板;197-安全杆;111-第一地板;112-第二地板;1111-第一底板;1112-第一背板;1113-第一前板;1121-第二前板;1122-第二底板;1123-第二背板;121-第一踏板;122-第二踏板;151-第一连接件;152-第二连接件;153-第三连接件;154-第四连接件;155-第五连接件;156-连接孔;161-第一连接端;162-第二连接端;163-第三连接端;164-第四连接端;165-第一护栏本体;171-第五连接端;172-第六连接端;173-第七连接端;174-第八连接端;175-第二护栏本体;1911-第一端;1912-第二端;1913-容纳格子;200-系留气球;210-气囊;220-气囊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吊篮和系留气球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承力框、地板组件、门、多个第一支架和多个第二支架,其中,所述多个承力框中的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设有所述门,除所述设有所述门以外的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均设有所述地板组件,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一支架,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地板组件包括第一地板和第二地板,所述第一地板设置在安装有所述门的两个所述承力框之间,所述第二地板设置在除所述设有所述门以外的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所述第一地板包括第一底板、第一背板和第一前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一前板一体成型,所述门与所述第一背板相对设置,所述门与所述第一前板连接,所述第二地板包括第二前板、第二底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二前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二背板平行,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二背板通过所述承力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所述承力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前板或所述第一前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背板或所述第一背板位于同一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承力框、地板组件、门、多个第一支架和多个第二支架,其中,所述多个承力框中的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设有所述门,除所述设有所述门以外的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均设有所述地板组件,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一支架,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地板组件包括第一地板和第二地板,所述第一地板设置在安装有所述门的两个所述承力框之间,所述第二地板设置在除所述设有所述门以外的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所述第一地板包括第一底板、第一背板和第一前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一前板一体成型,所述门与所述第一背板相对设置,所述门与所述第一前板连接,所述第二地板包括第二前板、第二底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二前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二背板平行,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二背板通过所述承力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所述承力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前板或所述第一前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背板或所述第一背板位于同一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板和所述第二背板均与所述第二底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前板和所述第一背板均与所述第一底板垂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护栏,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护栏,每个所述第一护栏位于所述第二前板和第一支架之间,所述第一护栏靠近所述第二前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护栏,每两个相邻所述承力框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护栏,所述多个第二护栏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护栏位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除位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强顾文华刘艺胡小金李习习王小四王喜鹤何巍肖鹏徐爱喜曾腾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